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隆隆聲席捲半個地球!印度洋海底升起一座800米高巨型結構!

2020-12-03 宇宙往事

去年年中,印度洋葛摩群島法屬馬約特島附近連續發生幾百次微震,西至加拿大,東到紐西蘭的地震監測站都能檢測到地震波信號。雖然低強度地震沒有造成多大財產損失,但連綿不絕的隆隆聲讓當地人惶恐不安,徹夜不得安眠。

為了調查席捲半個地球的神秘地震波信號,研究人員從今年2月份開始,在3.5公裡深的海底部署了6個地震儀,並使用多波束聲納繪製海底的三維地形圖。

種種跡象表明,距離馬約特島東部海岸約50公裡的地方就是震源中心,隨後的研究結果讓科學家大吃一驚,海底深處赫然聳立著一座高800米,寬5公裡的巨型活火山!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主任Marc Chaussidon表示,這座位於印度洋海底的火山此前並不存在。換句話說,如此巨大的地質結構是在短短6個月之內憑空出現的!

包括法國國家研究機構CNRS在內的多國科學家見證了神秘火山的誕生,並一直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底火山爆發事件。

來自地震儀的數據表明,從海底噴出的巖漿多達5立方千米,顯示地表以下20至50公裡處存在大型巖漿房。滲透到海底的巖漿與較冷的海水相遇並收縮,導致地殼破裂。由於火山羽流的上升高度僅有2公裡,因此海面上不會看到任何火山爆發的跡象。人們只能通過低沉的隆隆聲感受來自地底深處的巨大震顫。

GPS數據顯示,受海底火山的影響,馬約特島自去年5月以來已經向東移動了10釐米,沉沒了13釐米,表明火山底部的巖漿房正在坍縮。

從科學上來說,大多數海底火山沿中洋脊分布,地殼板塊緩慢分離導致地底較淺處的巖漿滲透出來。另外少數海底火山和地幔羽流有關,來自地幔深處的羽狀物被板塊構造力拖動,周期性穿過地殼,形成一連串火山熱點,而葛摩群島就是地幔羽流熱點的產物,新近形成的海底火山很可能由類似機制形成。

英國牛津大學的火山學家Mike Cassidy表示,新火山太深,無法直接造成大規模海嘯,但地震有可能造成馬約特島側翼進一步坍塌,有引發海嘯的危險。

宇宙往事-專注科學科普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印度洋海底發出隆隆聲 太平洋中部有個「沙漠」
    因為古人們沒有技術了解到海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聲音是怎麼產生的。當然,在現代科技面前,這些看起來很神秘的現象,都有可能會找到答案。時隔數月後,地震學家在2018年11月記錄神秘的嗡嗡聲。在2019年,這一區域出現了一座新的火山,這座新的火山高度大約為800米,長度大約為5千米。或許,這些神秘的隆隆聲與地震、火山新生事件有相關性。
  • 印度洋海底的神秘怪物被發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在很多科幻片中,除了那些擁有超能力的人類之外,其它經常露面的常客,便是各種「異形」了,當然,還包括哥斯拉等這些巨型怪物。那麼,在地球上,真的存在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怪獸嗎?
  • 印度洋發現巨型「海蟑螂」,外形酷似黑武士,體長可達50釐米!
    據《每日郵報》7月16日報導,一組來自新加坡和印尼的科考團隊在印度洋底部發現的一批令人毛骨悚然的深海物種,包括巨型深海大蝨、巨型魷魚及多種蜘蛛蟹等等,其中那類似「《星際大戰》黑武士」的巨型深海大蝨被確認為新物種。
  • 海底800米,科學家在印度洋發現2千萬年前的木片
    科學家從距陸地一千多公裡的海底採集的沉積物中發現木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來自遙遠的內陸,甚至在到達海岸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史詩般的旅程。這一發現表明,保持河流自由流動可能對氣候有尚未認識到的好處。科學家收集了來自孟加拉灣的沉積物巖芯,孟加拉灣從恆河河口綿延2000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活躍沉積物沉積,在深入海底800米的巖芯中,科學家發現一些大約有2000萬年歷史的木片。大部分木材來自沿海物種,但研究人員也有更罕見地發現,他們發現了原始的針葉樹,這些樹生長在海拔3公裡的喜馬拉雅山上。雖然不同的氣候條件可能使這些樹生長在較低的海拔,但科學家相信它們一直是這個地區的山地居民。
  • 神秘北緯30度,地球上的神秘禁區!
    正是由於它們的眷顧,更為這條地球上最亮麗的風景線平添了幾分神秘壯美的色彩。 2、安徽千古迷窟 在安徽省黃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遊南岸連綿群山中,林木蔥鬱,環溪矗立的山間有36座(處)古石窟,洞中空間奇大,結構怪異,有的層層疊巖,洞中套洞;有的水波蕩漾,迂迴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
  • 最新發現太平洋海底有巨型「金字塔」,可能是目前人類發現最大的
    ,外星獵手利用谷歌地球在海底發現神秘巨型「金字塔」,也許是古老的飛碟基地。發現這個海底巨型「金字塔」的是一個叫Marcelo Igazusta的阿根廷籍研究員,他是上個月在谷歌地球裡發現的。著名的外星獵手Scott C Waring在其博客也寫道,這束光的形狀就像一座完美的巨型金字塔,通過谷歌地球測量,其形狀有8.5英裡寬,保守估計實際寬度會有11英裡。這個神秘的結構可能很難一下子就認出來,因為在屏幕上看起來就是一束模糊的光影,如果你先現象是一個金字塔,再斜著看,就會看出來。
  • 太平洋海底發現巨型結構,像極了飛機跑道!
    太平洋海底的巨型結構,或和史前文明有關,誰留下的?地球上是否出現過史前文明飽受眾人爭議,今年4月份,外媒報導太平洋的海底,意外發現巨型結構,可能和利莫裡亞文明有關係。他發現這一巨型結構後,迅速告知了當地考古學家,於是拿出手機從谷歌地圖上進行查看,似乎是飛機跑道一樣,並且體型特別巨大,整個跑道的長度大約在180千米左右,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想到,在海底發現巨型結構。經過研究判斷像極了現代人飛機降落場地,現代人想要建造如此宏偉飛機降落場地,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那麼在海底發現的巨型結構又是什麼呢?難道史前人類已經創造了飛機嗎?
  • 法國政府宣布在印度洋馬約特島海域發現一座新生成的海底火山
    法國地質部門日前宣布經過法國地質部門和馬約特島20多名科學家的聯合科考在印度洋莫三比克海峽北部馬約特島東部約50千米海域發現了一個新生成的海底火山
  • 西南印度洋海底尋寶記
    我國大洋科考主力船「大洋一號」執行大洋34航次任務,搭載我國首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的「向陽紅9號」執行大洋35航次任務,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兩條船共同在這片海域進行科學考察,這是我國大洋科考史上首次出現的景象。  西南印度洋究竟蘊藏著什麼奧秘?我國探秘深海海底,近年來又緣何頻頻鎖定西南印度洋?
  • 印度洋海底巨型構造板塊正在緩慢斷裂成兩半
    >沃頓盆地地圖,2012年發生8.6級和8.2級地震的地方(紅白點)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從地質學時間跨度上的很短的時間內,印度洋海底的巨大構造板塊正在經歷一場巖層斷裂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地球科學高級研究員奧雷利·庫德勒·庫弗爾(Aurélie Coudurier-Cveur)說:「這不是一個移動速度很快的結構,但與其它地球板相比,它仍然是重要的。&34;新生板塊邊界"。但兩次強烈的地震發源於印度洋一個奇怪的地方,表明地球變化的力量正在醞釀。
  • 海洋變成巨型垃圾場:畫面恐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隨時都在產生無數的垃圾,而其中大量的都被直接拋入海洋,據統計每年可達800萬噸之多。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沿著所有海岸線,每米放上15個垃圾袋,就能把它們全部塞滿!
  • 印度洋海底巨型構造板塊正在緩慢斷裂成兩半
    沃頓盆地地圖,2012年發生8.6級和8.2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從地質學時間跨度上的很短的時間內,印度洋海底的巨大構造板塊正在經歷一場巖層斷裂,這個板塊將一分為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地球科學高級研究員奧雷利·庫德勒·庫弗爾(Aurélie Coudurier-Cveur)說:「這不是一個移動速度很快的結構,但與其它地球板相比,它仍然是重要的。"中東的死海斷層的移動速度大約是這一速度的2倍,即0.4釐米,而美國加州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移動速度大約是這一速度的10倍,每年大約1.8釐米。
  • 地球上最新發現的10座活火山,它們隨時都有可能轟然爆發!
    敘爾特塞敘爾特賽火山是一座盾狀火山,也是一個火山島,並且它也是冰島海底火山系統的一部分。它的直徑大約有一英裡長,並且它的形成是由於從1963年11月14號到1965年7月5號的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很顯然它是近代火山噴發歷史上噴發期最長的火山,它噴發了三年半。
  • 在神秘的百慕達三角,有一座海底金字塔
    然而,海底不易被人看到的建築物和金字塔近年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目光。據報導,在百慕達三角區海底有一座大的金字塔,這是美國一名海軍上校發現的。儘管許多人都不太相信,但它可在聲吶探測儀上清楚地顯示出來——位於海平面以下360米處,塔高為230米,底邊長百米,四周是平坦的海底。一旦證實海底金字塔確實存在,而且是人力所為,百慕達三角區之謎或將被解開。
  • 盤點神秘海底古城,穿越萬年夢回遠古文明
    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而我們對海洋的認識往往比想像中的還少。我們對深洋海底的探索,甚至還不如對距離我們384400 千米的月球來得多。所以它對我們來說是未知的、是神秘的。
  • 太平洋一座島嶼突然消失,附近升起一座新島,科學家警告不要靠近
    人類太過渺小,我們的地球一直在塑造著世間萬物,滄海桑田對人類而言太過漫長,但對於地球來說,這不過就是眨眼一瞬間的事情。地球通過板塊運動,創造出了八千多米高的山峰,也創造出了一萬多米深的海溝。但有時候,滄海桑田不需要成千上萬年,只需要幾天而已。
  • 印度洋傳來神秘隆隆聲,世界多個地震站都接收到,專家沒有回答
    儘管如此,作為老家的海洋仍然讓我們感到異常神秘。最近,世界多個地震站都收同一個電波信號,一個超過20分鐘的「轟隆隆」低頻慢波信號。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地震學家GöranEkström表示:我沒有見過這樣類似的東西。來自Twitter的網友matarikipax和Kilima Mbogo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奇怪和不尋常的地震信號。所以沒人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巨型藍鯨亮相印度洋(圖)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巨型藍鯨亮相印度洋(圖)2015-08-21 09:15:15來源:???作者:責任編輯:闞金劍字號:T|T【摘要】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甚至比記錄中的恐龍的體格還大。巨型藍鯨亮相印度洋 皮划艇愛好者超近距離接觸  來自美國丹佛電影製作者Patrick Dykstra在2009年至2015年期間,用無人機在斯裡蘭卡印度教海域捕捉藍鯨身影。
  • 地球文明在輪迴?2000米深海發現龐大結構,疑似機場建築
    地球被稱為「藍色星球」,從外太空遠遠望地球,如同一顆璀璨的藍寶石。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地球72%的面積被「水」覆蓋,人類可活動的範圍只有28%。足以看出,地球上的水資源多麼豐富,正因為有豐富的水資源才造就了地球種類繁多的生物體,自始至終水資源對於我們而言,都是生命之源!
  • 巴倫支海海底發現多個巨型坑洞 或能解釋百慕達三角為何成為飛機...
    巴倫支海海底發現多個巨型坑洞,或能解釋百慕達三角為何成為飛機船隻「黑洞」(神秘的地球報導)數到全球神秘地點,就不得不提大西洋上的百慕達三角,歷年來有很多駛經當地的飛機及船隻離奇失蹤。有挪威研究員近日就此現象提出新見解,指在北歐巴倫支海海底發現的多個巨型坑洞,或能解釋百慕達三角,為何成為飛機及船隻的「黑洞」。挪威北極大學研究員向英國傳媒表示,他們在挪威對出的巴倫支海海底,發現多個巨型的坑洞,最大的闊800米及深45米。研究員相信,可能是海床下蘊藏的天然氣洩漏大量甲烷,之後發生爆炸並形成坑洞。研究員警告甲烷爆炸形成坑洞,會對駛經巴倫支海的船隻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