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2020-12-05 澎湃新聞
2019年4月24日晚,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段路明教授從邱勇校長手中接過聘書,獲聘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在辭去美國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職位後,量子信息科學家段路明近日獲聘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

同比他年長三歲的著名量子信息科學家潘建偉一樣,段路明出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人在本世紀初嶄露頭角,並被破格晉升為教授。如今,段路明做出全職回國工作的決定,與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創建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息息相關。

昔日中科大的學術新星,輾轉近20年後全職回國,能否迅速提升清華量子信息中心的實力和水平,與中科大在這一領域分輝?

中科大破格晉升的最年輕教授

段路明1972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市,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因化學競賽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中科大,師從時任中科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主任郭光燦。

1998年,段路明因在讀博期間就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2篇論文,提前一年畢業,留校任教。畢業時獲「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博士論文2000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留校後,段路明博士與老師郭光燦合作,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量子避錯編碼,用於克服量子信息系統最主要障礙的消相干問題;提出概率量子克隆這一全新研究方向,研究最佳概率量子克隆過程。這些工作得到了國際同行,包括量子信息泰鬥Charles Bennett的高度評價,並被廣泛引用,稱為「段-郭」界限。

1999 年段路明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0年底,他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糾纏與壓縮原子束》一文,提出了在量子通信領域極富應用價值的新觀點、新方法。

2001年1月,段路明與同事合作在《自然》雜誌發表題為《利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製備多粒子糾纏》論文,首次將目前物理學的兩個熱門前沿領域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與量子信息研究有機結合,該工作原則上可使原子鐘從現在的最佳精度上再提高1000 倍左右。

2001年6月,他發表在《科學》上關於幾何量子計算的的論文,首次提出了一種能夠克服現有各種量子計算機方案中某些主要困難的、可行的實驗方案—幾何量子計算。

2001年11月,段路明與合作者提出著名的DLCZ量子中繼方案,建議用原子系綜作為光子與存儲器之間的量子接口,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

同樣是在2001年,29歲的段路明成為當時中科大破格晉升的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之一。

應姚期智之邀前往清華

2003年,段路明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04年獲得美國斯隆研究獎,在同屆116名獲獎者中是唯一一位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的。

2007年,段路明獲得終身教職,2009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2年任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

中科大出身,回國的契機卻出現在清華。2011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創建清華量子信息中心,掛靠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大力延攬該領域頂尖人才。據官網介紹,該中心致力於在創建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網際網路的競賽中,佔據國際領先的位置,為中國在國際前沿科學研究上樹立標杆,建設世界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量子網絡、量子計算、量子仿真、量子算法、量子通訊複雜性理論、量子運籌學等。

姚期智本人是最早進入量子信息領域進行研究的極少數計算機學家之一,曾於1993年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於1995年提出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

應姚期智之邀,段路明成為該中心執行主任,兼任清華大學姚期智講座教授,負責量子計算機的物理實現,搭建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實驗平臺,其後幾年內成果頗豐,發展迅速。

2014年段路明研究組發表《自然》論文稱,在國際上首次在常溫固體中實現了普適的幾何量子計算;2017年刷新量子存儲容量的國際記錄,首次實現具有225個存儲單元的原子量子存儲器,將量子存儲器存儲容量的國際記錄提高了一個多數量級;2018年進一步實現了25個量子接口之間的量子糾纏,將之前由加州理工學院保持的紀錄提高了近6倍;並首次提出量子機器學習生成算法,證明了量子計算機能引起人工智慧算法的指數加速。

終於,段路明在2018年辭去美國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職位,全職赴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工作。

如今,46歲的段路明共在物理學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60餘篇(其中《物理評論快報》48篇,《自然》8篇,《科學》3篇,《自然》、《科學》子刊10篇),被引用24,600多次。他的全職加盟,無疑為清華以及中國整體的量子信息研究增添一份強勁助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科大最年輕博導,天才科學家,辭職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畢業之後,他繼續與郭光燦院士合作,提出量子研究的全新研究方向,原理被國際同行稱為「段-郭概率克隆機」,其推導的公式得到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被稱為「段-郭」界限。2001年1月,段路明與同事合作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研究成果再次引起轟動,段路明被歐洲媒體稱為「原子的『上帝』」。同年,中科大破格晉升段路明教授、博士生導師一職。
  • 29歲成為中科大博導,發表11篇頂級論文,如今他全職回國工作!
    今天要說的這位天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天才科學家,29歲就成為中科大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就是段路明,一個「隱形」的天才。雖然年輕時沒有被人熟知,但是如在量子領域的科研成果,卻是讓人很多前輩都佩服不已,世界各國的大學都想邀請他加盟。
  • 又一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辭去美國教授職位,回清華為國做貢獻
    在回國發展的一批愛國科學家中,不得不提到一位在全球量子信息領域的頂級天才科學家,他就是段路明。此後,他先是與郭光燦教授合作提出了量子概率克隆原理,得到了國際量子學界的普遍認可。後來,他又以優異的成就成為了中科大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 姚期智的一通電話,讓留學美國的物理天才辭職回國,成清華教授
    在奧地利的短短兩年裡,段路明在各大國際權威科研刊物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創造出一朵朵夏花。哈佛大學的博士稱他的研究成果「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2001年,段路明因其出色貢獻,破格被中科大授予教授,博士生導師的身份,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被世人稱為「中科院的絕代雙驕」。
  • 姚期智:71歲放棄美籍,辭去美國終身教授,毅然回國發展
    今天,要講的故事主人公是在計算機方面有所成就的科學家——姚期智。 他是計算機領域的專家,量子通信複雜性便是他最先提出的理論,而且他在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貢獻,是圖靈獎的獲得者。除此之外,因為他出色的成績,他獲得了美國學校終身教授一職。
  • 她是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妻子,親自為清華學子授課,課上座無虛席
    (永久歸國)」,2004年,他終於從美國全身而退,回到了祖國,擔任清華大學全職教授。姚期智回國發展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儲楓的支持,儲楓教授表示,姚期智是個很有決斷力的人,不喜歡拖泥帶水。儲楓教授也是一位知名的華裔科學家,2003年從美國去香港城市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系系主任,選擇回國發展,儲楓教授也是受到了姚期智的鼓勵。
  • 高齡科學家回國養老?71歲姚期智棄美國國籍,為國培養頂尖天才
    和諾貝爾物理學家楊振寧被質疑一樣,姚期智回國時也曾被質疑是回國養老,圈錢而已。這種想法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回國養老,那根本不需要放棄美國國籍,放棄終生教授,放棄美國科學院院士,更別談圈錢了,回國圈錢多簡單,每個大學走一圈,所有論壇站一站,錢不就來了,何必大費周章,把一身榮譽全部拋棄呢?能夠說出「高齡科學家回國為養老」的人,不是傻,就是壞。
  • 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放棄美籍,被楊振寧請回國的他有多厲害
    他所發表的近百篇學術論文,幾乎覆蓋了計算機複雜性的所有方面,是計算機理論方面國際上最拔尖的學者。 這句話是清華大學對我國頂級科學家姚期智的評價之一,可能對他了解不太多的人們還不知道姚期智到底有多麼厲害。
  • 和楊振寧一起放棄美國國籍的教授 曾獲計算機界諾獎(1)
    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楊振寧的名字家喻戶曉,但人們對姚期智的了解並不大多。觀海解局(ID:guanhaijieju)記者根據姚期智院士的簡歷發現,其擁有多個外國院士頭銜,曾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他是圖靈獎中國唯一得主,70歲棄美加入中國籍, 他說做回中國人萬分...
    不少人聽說姚期智,都是因為前一段時間他與物理學家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國籍。但對於中國最聰明的孩子和世界頂尖的計算機研究院來說,姚期智和他的「姚班」,名頭如雷貫耳。  另外一位圖靈獎獲得者JohnHopcroft曾對「姚班」有過這樣的評價:「姚班有世界最優秀的本科生和最優秀的本科教育。」對於這一評價,姚期智驕傲地認為:當之無愧。
  •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曾獲...
    當地時間 10 月 7 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 2021 年度羅夫 · 蘭道爾和查爾斯 · 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以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姚期智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職,變賣家產回國,到清華教書育人
    這位頂尖計算機人才,名叫姚期智,他也是中國的科學院院士。而這個名字被更多人所熟知,卻是在15年前。那一年,姚期智毅然辭去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變賣家產歸國,前往清華大學全職任教。而這一舉動,震動了美國社會,同樣震動了整個中國。他的回歸,讓無數中國莘莘學子之心為之一動。
  • 中科大教授熊宇傑:回國才有「歸宿感」
    中新網合肥5月25日電 題:中科大教授熊宇傑:回國才有「歸宿感」作者 楊保國 吳蘭中科大熊宇傑教授榮近日獲美國華人化學與化學生物學教授協會頒發的
  • 手握4篇CNS的中科大網紅教授再獲重量級大獎
    中科大物理學院有一位風靡全校的高顏值網紅教授,他因為帥氣的外型和青春的形象而備受學生追捧,在過去一段時間,他上課的照片曾在校內平臺廣泛傳播。林毅恆教授,年僅33歲的他已經是中科大的博士生導師,近日,還摘得了中國科學界一重量級大獎「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該獎旨在支持國內高校與海外機構競爭吸引最頂尖的人才,為中國未來20年的科技事業發展培養領袖之才。
  • 國士無雙:姚期智與中國計算科學的崛起
    1993年,姚期智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1995年,他提出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他的回國,在當時的美國造成了很大轟動,《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紛紛進行報導。回國後的姚期智,正式加盟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擔任全職教授。懷著拳拳愛國之心的他,將培育中國的計算機人才,提升中國計算科學整體實力,作為了全部工作的重心。在他的主導之下,聞名世界的清華「姚班」誕生了。
  • 中科院院士、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為中國創建一流計算機學科
    姚期智祖籍湖北,幼時隨父母去臺灣生活,後赴美留學。2000年,憑藉在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等多個尖端科研領域的突出貢獻,姚期智獲得了有著「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2004年,他作出了人生的重要選擇,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職,全職回國到清華大學任教。
  • 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有「量子鬼才」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公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棄美國籍,回中國特殊方法培養人才
    在他26歲時,姚期智放棄了物理學,進入伊利諾大學學習計算機技術,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從此,他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學術理想。令人吃驚的是,這位半路出家的計算機天才,竟然第一次提出了複雜的量子通信,並於1993年基本完成了量子計算機模型。
  • 微博和知乎聲音對立,楊振寧、姚期智做回百分百中國人有什麼錯?
    他說,今天,我94歲了。很欣慰,多年來,為了幫助建造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友誼橋梁曾做過一些努力。我曾經說:「沒有這座橋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與安定」。  姚期智表示:「我於2004年辭去美國普林斯頓教職,回歸祖國,在清華大學投入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劃時代壯舉。
  • 獲得圖靈獎,捨棄美籍回國創「清華姚班」的姚期智先生現狀如何?
    而說起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姚期智先生,他主導創辦的「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俗稱「姚班」在清華大學可是非常有名氣。姚期智先生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因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2000年獲得了計算機領域最高榮譽獎項「圖靈獎」,是唯一獲得該獎的華人學者,該獎項其實比諾貝爾獎還要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