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最年輕博導,天才科學家,辭職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2021-01-07 觀老師聊一聊

做為中國科技大學培養的傑出人才,段路明教授被稱為量子信息領域世界頂尖級天才科學家。他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冷原子物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在量子網絡、量子計算機、量子信息領域有廣泛的影響,是量子領域國際領軍者之一。

段路明教授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彼時家境窘迫的段路明學習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在全國化學聯賽中榮獲一等獎,被保送到中科大,拜師當時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的主任郭光燦教授。

讀博期間,段路明教授共計發表論文40 篇。因為表現出色,他提前一年畢業,並獲得「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博士論文在2000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畢業之後,他繼續與郭光燦院士合作,提出量子研究的全新研究方向,原理被國際同行稱為「段-郭概率克隆機」,其推導的公式得到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被稱為「段-郭」界限。

2001年1月,段路明與同事合作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研究成果再次引起轟動,段路明被歐洲媒體稱為「原子的『上帝』」。同年,中科大破格晉升段路明教授、博士生導師一職。29歲的段路明成為中科大當時最年輕的博導,與潘建偉教授並稱中科大量子信息領域的「絕代雙驕」。

2004年,段路明教授獲得著名的美國斯隆研究獎,由此成為第一位在中國本土培養的獲得該獎項的博士。2007年,段路明在美國獲得終身教職,2009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2年任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截至2018年,段路明教授在物理學著名學術期刊共發表論文160餘篇,完成量子信息領域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

段路明教授在美國一帆風順的發展之路,被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姚期智教授的一個越洋電話打斷。2010年,在姚期智教授的邀請下,段路明加盟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的建設,負責組建量子信息的物理實現團隊。

近日,段路明辭去美國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職位,全職加入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成為清華大學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他將繼續發揮實驗設計方面的優勢,建設世界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為中國在國際前沿科學研究上樹立標杆。

我國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處於世界較為領先的地位。段路明教授的全職加盟,勢必大大提升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的實力和水平,成為國家整體建偉的強勁助力,增強我國量子計算的整體研究水平。

相關焦點

  • 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2019年4月24日晚,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段路明教授從邱勇校長手中接過聘書,獲聘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在辭去美國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職位後,量子信息科學家段路明近日獲聘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同比他年長三歲的著名量子信息科學家潘建偉一樣,段路明出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人在本世紀初嶄露頭角,並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 29歲成為中科大博導,發表11篇頂級論文,如今他全職回國工作!
    大部分的學霸在經過四年的學習後,只能回歸正常人的行列,而只有部分真正的超級天才,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推動國家和社會科技的進步。今天要說的這位天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天才科學家,29歲就成為中科大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就是段路明,一個「隱形」的天才。
  • 頂級"海歸"的全職懸疑:教授該不該"裸奔"回國?
    年僅40歲的施一公,是近年回國的海外學者中學術地位最高的科學家之一,2003年即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2007年又被授予講席教授。改革開放後,在海外取得這一成就回國效力的科學家迄今只有兩位——另一位是現在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他曾被美國西北大學聘為講席教授。
  • 港媒:浙大最年輕教授「降職」 27歲博導曇花一現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上登出來的「致歉」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 港媒稱,第11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近日公布,1988年出生的海歸學者陸盈盈成為今年最年輕的入選者,並將回母校浙江大學全職任教。
  • 又一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辭去美國教授職位,回清華為國做貢獻
    因此,許多愛國的科學家們紛紛響應國家號召,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在他國的高薪職位和待遇,投入祖國的懷抱做貢獻。在回國發展的一批愛國科學家中,不得不提到一位在全球量子信息領域的頂級天才科學家,他就是段路明。此後,他先是與郭光燦教授合作提出了量子概率克隆原理,得到了國際量子學界的普遍認可。後來,他又以優異的成就成為了中科大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 愛國科學家段路明:29歲成博導,放棄美國「終身教席」要回國效力
    隨著中國發展之迅速,中國迫切需要更多優秀的科技人才投身發展中,所以就有了一些海外的科學家,毅然放棄豐厚的待遇,隻身回到中國,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前有「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他在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當時美國願意用高薪挽留鄧稼先,但是鄧稼先謝絕了,毅然回國參與我國核武器的研究。梁啓超的兒子梁思禮畢業後在美國工作,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後立馬辭職回國。
  • 當年中科大少年班最年輕的天才張亞勤清華大學任教,能否助力清華
    張亞勤12歲時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並成為班上最年輕的大學生。 18歲那年,他進入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習無線電通信。他在23歲時獲得了學校歷史上唯一獲得滿分的博士畢業論文。他在31歲時成為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的院士,並且成為一個世紀以來該學會最年輕的科學家。
  • 她是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任教後再返美國,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中國最可惜的3位赴美科學家,年紀輕輕成就卓絕,卻為他國做嫁衣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中國最可惜的3位赴美科學家,他們都接受了祖國的無私培養,年紀輕輕便在世界上取得了卓絕成就,卻流失海外,徒為他國做嫁衣。一、「清華女神」顏寧由於出色的外表,以及清華「最年輕博導」的頭銜,顏寧在中國一直備受矚目。
  • 段路明35歲成美國大學終身教職,八年後辭職回國任清華全職教授
    家國情懷,報國壯志,是很多偉大的人,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人,為了國家,拋棄了巨大的誘惑,正是這些人,讓我們看到了靈魂深處的光輝。一、天才的誕生1972年,安徽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個健康的男嬰來到了這個世界,父母給他取名段路明,前路光明,一個美好的祝福。
  • 姚期智的一通電話,讓留學美國的物理天才辭職回國,成清華教授
    而在我國各事業的發展中,像錢學森一樣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遊學之子不計其數:天眼之父南仁東,西湖大學首任校長施一公,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量子科學這一塊,有這樣一個科學家,在老友的一通電話後,立即放棄在美國優資厚待的教授工作,回到祖國,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為國家量子信息事業奉獻力量。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一席話引人深思
    作為培養傑出人才的是示範性工程,智力超常實驗班招收的都是一些智力超常的天才孩童,進入難度可想而知,更難能可貴的是尹希還是班上年齡第二小的孩子。平素的學習之中,尹希也是天賦盡顯,尤其是數學、物理他總是能夠摘取高分,令人羨慕不已。而天才的故事仍舊在不斷上演,12歲時,這位天才少年又在高考中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一席話引人深思
    作為培養傑出人才的是示範性工程,智力超常實驗班招收的都是一些智力超常的天才孩童,進入難度可想而知,更難能可貴的是尹希還是班上年齡第二小的孩子。平素的學習之中,尹希也是天賦盡顯,尤其是數學、物理他總是能夠摘取高分,令人羨慕不已。而天才的故事仍舊在不斷上演,12歲時,這位天才少年又在高考中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
  • 神童成為哈佛教授,尹希坦言:沒有回國的打算,原因讓中國人羞愧
    說道尹希,可能大家都認識了,9歲考入國家特設的北京八中天才少年班;12歲,通過高考考入了中科大天才少年實驗班;17歲,考入哈佛進行碩博連讀;24歲,被哈佛破格錄取為助教及副教授;31歲,成為哈佛曆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 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成為美國外籍院士,單身至今喜歡追星
    大家對科學家的印象,永遠都是戴一副眼鏡,滿頭白髮,一身佝僂,仿佛要是年紀不大都對不起科學家這個頭銜。可隨著時代的變化,科學家早已不是老年學者的專有標誌,現在的科學家也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有個性,並不再是曾經那刻板的模樣,比如今天的主角,當代最傑出的生物學家之一顏寧教授。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
  • 5年前,尹希成為哈佛教授,學成未歸;今曹原拒絕綠卡,堅持回國
    尹希,少年天才,中國神童。8歲,能看懂微積分;10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12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深造;25歲,尹希就成了哈佛副教授。2015年,尹希繼續高光,正式成為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
  • 震動世界的95後天才曹原,曾讀3人天才兒童班,在校長辦公室上課
    當年曹原也因此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當時的他只是一個22歲的少年!那一刻,他震驚了世界!「將兩層石墨烯旋轉至特定的1.1°疊加時 ,可以在零阻力情況下傳導電子。」 2018年《Nature》贈與他「石墨烯駕馭者」稱號,一些報導還稱其為「中國潛在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年,再次在《自然》發表兩篇石墨烯論文!
  • 中科大顏值最高的80後教授,26歲成為985博導,卻自詡為女漢子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美女學霸就是其中的一列,她17歲考入中科大,後來又去了香港科技大學讀研讀博,26歲的時候成為了中科大一名博士導師,經歷堪稱傳奇,她的名字就叫方璐。說到方璐其實是一位典型的80後女孩,方璐在17歲的時候參加了浙江省的高考,並且以高分考取了中科大十分熱門的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專業,作為一名學工的女生,她絲毫不輸給學霸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