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大巖桐是苦苣苔科大巖桐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被叫做「六雪泥」;擁有嬌小玲瓏的株型,以及色彩鮮豔的花朵。每當盛夏之時綻放,宛如一位濃妝淡抹的姑娘,成為室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十分喜愛、歡喜,屬於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盆栽花卉之一。
前面寫了一篇關於大巖桐播種繁殖的文章,現在收到許多花友的私信,主要內容關於大巖桐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繁殖,因為去年沒有收集種子保存,加上現在疫情期間不能出門購買,無法通過播種繁殖。其實前面文章已經提到,大巖桐可以通過播種、葉插、莖插、分球等四種方式進行繁殖。如果現在無法找到種子繁殖,那麼可以改用分離球莖的方式,這樣也可以進行繁殖,而且可以延續原品種的優良血統。今天,涼子說說自己曾經分球繁殖大巖桐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花友。
一、大巖桐分球繁殖的定義?
大巖桐分球繁殖,就是平常所說的「分株繁殖,或者分生繁殖」,就是通過分離成熟的塊莖組織,將其種植在符合生長的土壤之中,經過促進生根發芽的養護,最後繁殖得到一株生命獨立的大巖桐。這就是大巖桐分球繁殖的定義,也是操作過程的主要內容。
二、大巖桐分球繁殖的原因?
剛剛說到可以通過四種方式來繁殖大巖桐,為何選擇分球的方式呢?其實主要原因可以分為以下4方面,一是減少培育種子、收集種子的過程,直接利用球莖分離繁殖;二是遺傳母株優良的生長特點,避免品種出現變異;三是操作方式比較簡便,帶來較高的實用性能;四是分離組織自帶生長能力,帶來較高的成活率。這就是大巖桐分球繁殖的原因,也是優點。另外,分球繁殖存在細菌感染的風險,需要進行有效的消毒處理。
三、大巖桐分球繁殖的最佳季節?
大巖桐原產於氣候溫暖的巴西,長期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已經形成畏懼寒冷的生長基因。生長適溫介於20~25攝氏度之間,冬季越冬溫度不能低於6攝氏度以下;夏季溫度高於30攝氏度以上之時,就會進入緩慢生長的休眠期。通過簡單了解原生環境的溫度特點,可以知道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花卉植物。涼子建議,選擇溫度暖和、空氣溼潤的春季進行分球繁殖,可以利用氣候促進分離的球莖生根發芽。
注意事項:春季萬物復甦,降雨量比較多,同時也是細菌繁殖能力最強的季節。如果選擇雨天進行分球繁殖大巖桐,那麼就會容易感染球莖,從而導致繁殖失敗的情況。所以,需要選擇氣候晴朗的天氣進行,減少細菌感染的概率。
四、大巖桐分球繁殖的具體流程?
1、母株選擇:並不是所有的大巖桐母球都能滿足分球繁殖的要求,需要選擇形態飽滿、健壯,以及栽培時間較久的植株。如果選擇一年栽培時間的球莖進行繁殖,那麼就會導致分離球莖再生能力弱,以及無法進行球莖分離的操作。
母株建議:要想提高大巖桐分球繁殖的成活率,涼子建議選擇栽培3年的老球莖進行繁殖,這樣才能帶來較強的再生能力,以及可以分離更多的組織進行繁殖。另外,養護方式得當之時,栽培兩年時間的球莖,一樣可以進行分球繁殖的操作。
2、挖出母球:大巖桐畏懼冬季的寒冷,溫度下降就會出現地面組織枯萎。如果沒有及時進行修剪,以及挖出球莖保存,那麼就會出現球莖凍害,或者球莖營養消耗過度的情況。
挖出建議:要想保存大巖桐球莖的生命能力,那麼就要進行及時的挖出保存,這樣才能帶來較強的再生能力。首先,修剪已經枯萎的組織,避免細菌感染;其次,提前一周停止澆水養護,儘量使土壤乾燥到鬆散的狀態;最後,使用巧力挖出球莖,避免組織拉傷的情況。
3、處理球莖:經過2~3年生長的大巖桐球莖,多多少少存在老化、腐爛的組織。如果儲存之前沒有進行修剪處理,那麼就會出現球莖腐爛的情況。
處理建議:要想保證大巖桐球莖處於最佳的狀態,需要進行修剪、消毒的處理。首先,使用利到切除腐爛的組織,避免細菌感染、養分消耗。其次,使用1000倍清水稀釋過的多菌靈進行噴灑消毒,避免切後細菌感染;最後,將其擺放在陰涼通風的位置晾乾。
4、球莖催芽:經過晾乾的大巖桐球莖,需要進行保存養分,以及催芽的處理。如果沒有進行合理的保存、催芽,那麼就會出現球莖生命能力變弱的情況。
催芽、保存建議:要想提高分球繁殖的成活率,那麼就要進行催芽、保存的養護管理。首先,準備乾淨衛生的粗沙,後期使用太陽暴曬的方式進行消毒;其次,使用清水澆灑粗沙,儘量讓其溼潤;最後,將球莖埋藏於粗沙之中,冬季之時保持乾燥,等到溫度上升之時(22攝氏度左右)進行溼潤保持,這樣可以促進新芽萌發,利於後期分球繁殖的操作。
5、分離球莖:經過一段時間催芽的大巖桐球莖,需要進行及時的分離種植,這樣才能帶來較強的再生能力。如果過早進行分離種植,那麼就會容易出現生根失敗的情況。
分離建議:要想提高分離球莖的再生能力,要麼就要等到新芽長度達到0.6釐米進行取出分離,比時是塊莖生長能力最強的階段。另外,每個新芽可以分離一塊球莖,大概可以分到2塊左右。對於分離出來的球莖,需要立馬塗上草木灰,避免細菌趁虛而入。
6、土壤選擇:通過分離球莖繁殖的大巖桐,可以使用換盆的土壤,但是需要保證疏鬆透氣的性能。如果使用板結、營養單一的土壤進行種植,那麼就會出現球莖生長不良的情況。
土壤建議:要想大巖桐的分離球莖健康生長,那麼就要提供良好的土壤。涼子認為,使用3份腐葉土、2份粗沙等兩種土壤搭配的混合土壤。既可以滿足植株對於微酸性的需求,又可以帶來較強的透性能力。
五、如何養護大巖桐,才能花色鮮豔、花形寬大?
1、光照柔和:大巖桐是一種耐半陰的花卉植物,對於強光的直接照射十分敏感。如果長期將其擺放陽光下養護,那麼就會抑制植株生長,從而導致植株不生長或不開花的情況。
光照建議:養護大巖桐需要把握光照強度,這樣才能通過光照來促進生長。春秋兩季進行30%的遮光養護,夏季進行50%的遮光養護,冬季埋藏於粗沙之中,柔光照射養護即可。
剛剛進行分離球莖繁殖的植株,需要擺放光弱的位置養護,避免新芽被強光燒傷,等到進入正常生長之後,再漸漸的移到散射光的位置養護。
2、適當澆水:大巖桐是一種喜歡溼潤環境的花卉植物,生長和開花階段需要保持溼潤。如果長期沒有進行澆水的養護,那麼就會出現葉片枯萎、球莖收縮的情況。
澆水建議:養護大巖桐需要把握乾濕程度,這樣才能利於球莖的生長。由於季節氣候不同,所需水分也不一樣。春季氣候暖和,保持土壤稍微溼潤即可;夏季氣候炎熱,保持土壤稍微溼潤之時,還要通過空氣噴霧來提高溼度;秋季溫度下降,需要進行控水養護,保持土壤處於稍微乾燥的狀態;冬季氣候寒冷,需要保持土壤處於乾燥的狀態,才能避免球莖腐爛。(不能將水霧噴到葉片,避免葉面腐爛)
剛剛進行分離繁殖的球莖,不能出現土壤過度溼潤,這樣容易出現腐爛的情況。涼子覺得,上盆後澆透水一次,此后土壤乾燥才能進行,同時通過空氣噴水的方式提高溼度。
3、合理施肥:大巖桐是一種喜歡肥沃土壤的花卉植物,生長和花期需要充足的營養供養,這樣才能達到生長旺盛、花色鮮豔的效果。如果長期沒有進行施肥養護,那麼就會出現植株不生長、不開花的情況。
施肥建議:養護大巖桐需要進行合理的施肥,這樣才能開花滿園。由於四季氣候不同,因此營養需求也不一樣。涼子覺得,春秋兩季屬於施肥的關鍵時刻,春季進入全面生長的階段,需要間隔半個月進行施肥一次,使用清水稀釋過的餅肥水即可;等到花芽出現之後,間隔15天使用一次磷酸二氫鉀,經過1000倍清水稀釋後使用。秋季結束一年的花期,球莖營養消耗過度,需要再次使用營養全面的餅肥水進行養護。
剛剛進行分離繁殖的球莖,由於土壤營養充足,以及生長能力不強的原因,因此不能立馬進行施肥養護;等到葉子生長較大之時才能進行,初次施肥需要使用淡肥。
總而言之,大巖桐的生命能力特別強大,即使去年花期沒有收集種子,也能通過球莖分離的方式進行繁殖。現在處於疫情的關鍵時刻,不出門、不串門,利用球莖進行繁殖,等到氣候暖和之時,就能觀賞花開的美景,重新回歸大自然的懷抱。涼子以上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