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巖桐的介紹和栽培方法

2021-01-09 花開夢幻地啊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花開夢幻地啊,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大巖桐的介紹和栽培方法。

大巖桐

花卉簡介:大巖桐,別名落雪泥、大雪尼,為苦苣苔科大巖桐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大巖桐花語:華美、欲望。

生長地:原產南美巴西,我國南北方均有栽植。

養花有益:大巖桐是節日點綴和裝飾室內及窗臺的理想盆花,極具觀賞價值。

花容葉貌:全株密披絨毛,葉橢圓形,質厚而大,對生,葉緣鋸齒狀;花頂生或腋生,花冠呈鍾狀,有重瓣,花色有紅、白、藍、紫、粉紅等。

品種選擇:常見品種有威廉皇帝(花深紫色,有白邊)、挑戰(花深紅色)、弗雷德裡克皇帝(花紅色白邊)、瑞士(花褶紅色)、泰格裡納(花橙紅色)等。重瓣種有芝加哥重瓣(花淡橙紅色)、巨早系列(花色有深紫具淡紫邊、深紅等)、重瓣錦緞(花有深紅、紅色、淡紫色)。

植株選擇:種球要飽滿、平滑,沒有病斑,沉實的。

花盆的選擇:可以選擇透水性交好的瓦盆。

培養土的配製:大巖桐喜歡疏鬆、肥沃且保水性良好的微酸性腐殖質土壤。

配製方法1:珍珠巖、河沙、腐葉土按照1:1:3配製,然後在加入少量腐熟、曬卡的細碎家禽糞便混合。

配製方法2:腐葉土或泥炭土、珍珠巖、河沙和少量按照3:1:1配製。

花卉栽培:在栽植前,要在盆底放上足夠的基肥,比如可以把腐熟的牛糞或少量骨粉或過磷酸鈣放於盆底,再覆上粗粒培養土。移植時苗株要多帶土,不傷根,這樣容易成活,移栽時不要栽得太深,要淺栽,標準是不把第一對真葉埋入土中為宜。因為小苗移栽過程中,根系不可避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根系不可能立刻就能全部恢復吸水功能,所以,不要多澆水。可以在栽植前,在培養土先澆透,或者在栽培完後,通過葉面噴霧的方式給植株補水,還要向植株周圍噴霧,增加溼度,但要注意不要讓水分停留在葉片上太久。栽培完後把植株放置在遮陰、通風地方,冬季幼苗需要充足的光照,等到春天暖和的時候再適當遮陰。10天後可以松一次土,並追施腐熟豆餅水,施完肥後要用清水清洗葉面,保持葉面乾淨。之後逐漸轉為正常管理。

施肥:大巖桐喜肥但不喜濃肥,所以施肥應該本著薄肥勤施的原則。施肥的時間最好在晴天上午9點至10點之間進行。一般在大巖桐定植到顯蕾這段時間,是植株快速長葉和球莖迅速膨大時期。這段時間施肥應該以施氮肥為主,然後,輔之以一定的磷、鉀肥和鐵、鋅等微量元素,以促進球莖膨大。一般定植後2個月左右植株開始顯蕾,從植株顯蕾到開花這段時間,植株進行孕蕾、開花。這個時期為了保證花開鮮豔且大,就要增加磷、鉀肥比例,再添加硼、鎂、錳等微量元素。另外,如果夏季遮光引起植株徒長時,可以噴施100毫克/千克B9溶液,控制植株高度。如果植株葉片出現扭曲、凹陷、圈縮現象,可能是因為施肥過多所致,還有可能是冷風刺激所致。如果植株開花總隱藏在葉片下面,或者植株只生長不開花,通常是因為施肥過量,或是由於晝夜溫度太低所致。如果植株葉色呈深青綠色,可能是施肥過量導致其生長受阻,或者是施用B9過量造成的。

澆水:大巖桐屬肉質植物,在常規管理的時候,不需要經常澆水,澆水過多極容易造成塊莖腐爛,葉片枯黃甚至整株死亡現象。在春秋兩季,植株生長開花旺盛,可以根據盆土的乾濕程度及時補充水分,並且在植株周圍噴霧增加空氣溼度。注意不要把水噴到植株花、葉上,因為大巖桐花、葉生有絨毛,旦沾上水滴,水滴不會很快流掉,長期浸漬花、葉,很容易造成花、葉腐爛。夏季高溫高,可以每天澆水1~2次水,並且可以向空氣中噴水,增加空氣溼度,並且還起到降溫作用。如果溫度在30℃以上,植株基本進入休眠狀態,吸收不了多少水分,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控制澆水,保持盆土稍溼即可。給大巖桐澆水要均勻,避免一會兒過幹一會太溼,或者忽冷忽熱,這樣都會刺激到植株,影響其正常生長。在開花期間要避免讓植株遭到雨淋。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期,這時候保持盆土稍乾燥就可以。盆土要乾燥一點,澆水的水溫不要和盆土溫度相近。澆水儘量在每天的上午進行,因為大巖桐葉片上不能有滯留水過夜,否則容易引起病害。

修剪:隨時剪去枯敗的葉子,花謝後如果不留種,要及時剪去花梗。

光照和溫度管理:大巖桐為半陽性植物,日常養護的時候要適當遮陰,避免讓其接受強光直射。夏季必須放置在通風良好且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在冬天或早春晚秋,則儘可能讓大巖桐接受更多的光照,控制其徒長。在日照時間特別短的冬季,大巖桐會由於光照時間過短表現得生長不良,因此,冬天可以充分接受陽光。冬季幼苗期同樣應該給其充足的陽光照射,以便促使幼苗健壯生長。在其生長期內光照不能太強,否則會抑制其生長;開花時應該適當延長遮陽時間,這樣可以延長花期。如果植株接受光照太強,葉片會變黃,生長停滯,有時葉片上還會出現褐色的斑點。

如果光線過弱,則植株徒長,葉片單薄。大巖桐原產巴西熱帶高原,喜溫暖溼潤半陰的環境,不耐夏季高溫溼熱和冬季低溫冷溼。其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在15℃~25℃之間,溫度高於35℃時,會出現生長緩慢,葉片變小,葉色泛白,花朵變小,花量減少症狀。當溫度低於15℃時,大巖桐生長緩慢,並容易滋生病害。當溫度低於10℃時,大巖桐基本不能正常生長,進入休眠狀態。在冬季,室內白天溫度保持在21℃~24℃,夜間溫度保持在8℃~20℃的條件下,大巖桐生長最好。夏季白天溫度不能超過32℃,冬季夜間溫度不要低於17℃或更低的溫度,會造成凍害。塊莖可以在5℃左右的溫度中安全過冬。23℃左右有利於開花。

相關焦點

  • 大巖桐室內培養方法
    大巖桐又名落雪泥、芙蓉花等, 屬苦苣苔科植物,原產於巴西,大巖桐的植株矮小,花朵大,花色鮮豔,花呈喇叭形或鐘形,在自然環境下3至6月份開花,但是在室內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大巖桐一年四季均可開花,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和半陰的生長環境,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在18至25℃,在室內培養大巖桐花盆可擺放在光線明亮的桌上
  • 花卉種植,耐陰花卉大巖桐的養護方法,使大巖桐花色鮮豔的方法
    大巖桐如何繁殖?1、分球法,選擇生長2~3年的植株,春季換盆前,待塊莖發芽後,將塊莖分割成塊,每塊都帶芽眼,切口塗抹草木灰防止腐爛。3、枝插法,大巖桐塊莖上萌發嫩枝,剪取2~3釐米,插入細沙或膨脹珍珠巖基質中,注意避免陽光,適宜溫度18~20攝氏度,15天髮根。4、播種法,播種前將種子浸泡24小時,用淺盆或木箱裝入腐葉土,菜園土和細沙混合的培養土,將種子撒在平整的土上,盆底潤水,蓋上玻璃,18~20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約10天出苗。大巖桐養護需要注意什麼?
  • 大巖桐的養殖方法在這裡,看完你就明白了
    冬季室內溫度在20℃以上,可以種植大巖桐容姐是河北石家莊晉州人,現在容姐就以河北石家莊為例,來說說大巖桐的養殖方法。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莊,冬季的時候,雖然室外溫度很低,可是室內有暖氣,因此室內溫度很多都能達到20℃,在這樣的溫度中,我們可以把大巖桐種球種植在花盆中。
  • 大巖桐小巧玲瓏,花朵奼紫嫣紅!養護方法學起來,花開滿盆
    大巖桐的品種繁多,花有白色、粉色、紅色、紫色、藍色、青色以及多種帶白邊的品種,有單瓣和重瓣之分。常見栽培的大都是多次雜交選育的園藝變種,往往被譽為溫室女王。大巖桐植株的生長期要求溫度較高,喜歡溼潤、半陰的生長環境。一般以溫度18-25度最為適宜,同時要求空氣溼度較高,所以通風不能過強,夏季的時候需要遮陽。鑑於葉面密被茸毛,故在澆水、施肥的時候,不宜澆到葉面和花蕾上,以避免引起腐爛和斑跡。
  • 大巖桐大家了解嗎,此花該如何栽培,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巖桐大家了解嗎,此花該如何栽培,我們一起來看看導讀:大巖桐大家了解嗎,此花該如何栽培,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巖桐學名: Sinningta speciosa別名:六月雪,落雪泥,大富貴,巴西芙蓉,巖桐花。科屬:苦苣苔科,苦苣苔屬。目前栽培的均屬園藝雜交種。
  • 科學網—發現大巖桐花型調控分子機制
    本報訊(記者丁佳)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王印政團隊通過多種研究手段,揭示了人工選擇條件下栽培大巖桐產生頂開輻射花型這一典型觀賞特徵的進化機制
  • 大巖桐你陌生嗎?讓我來告訴你這是怎樣的一種植物
    如果是在種植大巖桐,就需要準備一些珍珠土和帶泥炭的土壤混合,然後再往土壤層中添加一些底肥,在這個同時我們一定要讓土壤的整體PH值偏酸一點,達到這些要求後就非常適合大巖桐的整體生長了。這種花卉的莖、枝、葉屬於較小的一種,但是它卻靠著埋在地中的塊莖達到生長的需求。這種植物可以用種子來進行,但是以這樣的方法來進行栽培的話就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達到盛開的狀態。
  • 大巖桐別稱落雪泥、六雪尼
    大巖桐是苦苣苔科,大巖桐屬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地上莖極短,株高可達25 cm,全株密被白色絨毛。葉片對生,肥厚,有鋸齒;花頂生或腋生,花冠鍾狀,有粉紅、紅、紫藍、白、複色等色,大而美麗。蒴果,3-8月開花,夏季盛花。
  • 大巖桐扦插苗根細弱怎麼辦?改用種子繁殖,並且掌握「護根」技巧
    前兩天小柒寫了一些關於長壽花爛根的文章,然後最近收到很多花友的私信,其中有花友說「自己對大巖桐情有獨鍾,很想多養上幾盆,現在正是春暖花開之季,溫度適宜,比較適合繁殖大巖桐。但是扦插苗普遍根系弱,擔心以後養護不易,不知道該選擇哪種繁殖方法」。
  • 小巧玲瓏,葉茂翠綠,花朵奼紫嫣紅,開花時間長的大巖桐
    除原生品種以外還有許多園藝品種,因其園藝品種適合溫室栽培,而且其花姿高雅,花色搭配獨具一格,所以被譽為「溫室女王」。中國大巖桐的引種主要在20世紀30年代,由在南京的金陵大學農學院和中山陵園紀念植物園從美國引進。新中國成立後,各地植物園才正式引種試種,原產巴西。性喜溫暖、溼潤、半蔭、忌強光直射和富含腐殖質的疏鬆、肥沃偏酸性沙質土壤環境生長。可用播種,分球,枝插,葉插,芽插繁殖。
  • 看見美美的大巖桐,你知道如何挑選和怎麼養護嗎?
    朋友聽完,「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那可不是小白菜,那是大巖桐,開花時可美了!」原來最近有好多花友迷上了「大巖桐」這種花。大巖桐花色豐富多彩,株形小巧玲瓏,尤其適合布置窗臺、陽臺以及室內的幾架、桌案等處,自然清新,效果獨特!早在18世紀,人們就在南美巴西高原的一些斷崖峭壁上,發現了大巖桐這種植物,由於它擁有驚人的美麗而被稱為「斷崖女王」。
  • 10分喜愛大巖桐!學會分球繁殖方式,不再花錢買小苗
    介紹:大巖桐是苦苣苔科大巖桐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被叫做「六雪泥」;擁有嬌小玲瓏的株型,以及色彩鮮豔的花朵。每當盛夏之時綻放,宛如一位濃妝淡抹的姑娘,成為室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十分喜愛、歡喜,屬於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盆栽花卉之一。
  • 大巖桐怎樣分球繁殖?什麼時候進行比較好?
    大巖桐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肥大而肉質、邊緣帶有小鋸齒,表面覆一層薄薄的絨毛,花朵顏色鮮豔,除了品種很豐富以外,繁殖方式也很多樣化,不僅限於分球,也可播種和扦插繁殖。大巖桐喜通風良好、有一定散射陽光的半陰環境,既不耐高溫也不耐嚴寒,繁殖一般在春秋兩季生長期進行,而分球則最適宜在春季芽點萌發時進行。大巖桐種球冬季是休眠的,春季再進行分球比較好!大巖桐在秋季花期結束後,隨著環境溫度不斷降低會慢慢進入休眠期,當根莖以上的葉片慢慢枯黃時需要將種球挖出,儲存於陰涼乾燥的環境下或直接埋藏於微微潮潤的沙壤土中越冬。
  • 大巖桐葉茂翠綠、花色濃豔!做好日常養護,花開一整年
    大巖桐又名為落雪泥,原產地是巴西,屬於苦芭苔科大巖桐屬的花卉植物。大巖桐葉茂翠綠,花朵呈現鍾狀,色彩十分鮮豔,是很常見的室內盆栽花卉。正常情況下,大巖桐在春、秋兩季開花,可以作為五一節和國慶節的裝飾盆花。當然,如果養護管理到位,大巖桐是可以四季開花的。
  • 掌握好大巖桐的養護技巧,知道這5點,在家輕鬆養好大巖桐
    大巖桐作為著名的室內觀賞花卉,它的栽植養護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跟花友們分享一下。1、栽植。根系好,開花就能好。大巖桐的根系不發達,很纖弱,所以,對基質土的要求很高,要選用疏鬆、透氣、排水性能良好的基質土。可以選用腐殖土4份泥炭土2份珍珠巖1份發酵的有機餅肥1份拌勻備用。花盆選用大小適宜的透氣性良好的泥瓦、陶土盆即可。上盆時,盆土離盆沿3cm左右,方便後期的水肥管理。
  • 蘇鐵的介紹與栽培方法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紫雨落淚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蘇鐵的介紹與栽培方法。蘇鐵花卉簡介:蘇鐵,別名鐵樹、鳳尾鐵、鳳尾蕉、鳳尾松、避火蕉、金代等,為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棕櫚狀木本植物。蘇鐵的葉可分營養葉和鱗葉,營養葉大型,呈羽狀,鱗葉短小,小葉微呈「V」字形生長,邊緣葉向下反卷。植株雌雄異體,雄球花圓柱形,黃色,密被黃褐色的絨毛,直立在莖頂;雌球花呈扁球形,上部羽狀分裂,其下部兩側生出2~4個胚球。品種選擇:寬葉蘇鐵、澳洲蘇鐵、蕨葉蘇鐵、華南蘇鐵、四川蘇鐵、雲南蘇鐵、臺灣蘇鐵。
  • 大巖桐的根系,由小球莖周圍呈射線狀生長,在定植時宜用大口淺盆
    種植是一種心情,一種生活的態度,你用一種怎樣的心態和心情去侍弄它,它就會以一種怎樣的姿態回報你。文/深深碧鱗【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大巖桐的根系,由小球莖周圍呈射線狀生長,在定植時宜用大口淺盆大巖桐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5~6個月的時間,蒔養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花時間,安排播種,保證用花需要。大巖桐的根系,由小球莖周圍呈射線狀生長,故在定植時,宜用大口淺盆。苗期要避免陽光直射,注意遮蔭,薄肥勤施,隨時向葉面進行霧狀噴水。
  • 大巖桐花謝了,要怎麼處理?
    大巖桐開花後花蔫了,如果不留種子的話,及時剪去殘花。大巖桐葉茂翠綠,花朵奼紫嫣紅,是著名的室內盆栽花卉。開花時間長,美麗柔軟的鐘狀花,是佳節點綴和裝飾室內及窗臺的理想盆花。大巖桐的花期在春秋季,正好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都能看到大巖桐的影子。
  • 狗牙花和紅睡蓮的品種以及栽培知識介紹
    紅睡蓮的栽培要點紅睡蓮(詳情介紹)是白睡蓮(詳情介紹)的變種,主要分布於中國、印度、高加索等地區。由於紅睡蓮是水生草本植物,所以家庭養殖的會相對較少,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紅睡蓮的栽培要點,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 大巖桐花葉片扦插生根問題,1個水杯就可以解決,簡單方便
    大巖桐花葉片肥大翠綠,花朵有多種顏色,花瓣有重瓣和單瓣之分,很多家庭把大巖桐花作為室內盆栽,可以根據不同愛好選擇不同品種進行栽植。大巖桐花的繁殖方法有很多種,有種子播種繁殖、葉片扦插、幼芽扦插、根莖分塊繁殖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