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任希鋒教授:我們研製的量子光學晶片有什麼用

2020-12-04 觀察者網

日前,中科大首次研製成功矽基導膜量子集成晶片。任希鋒研究組近日在量子集成光學晶片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和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戴道鋅教授合作,在矽光子集成晶片上首次利用矽納米光波導本徵模式作為量子信息編碼的新維度,實現了單光子態和量子糾纏態在偏振、路徑、波導模式等不同自由度之間的相干轉換,其幹涉可見度均超過90%,為集成量子光學晶片上光子多個自由度的操縱和轉換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矽基導模量子集成光學晶片到底是啥?具有什麼意義?帶著這些疑問,觀察者網採訪了中科大任希鋒教授,請任教授為大家答疑解惑。

上圖:偏振編碼,路徑編碼,波導模式編碼相干轉換示意圖。下圖:樣品照片

觀察者網:什麼是量子光學晶片?

任希鋒:量子光學晶片指的是在集成光學晶片(與傳統晶片不同,用光代替電子進行計算和存儲)中傳輸和操作量子信號。與自由空間光學、光纖光學相比,集成光學的器件及系統具有尺寸小、可擴展、功耗低、穩定性高等諸多優點,因而在經典光學和量子信息領域都受到了廣泛關注。

觀察者網:量子光學晶片可以應用於哪些領域?能用於量子計算機麼?

任希鋒:量子光學晶片可以應用於量子計算,量子模擬,量子通訊和量子計量等多個領域。由於目前量子糾纏光源的限制,目前量子光學晶片的研究主要是少數幾個量子比特的傳輸和操作,如果未來在量子單光子方面的進展順利,量子光學晶片有可能用來實現分布式的量子計算機。

觀察者網:您提出的採用多模波導的本徵模式作為編碼量子信息的新自由度相對於過去的做法有哪些革新?

任希鋒:在以往集成量子光學晶片研究中,人們通常採用偏振自由度或路逕自由度,即利用不同偏振或不同路徑來實現量子信息編碼。其中,偏振編碼僅能實現二維量子信息過程,無法實現高維編碼,因而在信息容量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顯不足;路徑編碼雖然可實現高維量子信息過程,但為了防止不同路徑信息之間的串擾,其路徑間距通常較大,極大地制約了量子光學晶片集成度的提升和功能擴展。

我們首次提出採用多模波導的本徵模式作為編碼量子信息的新自由度。利用一條支持多個波導模式的多模波導有望實現量子信息高維編碼。例如,對於寬度約2.4微米的SOI光波導,即可支持8個導模,對應於8維光子信息編碼。特別是這些模式之間相互正交,有效避免了信息串擾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在量子信息過程中同時利用光子的多個自由度,從而顯著提升信息容量。

觀察者網:能做到「偏振、路徑和波導模式自由度之間的任意相干轉換,單光子和雙光子的幹涉可見度均超過90%」的意義是什麼?能達到怎樣的效果?

任希鋒:能做到「偏振、路徑和波導模式自由度之間的任意相干轉換,單光子和雙光子的幹涉可見度均超過90%」,意味著我們在集成量子光學晶片中可以同時操縱多個自由度,製備多個自由度同時糾纏的量子超糾纏態,進一步提高信息容量和信息傳輸的安全性,為實現集成量子光學晶片中高維量子信息過程奠定了重要基礎。

觀察者網:您在研製矽基導模量子集成光學晶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和挑戰是什麼,又是怎麼克服困難的呢?

任希鋒:由於我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自由度,因此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到樣品的加工,測試都是別人沒有做過的,都需要我們從頭摸索,這是我們面臨的最主要的困難。基於我們實驗室在量子信息領域深厚的研究基礎,以及合作者在矽基光學晶片方面豐富的加工經驗和完善的加工條件,我們逐一解決了實驗中所碰到的各種問題,如耦合效率,相位漂移,動態調控等。

觀察者網:量子光學晶片在未來可能有哪些用途?

任希鋒:正如前面所述,儘管量子光學在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但是隨著光路複雜程度的不斷提高,平臺光學在穩定性、可擴展性等方面已經不能滿足進一步研究的需要,發展遇到了瓶頸。而量子光學晶片有尺寸小、可擴展、功耗低、穩定性高等諸多優點,因而在經典光學和量子信息領域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在量子計算、量子通訊、量子模擬以及量子計量方面都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觀察者網:最近中科大的技術成果很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李力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Quantum Fingerprinting)。

能說說您對量子指紋識別技術的看法麼?

任希鋒:量子指紋識別我不是很熟悉,所以這方面的問題可能潘老師團隊理解的更全面和深刻一些。

觀察者網:日前,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團隊在實驗室裡成功捕捉到了馬約拉納費米子,據說馬約拉納費米子在量子計算機領域頗有前景,您對此怎麼看?量子光學晶片能不能用於量子計算機?

任希鋒:馬約拉納費米子確實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有著重要的用途,實際上我們實驗室另外一個研究小組也在從事相關的實驗研究。

量子光學晶片目前由於量子糾纏光源在光子數上的限制,主要還集中在量子方案的一些原理性驗證方面。但是,隨著量子單光子源方面的進展,未來量子光學晶片的研究必然會在量子計算機方面體現出優勢。

觀察者網:對於中國近年來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的成績,您如何評價?最近《自然》推出了中國科學家特輯,您怎麼看?

任希鋒:中國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在量子信息研究的多個領域保持著國際最高的研究水準,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對這一領域加大投入,相信中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會繼續走在世界各個國家的前列。

《自然》推出中國科學家特輯,是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地位的一種體現,其實在之前《先進材料》,《納米快報》等一些國際一流期刊都推出過中國科學家特輯,這次《自然》的舉動更是說明相當一部分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

(採訪:鐵流  微信公眾號:tieliu1988)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研製團隊成員,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
    在國際學術界,這被認為是量子計算裡程碑式的成就。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就是「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研製團隊的成員。留著簡單平頭、臉龐有點瘦削,戴著眼鏡的陸朝陽走在校園裡,有時會被人誤以為是研究生。實際上,38歲的他,已經是國際量子科學領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輕人之一。
  • 中科大這款量子晶片告訴你,傳統PC要被淘汰了
    (原標題:中科大這款量子晶片告訴你,傳統PC要被淘汰了)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晶片
    實驗團隊利用這一晶片生成並標定了18比特的全局糾纏的GHZ態,以及20比特的薛丁格貓態。「我們確實看到了在經驗世界中看不到的現象,用更形象就是——一隻由20個人造原子構成的『貓』,薛丁格貓態。」宋超說。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好方式嗎?量子晶片進展到什麼程度...
    從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聽到的所有突破的內容,很多都是新聞上的。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中科大80後教授,突破多項量子技術,獲世界大獎,令美國羨慕
    近日,美國再次發出制裁令,把中芯國際列為「黑名單」,令我國晶片產業雪上加霜。今年以來,美國多次對華為晶片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在基礎科技領域,我國和美國的差距依然非常大,被美國卡住脖子的領域還比較多,科技的獨立自主之路還非常遠。為此,有網友高呼:難道我國就沒有領先美國的科技嗎?
  • 商界好消息:量子晶片橫空出世,量子手機也將誕生
    當然3;,筆者也聽到一件高興的事情,那就是我國科學家已研製出量子晶片,而且量子手機也將問世。由此可見,在不長的時間內,某些國家制裁的大棒就會變成軟綿綿的「油條」了。大圖模式郭國平教授等科學家研製成功的量子晶片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中國科技大學郭國平教授的團隊已經研發出了半導體量子晶片,並且還打破了世界紀錄,讓這一晶片一舉實現了世界上最快的量子邏輯門操作。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佳方式嗎?現在量子晶片進展如何
    【量子晶片會不會是我們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主要方式?現在的量子晶片進展如何】從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聽到的所有突破的內容,很多都是新聞上的。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中科大教授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觀察者網 訊)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有「量子巫師」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10月6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中科大教授獲美國量子計算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將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2021 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 郭光燦:走在量子光學的最前沿
    「所以那個時候的中科大,男孩子就立志做牛頓、愛因斯坦,女孩子的目標就是居裡夫人。」雄心壯志之外,郭光燦還從這些一流科學家身上學到了做學問的思維方法和學術理念。1965年,郭光燦畢業後留校任物理系助教。然而,他潛心科研、獻身科學的願望很快被接連而至的政治運動打斷。科研工作恢復後,郭光燦首先重拾起氣體雷射研究。
  • 中科大潘建偉項目組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如果你能擁有一項超能力,你會選擇什麼?相信「瞬間移動」會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這種超能力在物理學上並非不可能。如果我們能夠對構成物體的每一個粒子進行測量,然後在目的地用同樣的粒子完全複製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物體。如今,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中科大教授再獲國際大獎!一看年齡,還是80後
    一直以來,我們常說:中科大很牛,但是,它究竟牛在哪裡呢?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或許可以窺見一斑。,頒發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青年教授陸朝陽,以獎勵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
  • 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2月,美國光學學會將2020年度阿道夫隆獎章授予東陽籍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阿道夫隆獎章設立於1940年,是美國光學學會歷史最悠久的獎項之一。 上一次獲獎,美國光學學會給出的獲獎原因是陸朝陽「在光學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在高性能單光子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學量子計算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和這次美國物理學會給出的原因類似。
  • 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探索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聯合研究團隊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聯合研究團隊在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的基礎上,開發新型譜學方法系統表徵了兩量子比特間耦合模式的演化。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 中科大教授獲美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記者10月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陸朝陽教授近日被美國物理學會授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以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中科大教授陸朝陽說,每個量子比特,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表示成0和1分別乘以一個係數再疊加,隨著係數的不同,這個疊加的形式可能性會很多很多。「九章」用的是光學,「懸鈴木」用的是超導。「這兩個沒有孰優孰劣,只是不同的技術路線。」  「『九章』在同樣的賽道上,比『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就是等效速度,也意味著我國在量子計算上實現了『量子霸權』」。袁嵐峰進一步解釋說,「九章」的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
  • 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如今,段路明做出全職回國工作的決定,與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創建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息息相關。昔日中科大的學術新星,輾轉近20年後全職回國,能否迅速提升清華量子信息中心的實力和水平,與中科大在這一領域分輝?中科大破格晉升的最年輕教授段路明1972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市,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因化學競賽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中科大,師從時任中科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主任郭光燦。1998年,段路明因在讀博期間就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2篇論文,提前一年畢業,留校任教。
  • 中科大最年輕博導,天才科學家,辭職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做為中國科技大學培養的傑出人才,段路明教授被稱為量子信息領域世界頂尖級天才科學家。他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冷原子物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在量子網絡、量子計算機、量子信息領域有廣泛的影響,是量子領域國際領軍者之一。
  • 中科大重磅宣布!量子晶片突破!令美日韓驚恐!
    這才是半導體行業新風口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半導體量子晶片研製方面再獲新進展,創新性地製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晶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半導體體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為未來研製集成化半導體量子晶片邁出堅實一步。國際應用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應用》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
    原標題: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