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生科院2名博士生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經中科院獎學金評審委員會評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2名博士生獲200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相楊(神經生物學專業,導師:蒲慕明),繆澤鴻(藥理學專業,導師:丁健)。
-
西安光機所多名研究生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
近日,經國科大評審,中國科學院前沿與教育局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獲獎名單,2019年全院有80人獲院長特別獎,400人獲院長優秀獎。其中,西安光機所博士生張國棟(導師趙衛、程光華)榮獲院長特別獎,賀全龍(導師陸敏、王鵬飛)、吳鵬(導師王屹山、趙保銀)兩名博士生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
海洋所研究生教育獲中國科學院多項獎勵
近日,201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優秀導師獎及各項冠名獎學金、獎教金的評審結果揭曉,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喜獲多項獎勵。其中,中科院院長特別獎1人,院長優秀獎2人,優秀導師獎1人,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1人,朱李月華博士生獎3人,地奧獎2人。
-
金屬所劉崗獲「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劉崗博士榮獲2010年度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劉崗,博士、副研究員。2003年7月於吉林大學材料物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6月於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得材料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其中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納米功能材料研究中心進行聯合培養,隨後獲金屬所「葛庭燧獎研金」支持開展高效太陽能光催化-轉化材料的研究工作。
-
中科天齊董事長李煉獲「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殊榮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以及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評審結果。中科天齊董事長李煉榮獲「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殊榮!本次評審共173人獲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100篇博士論文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8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40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
等離子體所楊樹斌獲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
,這也是該課題組繼譚小麗、邵大冬等博士獲此獎項後第五次獲得該獎。楊樹斌曾獲安徽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014年度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2014年度等離子體所「所長獎優秀獎」、2014年日本靜岡大學在讀優秀博士生,2015年度等離子體所「所長獎學金特別獎」等榮譽。
-
2020年中科院優秀導師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評選公布
科研貓 昨天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以及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評審結果。共173人獲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100篇博士論文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8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40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
中科院金屬所研究生培養紀實
在第四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又有兩篇博士論文入選,至此,金屬所已經連續四屆共有7篇論文獲此殊榮,列中科院各研究所榜首,該所也是迄今為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論文最多的單位。
-
施一公等5位中國科學家獲《自然》傑出導師獎
今年,《自然》傑出導師獎在中國北方和南方各設立一個事業中期獎與一個終身成就獎。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與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鄧興旺共同獲得中國北方終身成就獎,各獲得獎金2.5萬元人民幣。南京大學分析科學研究所和化學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陳洪淵獲得中國南方終身成就獎,獲獎金5萬元人民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獲中國北方事業中期獎,獲獎金5萬元人民幣。
-
侯建國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4日,中國科學院官網「組織機構」欄顯示:侯建國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召開2020年第14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時,侯建國就開始以中科院黨組書記的身份來主持會議。
-
110個項目和11名個人獲2020年度深圳科學技術獎
圖為獎頒獎現場。中科院深圳先進院 供圖中新網深圳1月6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6日在深舉辦,對110個項目和11名個人予以獎勵,合計121項。其中市長獎2名、市長特別獎1名、自然科學獎11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技進步獎55項、青年科技獎8名、專利獎25項、標準獎15項。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基於仿生納米材料的光學精準診療基礎研究」項目和南方科技大學的「拓撲物質的電子輸送」項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浙大美女教授因研究抑鬱症獲國際獎:成為亞洲第一人
她的工作得到了國際腦組織凱默理基金會評獎委員會的認可,她成為了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這個獎項你或許不熟悉,但是,這是這個獎項自從1998年設立以來,第一次頒發給北美洲和歐洲以外的科學家。可見,浙江大學美女教授胡海嵐教授的研究有多具有意義和價值。胡海嵐教授,隨便一段求學經歷和工作履歷拿出來都讓人讚嘆,她現在是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浙大醫學院教授,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侯建國院士就任中國科學院新一任院長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中國科學院官網最新信息顯示,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侯建國院士已就任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成為繼郭沫若、方毅、盧嘉錫、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禮之後中科院第七任院長。侯建國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何梁何利獎、陳嘉庚化學獎、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獎特等獎、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等多個重要科技獎項。中科院官網更新信息還顯示,陰和俊出任中科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
-
侯建國、陰和俊已分別擔任中科院院長、副院長
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院長現已調整。12月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中科院官網「院領導集體」一欄發現,中科院新任黨組書記侯建國已任院長,新任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陰和俊已任副院長。此前,侯建國原任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正部長級),陰和俊原任天津市委副書記。
-
中國科學院2017院士評選名單出爐,醫衛領域新增13人!
現任陸軍軍醫大學病理學研究所所長、西南醫院病理科主任、西南癌症中心主任、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和全軍病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卞修武教授是我國知名病理學家、國家973計劃首個腫瘤幹細胞項目首席科學家,他開創並引領了腫瘤幹細胞血管生成研究領域,顯著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
7位頂尖科學家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
2018年物質科學獎獲獎人:馬大為周其林馮小明獲獎理由:表彰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蘭州大學化學系78級校友——周其林1957年2月出生於江蘇南京,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
7位頂尖科學家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其中就有兩位是蘭大校友!
1984年,中國科學院遺傳所 碩士學位。1985-1991年,獲美國布蘭代斯(Brandeis)大學博士學位。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
侯建國院士就任中國科學院新一任院長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中國科學院官網最新信息顯示,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侯建國院士已就任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成為繼郭沫若、方毅、盧嘉錫、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禮之後中科院第七任院長。據中科院官網介紹,侯建國,男,漢族,1959年10月生於福建省,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材料與結構、單分子物理與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
-
九洲藥業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其林獲2018未來科學大獎物質...
9月8日下午,「中國版諾獎」2018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共同獲得物質科學獎。表彰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關於周其林院士周其林,1957年2月出生於江蘇南京,有機化學家,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人大代表,博士生導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現任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院長,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方法學、不對稱催化、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手性藥物合成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