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在太空中俯視地球會看到一個藍色的水球。根據科學資料顯示,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積都是水,海洋的面積大約佔到地球表面的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棲息地並不是非常大,而廣闊的海洋,特別是深海地區,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秘密。
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在印度洋的馬約特島附近海域曾經傳出神秘的嗡嗡聲,當時有地震學家監測到400多次這樣的聲音。海洋底下頻頻傳出神秘的聲音,確實是有點奇怪,如果發生在古時候,或許會讓人感到畏懼。因為古人們沒有技術了解到海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聲音是怎麼產生的。當然,在現代科技面前,這些看起來很神秘的現象,都有可能會找到答案。
據了解,早在2018年5月,這個馬約特島附近曾經發生了數千次地震,頻率確實是比較高,其中有一次5.9級地震。時隔數月後,地震學家在2018年11月記錄神秘的嗡嗡聲。在2019年,這一區域出現了一座新的火山,這座新的火山高度大約為800米,長度大約為5千米。或許,這些神秘的隆隆聲與地震、火山新生事件有相關性。
因為,在這個地區先出現了頻繁的地震,然後記錄到了頻繁的隆隆聲,最後出現了新的火山,看起來,這些隆隆聲可能是新火山誕生前的徵兆。研究人員認為,當海底的巖漿往上湧,突破了地殼後成為了一座新的火山。而這些巖漿冒出來時,導致了海底深處地殼出現下陷的情況,甚至導致該地區的板塊發生共振,最後產生了讓人費解的隆隆聲。
出現在印度洋的隆隆聲,確實是有可能與新火山誕生存在關聯,現在研究人員也初步確認了這一點,所以,這些神秘的聲音並不是來自海底的「怒吼」,而是正常現象。浩瀚的海洋中,類似這些讓人費解的情況還有很多,如在太平洋中部,存在一個「沙漠」。當然,這裡所說的太平洋「沙漠」,與我們陸地上的沙漠不是一碼事,而是說在這個區域的海水中,細胞生物的含量極低。這一個區域位於南太平洋海域,是一個迴旋帶(SPG),被稱為「尼莫角」。
根據2020年1月12日的一則科學新聞消息,這個南太平洋迴旋帶(SPG)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個跨大洋流,面積大約為3700萬平方公裡,由於這一片水域的生物較少,所以被科學家譽為「沙漠」。在這個海洋「沙漠」中,不僅僅是水面、水中、海底河床,都很少存在生物,當然,並不是說這些區域就完全沒有生命,只是相對較少。
同樣是海洋,這一片水域的生物較少,確實是有點奇怪。為了了解這一片水域微生物的情況,研究人員展開了一些研究,從這一片水域不同深度的海水中提取了大量的海水樣本。這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海水中依舊存在微生物,但是與大西洋的海洋渦旋相比,這一片水域海水中的微生物少了三分之一。
這一項研究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事實,也就是說,即使存在液態水,也不一定就會存在大量的生命。所以當我們在尋找宜居行星時,即使發現某些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也不能斷定在這些行星上面就一定會存在生命,還需進一步分析,才能知道這些行星是否真的適宜我們人類居住、是否會存在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