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博士生歐陽晟獲金屬材料國際期刊著名獎項—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西工大新聞網9月7日電近日獲悉,材料學院楊延清教授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歐陽晟在金屬材料類頂級刊物Acta Materialia上發表的題為「Tw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notwins inside A–C type variant pair in Ni–Mn–Ga alloy」的論文 (Acta Mater.ialia, 84(2015)484-496, DOI:10.1016/j.actamat.2014.11.001) 獲得「Acta Student Award」獎項。

 

評獎委員會的獲獎通知中指出,該獎頒發給歐陽晟,「不僅是由於該論文對材料界具有獨特的價值,而且也是由於你個人的優秀資格」(Not only did your paper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value to the materials community, but your personal credentials)。頒獎大會將於2016年10月24日在美國鹽湖城舉行。

 

「ACTA Student Awards」的評選對象是面向在ACTA Journals旗下期刊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和Acta Biomaterialia發表了論文的學生。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個期刊評選出4位學生。

 

歐陽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Ni–Mn–Ga形狀記憶合金,該合金具有磁致應變和記憶效應等特點,可以應用在航空、航海、醫學等多個領域。歐陽晟運用透射電鏡系統研究了Ni–Mn–Ga中A–C 類馬氏體變體對內部亞結構 (孿晶) 之間的晶體學取向關係,提出了改善變體對之間界面的方法,為進一步提高Ni–Mn–Ga合金和其它記憶合金的磁致應變提供了理論指導。歐陽晟的另一篇相關論文發表 於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8(2016)16985-16996(影響因子7.145)。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材料學院博士生歐陽晟獲得國際著名「Acta Student Award」
    西工大新聞網9月7日電(楊延清)近日獲悉,材料學院楊延清教授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歐陽晟在金屬材料類頂級刊物Acta Materialia上發表的題為「Tw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notwins inside A–C type variant pair in Ni–Mn–Ga alloy
  • 我國第一屆試飛員博士生進入西工大學習
    為何西工大能成為我國第一家培養試飛員博士生的高校?且聽小編一一道來。其中「西工大培養平臺」依託航空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學實驗中心、國際化交流基地,主要發揮學校理論課程教學體系和先進數位化手段的優勢,形成了「理論教學+科學研究」的培養子體系;「試飛院培養平臺」依託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的各類飛行模擬器等試驗設施,各類固定翼、直升機試驗機型及專用變穩飛機,專業試飛保障隊伍等優勢條件,形成了「飛行技能+試飛實踐」的培養子體系。
  • 西工大博士生在Science與Nature兩大雜誌子刊上發表重要文章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9日電(趙星 徐含樂)近日,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Advances與Nature Communications分別發表了西北工業大學關於非矽基材料納米電子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李鐵虎教授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鄢勇研究員共同指導的博士研究生趙星為兩篇文章的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
  • 中國高校發力:浙大、西工大、南開、同濟在CNS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部分研究領域經常會有突破性進展。《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作為目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學術期刊,每期發表文章數量都很少,發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關領域的頂尖研究成果。最近兩天,國內高校三大頂尖期刊論文繼續發表多篇。
  • 這位85後教授真牛,在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論文,西工大第4篇!
    此項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利用三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協同吸附,實現了在四組份混合氣體條件下,一步分離製備高純度乙烯。這項研究成果將為複雜工業分離體系下綠色低能耗工藝的研發提供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該論文也是繼6月22日西工大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團隊以西工大為通訊單位,在同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3篇論文之後,我校2019年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第4篇研究論文,彰顯了西工大在基礎研究領域接連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現了我校在「雙一流」建設進程中邁出的堅實步伐。
  • 【封面故事】西工大黃英教授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Top 1%高被...
    西工大新聞網5月24日(劉攀博)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Top1%高被引中國作者」榜單公布。西工大理學院應用化學系黃英教授入選。為彰顯中國作者對國際化學領域的突出貢獻,英國皇家學會將旗下四十多個期刊分為八個領域(Materials, Organic & medicinal, General chemistry, Biological, Analytical, Energy & Sustainability, Inorganic, Physical),並對發表論文的引用情況進行統計,將2013、2014
  • 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期刊獲第一個影響因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簡稱MRE) 獲得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
  • 金屬所博士生佟偉平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特別獎
    金屬所博士生佟偉平(導師:盧柯院士)榮獲院長特別獎,博士生王曉輝(導師:周延春研究員)、趙明純(導師:楊柯研究員)和周亦胄(導師:周本濂院士、成會明研究員)榮獲院長優秀獎。盧柯院士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
  • 復旦博士生獲世界材料研究學會「優秀博士生獎」
    近日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世界材料研究學會年會上傳來喜訊,復旦大學博士生仰志斌因在新能源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榮獲2013年度優秀博士生獎,成為亞洲唯一獲獎人。  本次共有來自全世界的33位優秀博士生獲得此獎項,獲獎學生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
  • 可調控室溫磷光材料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將動態共價化學與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相結合,通過可逆狄爾斯—阿爾德反應,將熱可逆的動態共價鍵引入發光基團,構建了發光可調控的智能純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   室溫磷光材料可以應用於光電、信息處理和生物成像等領域,近年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傳統的含貴金屬元素的無機化合物或者金屬有機配合物的磷光材料相比,純有機磷光材料具有毒性低、易於合成和修飾的優點。然而,如何拓展有機功能染料分子等發光母體更為豐富的發光性能以及功能調控、降低材料合成成本、提高分子材料構建過程的經濟性,仍然是面臨的重要挑戰。
  • 西工大人才特區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本科生連續在國際頂級期刊...
    西工大新聞網11月25日電 近日,由我校人才特區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OPTIMAL)聶飛平教授所指導學生朱偉提交的學術論文 「Un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 with Structured Graph Optimization」被第30屆AAAI人工智慧國際會議錄用。
  • 實名舉報校長風波半年後,合工大副校長交辭職信,尚未獲批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朱大勇2016年7月實名向合工大紀委、學術委員會舉報該校校長梁樑在「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申報過程中「材料造假」。朱大勇舉報的主要依據是,梁樑是在2015年7月出任合工大校長的,但其評獎的不少成果均為其任職校長前合工大的教學和科研成績。
  • 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吸附材料開發與應用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磷是水生生物的主要營養源之一,但過量磷將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質惡化。」王洪傑介紹,吸附是目前有效去除水體磷酸鹽汙染物的有效技術手段,環境友好、高吸附性能的新型吸附材料的開發是解決由磷酸鹽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關鍵之一。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展現出較好的吸附除磷應用前景,但其對磷酸鹽作用機制的研究尚待深入,吸附除磷效果也有待提高。
  • 美國堪薩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王志堅教授受聘為西工大客座教授
    西工大新聞網5月27日電(通訊員 李自偉 攝影記者 郭友軍)5月28日上午,我校舉辦客座教授授聘儀式,正式聘請美國堪薩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王志堅教授為我校客座教授。副校長張衛紅、國際合作處處長李華星、人事處處長唐虹、科學技術管理部基礎研究與文科處副處長張嘯川,動力與能源學院院長王佔學和副院長嚴紅出席授聘儀式。李華星主持授聘儀式。會上,王佔學介紹王志堅教授簡歷和學術成就。張衛紅代表學校向王志堅教授頒發聘書。
  • 西工大老校長:百鍊成金解材料難題;建國內最大無人機基地
    十年苦難終過去, 研究新突破1976年,經歷近十年苦難的傅恆志領命成立了「高溫合金定向凝固與組織控制」科研組,學校材料學院也恢復正常招生。高溫合金的生產過程,就是金屬熔煉和合金凝固的過程。傅恆志敏銳地發現凝固科學技術理論和應用的發展在鑄造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將來必然是航空鑄造專業重點發展的研究方向。
  • 我校博士生林思琪、李娟榮獲2018年度國際熱電學會學術榮譽
    作為國際熱電能源轉換材料與器件研究領域的頂級會議,國際熱電學會(International Thermoelectric Society, ITS)定期每年在會議上獎勵對熱電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學者及學生。
  • 10.28-11.3工大要聞及時覽
    3我校師生在國際學術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綜述論文近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曹曉雨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Conjugated Carbonyl Compounds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Materials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西工大博士榮獲工程熱物理學最高榮譽—「吳仲華優秀研究生獎」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5日電(宋輝)近日,「吳仲華獎勵基金」理事會會議暨第九屆「吳仲華獎勵基金」評審會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召開,通過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各分會初步推薦候選人,並對候選人的申報材料進行詳細初審和覆審,最終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會議評選出第九屆 「吳仲華獎勵基金」優秀青年學者獎3名,優秀研究生獎
  •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合肥工大在長餘輝發光材料發光機理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2015-03-30 11:02:51CaAl2O4:Eu,Nd的發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合肥工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5,卷27,頁2195–2202)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