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有句民諺: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天氣,請等上十分鐘。冰島朋友告訴我另外一種說法:冰島只有3種天氣:極好,極差和不能再差。一個地方的人喜歡調侃天氣,只能說明已習慣與壞天氣為伴。
冬天是冰島旅行的淡季,即使在南岸,白天也只有6個小時。每天早晨幾乎都是被鏟雪車的轟鳴聲吵醒的,開車的話,要提前半小時出門,用車上配備的塑料鏟一點一點將積雪清除。到冰島的第一夜,凌晨就醒了。打開窗簾,發現外面下著鵝毛大雪,天地混沌成一片,不遠處機場的警示燈散漫出迷濛的黃光。我不免有些擔心。當再次醒來,窗外星空澄明,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除了地上的積雪又厚了十幾釐米。
在南部小城維克才算真正遇到惡劣天氣。酒店前臺提前貼出天氣預報:次日有暴風雪,絕無旅行條件。我們猜想這是酒店保障客人安全的保守舉措——誇張天氣的惡劣程度。暴風雪當天我們正好安排了探訪冰洞,這是只有在冬季才能獲得的特別體驗,如果因天氣錯過實在可惜,所以反覆跟前臺確認天氣,仍抱有一線希望。
前臺的工作人員把電腦屏幕轉給我們看。屏幕上是天氣預報,顯示冰島全境籠罩在暴風雪中。不同地區的顏色和圖案並不一樣,預報可以細緻到公路某一段的風力、溫度、降雪量、公路積雪、是否有浮冰,以及每個小時某區域的天氣會好轉或變惡劣。這些色塊和線條過於抽象,並沒有說服我們。當時維克陰沉且下著雨,但無論如何沒有到難以出行的程度。況且在我看來天氣預報僅僅是參考,我早已習慣這種預測的不準確性。但一位朋友看到新聞,暴風雪導致冰島全國學校停課,對於見慣冰雪大場面的冰島人,並不常見。我們最終決定放棄冰洞。遇到壞天氣,冰島酒店是不會催促客人退房的。開車到全城唯一營業的餐廳消磨下午時光,裡面擠滿了百無聊賴的旅行者。
所有冰島人都像氣象專家,被滯留的每個人都會向餐廳老闆尋求出行建議。老闆會告訴你去哪裡真的不行,或者去哪裡如果有四驅車可以試試。回到酒店,前臺服務員叫住我,認真問我開的什麼車。我答一輛換有冬季輪胎的越野車。他好像鬆了口氣,興奮地告訴我三個小時後有一個「空窗期」,用越野車的話起碼可以趕到下一個酒店,「如果是我,會毫不遲疑地上路」。出發前,他再次跟我確認天氣,告訴我哪段路風雪最大,哪一段路結有薄冰。上路後,我明白一件事:當冰島人不讓你出門時,一定要聽。
我們依然遇到了強勁的暴風雪,天黑後能見度只有數米。遠光燈燈光會被密集的雪片反射回來,只能用普通大燈勉強駕駛。我記起冰島老司機教的,冰島公路有示意邊界的立柱,積雪覆蓋路面時,從立柱判斷是否會駛離道路。如果碰上能見度很低的時候,比如今天,就要數立柱上反光點的個數,奇數表示道路右側,偶數表示道路左側。在做出這個小小的改進前,曾經發生過司機把右側柱當成左側柱參考,直接脫軌翻車。
根據天氣預報,風力已經下降到每秒20米左右,早些時候的風力竟然達到每秒40米,換算過來就是14級的大風。我相信這一定是真的。我已經對冰島的天氣預報深信不疑,根據車載GPS的顯示,出發前得到的天氣預警都一一兌現。離開冰島的前夜,雷克雅未克一家知名酒吧貼出告示:次日中午12時後有暴風雪,風力最高達每秒40米,絕無旅行條件。
來源:環球時報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