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工大博士生歐陽晟獲金屬材料國際期刊著名獎項—新聞—科學網
西工大新聞網9月7日電近日獲悉,材料學院楊延清教授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歐陽晟在金屬材料類頂級刊物Acta
-
材料學院青年教師陳浩獲得國際相變大會Aaronson獎
材料學院青年教師陳浩獲得國際相變大會Aaronson獎清華新聞網7月10日電(通訊員 冉 銳)7月4日,在加拿大溫哥華惠斯勒閉幕的第七屆國際相變大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olid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inorganic
-
電氣學院博士生論文在納米材料領域頂級期刊 Nano Letters 發表
西安交大電氣學院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儲能與能量轉換納米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一維納米雜化結構的合成上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In Situ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 Hybrids with Alternate MoC and MoS2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ies
-
走近科學家 | 歐陽曉平院士:科學家的詩意人生
先後獲得中國科技青年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等榮譽,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等。 2 「做科研應該像一頭飢餓的老虎」 今年1月初,在北京的一個會議上,歐陽曉平匯報科研構想。其中,核物理以及新材料方面的創新構想反響熱烈。致力於前沿科學問題的研究,是歐陽曉平的一貫堅持:「別人覺得做不了的,我特喜歡去嘗試。成天琢磨,總有一天就被我琢磨出來。」 歐陽曉平說:「如果用動物來比喻,做科研應該像一頭飢餓的老虎,而不是衣食無憂的豬。
-
復旦博士生獲世界材料研究學會「優秀博士生獎」
近日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世界材料研究學會年會上傳來喜訊,復旦大學博士生仰志斌因在新能源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榮獲2013年度優秀博士生獎,成為亞洲唯一獲獎人。 本次共有來自全世界的33位優秀博士生獲得此獎項,獲獎學生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
-
天津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設計高性能催化劑實現高效電解水 成果在...
天津大學材料學院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博士生鄭雪莉在多倫多大學聯合培養期間設計出高性能催化劑,實現了高效電解水。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上,鄭雪莉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元素周期表中3d過渡金屬的地球儲量豐富,相關的催化劑被廣泛應用於水分解反應,但是僅僅3d金屬調控不能滿足對過電位降低的要求。
-
創下國際首次,上海這所高校多項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積極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國家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推進科研創新,近段時間上海大學在碳量子點的合成與應用、滑坡預測方法、新型電池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在包括Science子刊在內的多個國際期刊上發表——吳明紅教授、王亮副研究員在Science子刊發表論文
-
電信學院新年博士生座談會
2006年12月30日下午4點,電信學院在西一樓第一會議室召開博士生新年座談會。電信學院主管博士生的常務副院長馮祖仁教授、校學術委員會主席殷勤業教授、電信學院副書記龔傑昌老師、電信學院研究生教務部吳存孝老師和70餘名博士生進行座談。 座談會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
-
2016(第七屆)中國高校材料院長及博士生導師論壇會議通知
論壇已成為國內高校材料院長共同探討發展、人才培養、技術交流、企業與高校尋求合作與商機、新技術新產品展示與發布等產學研活動的最佳平臺。其已成為中國材料界的一個重要活動。經協商,第七屆論壇首次吸收材料博士生導師參與,將於2016年4月7-8日在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召開。
-
人物 | 歐陽鍾燦院士:科研就像猜燈謎
歐陽鍾燦院士,中國首位本土培養的博士後,第一位華人物理協會亞洲傑出成就獎獲得者,在物理、生物、材料等的交叉學科領域有許多傑出的成果。如今一提起著名科學家陸士嘉女士,歐陽院士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恩人!」歐陽院士除了感恩陸士嘉女士的成全,更折服於她的高尚品格。陸士嘉女士胸懷祖國,為我國航天航空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在籌建北航時甚至自己買來肥皂雕刻學院藍圖。她還淡泊名利,先後拒絕了少將銜和學部委員的職位。「沒有她成全我搞科研,就沒有現在我在理論物理所的工作,也沒有後來的成就了。」
-
計算機學院博士生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論文獲「2020年國際語音...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徵路)日前,在國際語音交流協會主辦的2020年國際語音會議上,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生王程一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論文《基於偵察網絡的低延遲端到端實時語音識別系統》獲得最佳學生論文提名(第一作者單位為南開大學)。
-
從北京電影學院到艾美獎提名,她是如何做到的?
,在優秀校友的校慶祝賀視頻混剪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身影,是今年由於工作加上疫情的特殊緣故無法及時回到母校參加校慶活動的2010級錄音系畢業生李想,2014年順利從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現聲音學院)畢業後,李想放棄了保研的機會,毅然選擇前往美國查普曼大學這所業界排名前十的電影學院繼續攻讀電影製作專業聲音設計方向的研究生,2017年畢業後順利進入好萊塢著名後期聲音製作公司工作,現在是一名聲音設計師/音效剪輯師
-
中國唯一入選,西交大博士生一作論文獲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Symposium」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MIT A+B Applied Energy Symposium國際研討會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能源領域著名期刊Applied Energy協同舉辦,致力於解決能源與環境中的瓶頸難題,主要議題包括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的提高與變革性儲能技術的開發。
-
清華材料學院成功研髮捲對卷電沉積裝置控制合成金屬基納米材料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伍暉副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首次提出利用高速旋轉卷對卷裝置控制納米顆粒的生長過程,成功實現了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氧化物等多種材質的納米顆粒製備,為金屬納米粉末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航空學院2017級博士生袁康博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IJP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博士生袁康博以及導師郭偉國教授所在課題組在研究熱處理條件對雷射沉積鎳基高溫合金Inconel 718塑性流動行為的影響及基於微觀結構演化的本構模型方面取得創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題為「Influence of heat treatments on plastic flow of laser deposited Inconel 718: testing and microstructural
-
清華材料學院教師成為國際材料輻照損傷機制研究會首位中國會員
清華材料學院教師成為國際材料輻照損傷機制研究會首位中國會員 清華新聞網5月29日電 5月19-24日,在法國舉行的第17屆國際反應堆壓力容器材料輻照損傷機制大會(The International Group on Radiation Damage Mechanisms
-
著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於去世,他這些貢獻值得我們銘記
張首晟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7年,張首晟發現「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
我校計算機學院夏勇教授課題組博士生潘永生獲得2019年生物醫學...
Cells in B-ALL White Blood Cancer Microscopic Images,C-NMC)」競賽於4月11日公布成績,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夏勇教授課題組與北卡萊羅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沈定剛教授團隊組成的聯隊,在本次競賽中斬獲總冠軍的佳績。
-
裘法祖「關門弟子」歐陽晨曦:「人造血管」期待野蠻生長
,師從國際著名心胸血管外科教授Prof. Haverich( 他曾為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德國導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歐陽晨曦因此有機會參與許多複雜的血管外科的手術。「心臟搭橋手術帶給我的觸動蠻大。」原來,心臟搭橋手術需要用到小口徑血管,但市面上還沒有符合要求的小口徑人工血管,手術時醫生只能從患者的腿上劃開一條長長的口子,獲取其自身的人體血管。
-
2020年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作品徵集
(www.didaward.cn)完成在線報名及相關資料提交;3、參賽者可用同一個帳號,提交多份不同的作品;一個作品只能提交一次,一個作品只能選擇一個組別參賽,不得重複提交多次參賽;不得使用往屆東莞杯獲獎作品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