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裡,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家人口有1.44億人,建國之後通過對外擴張,用武力戰爭或威脅手段從其他國家手上奪取廣袤土地,其中包括我國1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中國作為土地面積排名第三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963.41萬平方公裡,而俄羅斯的面積大概是中國面積的兩倍。
就以俄羅斯遠東地區為例,遠東地區有620萬平方公裡土地,很巧,人口數為620萬人,這點人口隨便中國一個地級市就有,平均每人擁有1平方公裡的土地。
但是,為什麼俄羅斯適宜居住的面積遠低於中國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何為適宜居住的地區。宜居的概念全年要有比較充沛的降水量,能夠獲得充足的食物來維持生命活動,所以需要適合食物生長的氣候和土地。據統計,中國適宜居住的面積大約500萬平方公裡,必須要除去青藏高原和西北荒漠土地等氣候惡劣的地方。
據統計,俄羅斯適宜居住的面積大約255萬平方公裡。這樣看來,中國適宜居住的面積是俄羅斯的兩倍。
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就是受到地理環境、地質條件的影響。
據報導,俄國土總面積為1700萬平方公裡,其中60%的面積屬於永久凍土帶,沼澤和正在沼澤化的地帶約佔22%,江河湖泊面積佔國土面積的4%,再加上部分屬於季節性被淹沒地帶,山川以及常年由冰川覆蓋的地形地貌,目前俄羅斯有85%的國土面積不適宜人類長久居住,也就是說,真正適於人類正常居住的國土面積僅佔全部國土面積的15%。也就是大約255萬平方公裡。
就以永久凍土帶來說,永久凍土是指的是持續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凍結不融的土層,其表層冬凍夏融,稱季節融化層。多年凍土層頂面距地表的深度,稱凍土上限,是多年凍土地區道路設計的重要數據。
俄羅斯60%的面積屬於永久凍土帶,因此俄羅斯的公路受此影響十分大。
第二就是俄羅斯的氣候狀況。
漫長的冬季和過於寒冷的氣溫是不適宜居住的又一大原因。
俄羅斯位於東經30°至180°,北緯50°至80°,北鄰北冰洋,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就不用說了,十分寒冷,屬於寒帶氣候,溫差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至-10℃ ,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溼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