人類發現了「新的人體器官」!但你被忽悠了……

2021-02-12 丁香園

從昨天開始,中文網際網路裡出現了一系列報導,在娛樂化當道、生物醫學科技報導越來越稀罕的當下,著實有點兒反常。

連播客都要湊熱鬧

這些報導的標題還是十分吸引眼球的。

「一個巨大的人體新器官被發現,將顛覆人類以前的認知」

「學者發現人體新器官,可助癌症轉移」

「Nature 美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網友:那是經絡!」

(一些激進分子看了標題可能想打人:你告訴我癌症是通過經絡傳播的?)

你們可能被騙了。

我們找到了發表在 Nature 出版社旗下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的原文,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來自紐約 Mount Sinai(眼熟嗎?眼熟就對了)的 Petros C. Benias。

期刊的標題十分嚴謹,人類組織中一個未被發現的間隙的結構和分布。

研究人員用基於探針的共聚焦顯微內鏡觀察了 13 例手術病人的肝外膽管和胰管。他們發現,在傳統認為相對緻密的、排列著膠原蛋白的黏膜下層中,存在著一種充滿蛋白液體的網狀間隙結構。

然後,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其他組織,並在肺、主動脈、餐後的消化道、排尿時的膀胱、受壓的皮膚和運動時的筋膜中發現了類似的間隙結構——這些組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會進行舒張和伸縮。

過去,我們對黏膜下層的了解,多來自活檢或手術切除標本,通過冰凍或石蠟包埋後切片觀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組織中的液體會流失,也就是這種流失,讓這個間隙一直沒有被發現。

在這個間隙中,還有一些扁平的細胞排列在膠原蛋白一側。

這些細胞會同時表達 CD34 和 D2-40,在其他已知的正常組織細胞中,很少同時表達 CD34 和 D2-40 。這些細胞中也發現了間葉細胞的標誌物,但與淋巴細胞相關的免疫組化指標((CD31, ERG, LYVE-1) 都是陰性。

這些細胞的功能目前仍然不清楚。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猜測,這些細胞是否有可能參與膠原蛋白的排列,在創傷癒合的過程中可能影響瘢痕疙瘩生成。瘢痕疙瘩一般容易長在皮膚受到較大張力的地方,恰好與這個新發現間隙結構和細胞的分布吻合。

研究人員還猜測這個間隙有其他的影響。

很遺憾,為了故意吸引眼球,或者非專業人士跟風蹭熱點,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在向大眾傳播的過程中,逐漸偏離了真相。

器官是由不同類型組織構成的結構,以完成特定功能

在 2017 年,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的一個子刊上有一篇論文,研究人員發現腸繫膜具有連續的結構,並且收集了腸繫膜作為獨立的器官發揮功能的證據——這也得到了行業內的部分認可。

而這一次的研究,只是一個新的發現,但這個間隙的具體功能,仍然只有推測。作者在文章中,也沒有寫明把這個間隙當做器官看待。未來,還需要大量的進一步研究。

以目前的了解,一口咬定「學者發現了新的人體器官」,可能為時尚早。

這項研究最大的意義,是加深了醫生關於黏膜下層和「第三間隙」的了解。

黏膜下層可能存在一個流動的液體環境,與我們既往設想的緻密結締組織不同。

同時,這也是人類對自身認知的進步。

人類對自身的認知,不是靠誇大其詞,而是一代代科學家的努力。從屍體解剖,開創解剖學,了解人體大體結構,到顯微鏡發明後組織學和病理學提供微觀的視角,再到現代,顯微內鏡技術的提高,讓人類能夠直接觀察到更多「活著的人體」是什麼樣子的。

觀察人類自己作為生命真實的狀態,是人類與「醫學」距離最貼近的時刻。當你望向完整的、有機的人體,你也在望向醫學的本質。

這一次的發現,正是最好的佐證。(責任編輯:劉冬宸)


Reference:

Petros C. Benias, et 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4947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間質組織」?來搜狗英文搜索看外媒怎麼說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導,紐約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團隊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了一個從未被注意到的「人體新器官」——間質組織,它可能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間質可充當「減震器」,減輕人體組織受到的損害,而且,其可能與癌症擴散有關。那麼,它有何特徵?能對人體正常運轉發揮哪些作用?鎖定搜狗英文搜索,了解國際前沿科學的新進展,實時瀏覽權威海外媒體的最新報導。
  • 一張動圖就「忽悠」了你的視覺,LeCun:人腦的對抗性樣本
    網友將圓圈放大後,也發現了這個隱藏的「貓膩」。LeCun繼續補充道:你的視網膜→MT視覺通路,將圓周運動中的高對比度邊緣,解釋成了與邊緣正交的運動。LeCun說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AI(尤其是計算機視覺)*相關的研究中,諸如此類的「忽悠」現象屢見不鮮。
  • 荷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人體新器官
    發現新器官挺讓人震驚的,畢竟普通人都覺得現代醫學很發達了,至少對人體結構的了解應該比較全面了,沒想到現在還能發現新器官由於初始的中文新聞都提到是「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的報導,這個網站一聽就不是什么正經學術網站,於是我去找了一下源頭——9月23日的英國《放射療法與腫瘤學》雜誌。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間質」 與癌細胞擴散有關!
    )期刊中,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人體內有一個一直被忽略的重要「器官」,且是所有器官中體積最大的一個,還是導致癌細胞會轉移至其他部位最重要的因素。據《新科學人》(New Scientis)及《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這次科學家發現的「新器官」叫做「間質」(Interstitium),是一個充滿液體的組織空間,分布在皮膚表皮下方、消化道、肺、血管、肌肉、泌尿系統等器官周圍,在體內相互連接、分布廣泛,是一個由強大柔韌蛋白質支撐的複雜腔室。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在進入「lotska」之後,他們每天只會醒來一次很短暫的時間,而且只需要吃一點點硬麵包,就能度過一整個冬天。人類不會冬眠?不,基因決定了你有冬眠的能力人們對於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個問題的認知,更多是停留在人類並非冷血動物,不能冬眠。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多科學家相信,人類其實是具有冬眠的「潛能」。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上看,我們似乎具備冬眠所需要的一切東西。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在生物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雖然我們已經攻克了很多疾病,可以在細胞甚至是分子的層面上對人體進行研究,甚至能夠利用基因編輯的手段來改變一個生物體的性狀,但是對於人體來說依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
  • 人體還有多少秘密?科學家在人類喉嚨深處發現「未知器官」
    ,就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新的器官。當然說到這裡你感覺到不可思議,畢竟現在很多儀器對人類的身體進行全方位的檢查,並且也有許多的人體解剖案例存在,怎麼會不知道人體有什麼樣的器官存在呢?,構造也十分的複雜,身體內存在著很多細小隱藏比較深的器官沒被我們人類找到是肯定存在的,就在今年的9月份國外的生物家對癌細胞進行研究的時候就無意間發現—在人的鼻子到咽喉深處,有一個之前從未發現的器官,雖然這個器官大小有3.9釐米,但是之前一直沒有被發現,那麼這個器官究竟是什麼呢?
  • 被拍攝下的「情感」 科學家揭人體能量場奧秘
    當你和你的戀人食指相觸時,指尖發出的輝光會產生閃電般絢爛的連結;當你對著親密的另一半說「我愛你」時,一團物質能量隨即從你的胸口釋出,飛向另一個人——這聽起來像魔幻電影般的場景,卻是實實在在的物理現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體能量的研究已經發展到令人驚嘆的程度。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科學家利用病毒將一個功能正常的 LAMB3 基因編入男孩的存在缺陷的基因中,然後,在實驗環境中培養這些皮膚細胞,直到這些細胞長成一塊「新皮膚」。在經過數次「新皮膚」移植後,男孩在今年終於恢復健康,並重新回到校園。基因剪輯又成功為人類提供了一種疑難雜症的解法。
  • 人體中還有尚未發現的器官或者組織嗎?
    荷蘭發現了一組可能之前未被確認的器官:一對隱藏在鼻咽後部的唾液腺。這是大約三個世紀以來首次發現這樣的腺體。,是生物科學的分支,屬形態學的範疇,基本任務是探索、闡明人體器官的組織形態結構的特徵、位置、毗鄰關係、生長規律和基本功能,是學習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這個器官在哪?人類進化——未來的你還會有哪些新器官?
    人體內被發現有一個未知的新器官,這一器官一直沒有被發現嗎?這個器官在哪?  在今年的9月份,一篇論文的出現又顛覆了我們的三觀,人類的身體可能一直在持續的進化當中,因為在人類的喉嚨部位,有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器官,這是近三個世紀的時間內,第1次發現,那麼這一奇觀究竟是什麼呢?它的出現又會給人體帶來哪些變化呢?
  • 腦機接口、量子革命、器官復刻、電子皮膚......騰訊的這場直播展示了「人類的未來」
    當地時間 1977 年 9 月 5 日 12 點 56 分,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搭乘著泰坦三號 E 半人馬座火箭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 1 號」離開地球。1990 年 2 月 14 日,旅行者 1 號在 64 億公裡外拍下了漆黑太陽系背景之下的地球——一個暗淡藍點。
  • 3D列印人體器官已成現實:耳朵、肌肉、骨骼甚至腎
    近日,維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宣布,他們使用 3D 列印技術成功列印出「活著的」人體組織和器官,將這些器官移植至動物後,能夠發揮正常的器官功能。由 Anthony Atala 領導的研究團隊,已經因成功在實驗室內培養出人體膀胱而出名。現在,他們將這裡領域的技術提高到另一個高度:他們表示,能夠利用 3D 列印技術,列印出足夠大、足夠結實的人體組織。
  • 「Nature」首次!能模擬組織再生和腫瘤,三維重構類器官完美復刻人體器官
    由於它們可以模擬人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因此被認為是用於創建人造器官或新藥研發的下一代技術。然而,當前的類器官技術具有根本的局限性,它們不能模擬成熟器官的結構,並且缺乏組織內的微環境,以及組織內各種細胞之間關鍵的相互作用。
  • 國產 CRISPR 女神楊璐菡與「三隻小豬」的故事
    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動物由於不同的原因被逐漸淘汰,而繁殖速度快,器官大小與人類相似的豬,漸漸成為能夠為異種移植的「第一候選者」。 不幸的是,1997 年,醫學界發現人類能夠被豬所攜帶的豬內源性反轉錄病(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PERVs)感染。由於可能導致相關疾病在人類中的傳播,醫學界緊急叫停了相關的臨床試驗。
  • 人體發現新血管、新器官,甚至還有退化器官,人類真是在進化嗎?
    人體內有大量的血管,可分為動脈管、靜脈管、毛細血管。其中動脈管是將血液由心臟運送至身體各處,有壓力大、血流速度快、壁厚等特點。存在於我們手臂中的正中動脈出現於胎兒期,起到供血、促進胎兒發育的作用,不過正中動脈在妊娠8周之後會逐漸退化,然後正中動脈就會給其他血管騰地。不過,並非所有人的正中動脈都會消失。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醫學家在解剖時,還能發現正中動脈。
  • 人類還在進化?科學家意外發現人體新器官,「藏」得很深
    人體發現新器官為了證實這一個新發現,研究人員還對100名被試進行了掃描,結果這些被試都有這一個新發現的器官。所以,意外發現的器官,並不是特例,可能是普遍都存在的。,所以現在也不能完全證明這個新器官是最近才進化出的,或許一直就存在,只是藏得很深,此前未曾發現而已。
  • 美國壟斷瑞德西韋絕大部分全球供應,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重新修訂
    (來源:新浪醫藥、美通社、中國經濟網、動脈網) 【行業動態】國家衛健委:摘取未滿 18 周歲公民活體器官將追究刑責為進一步規範人體器官移植,國家衛健委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進行了修訂,形成並公布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 網上器官捐獻純屬忽悠 想賣腎先交500元押金
    近日,有網民發帖稱,目前網上大多數有償器官捐獻的機構都是騙人的,收取保密押金或預付金後就消失了。而在近期,全國部分地區也發生了數起無人體器官移植資質的醫療機構違法開展器官移植手術事件。針對這一情況,我市近日也啟動打擊非法器官移植行動。昨日,記者調查發現,網上組織買賣器官很多都是「大忽悠」。
  • 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
    人類對自身解剖結構的研究歷史已有數千年,時至今日,科學家似乎已經對人體解剖學了解得非常透徹。數十個器官、數百塊骨頭和結締組織連接在一起,組成了複雜的人體。然而,儘管經過了多個世紀的仔細研究,人類的身體依然能讓科學家感到驚訝。  近日,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組可能之前未被確認的器官:一對隱藏在鼻咽後部的唾液腺。如果該發現得到證實,就將意味著這是大約三個世紀以來首次發現這樣的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