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大神Helmut Newton的作品曾經傳遞出性感高冷魅力

2021-01-09 環球網

赫爾穆特·牛頓(Helmut  Newton)的攝影集SUMO(1999年)在這個時候再版有些耐人尋味。全書共464頁,重達35公斤,附贈Philippe  Starck特別設計的支架。為迎合當今時代,該書經過重新設計:改名BABY  SUMO,尺寸僅有原版的一半大小,價格相對來說也很合理,1000英鎊。(《SUMO》籤名初版在2000年柏林拍賣會上以62萬馬克的價格成交,相當於今日50.6萬英鎊[1] 左右,成為20世紀最貴的書。)  

2020年,牛頓的影響力還在持續,Vogue義大利版10月刊在攝影師100歲誕辰前夕專門撰文介紹了他的藝術影響。牛頓在20世紀70年代第二波女權運動的背景下嶄露頭角,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視覺藝術家之一。他的攝影作品定義了時尚專題和廣告呈現女性的方式。  

飽受爭議的先驅[2] 

牛頓1920年出生於柏林,是一位猶太紐扣製造商的兒子。他童年衣食無憂,母親會精心為他戴上塔夫綢領結,還常去Berliner  Schwimm Club遊泳玩水。在那裡,他被遊泳愛好者「總是溼溼的」泳衣吸引,後來更將這份記憶注入到作品之中,比如1984年的一張照片,達麗爾·漢納(Daryl  Hannah)腳踏透明塑膠高跟鞋,一身紫紅色泳裝,膝頭顛著一個哭嚎的嬰兒。

1938年,為了躲避納粹迫害,牛頓前往新加坡,之後定居澳大利亞,在那裡他遇到妻子和藝術上的夥伴瓊·牛頓(June  Newton),後者是新版SUMO的編輯。牛頓的目標是為Vogue拍照(1956年他的第一份合同與Vogue英國版籤訂,之後轉至Vogue澳洲版),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才開始認真耕耘起時尚專題。1967年,以模特Willy Van Rooy為主角的照片早早將敘事引入時尚攝影。在題為「如何讓皮草飛起來」的系列作品中,Van Rooy朝鏡頭飛奔而來,身後小飛機緊追不捨,靈感來自於1959年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中的著名場景 。

他對女性的戀物癖式的描繪讓人難以忘懷。那些不同狀態下的赤裸女體乍一看可能讓人震驚、受刺激,女性看似被物化了。但這些照片的含義要更加複雜,它們把玩著人類的欲望、情慾、性別和權力等觀念。從1981年Vogue巴黎版刊登的Sie Kommen等照片來看,以展示時裝為主要任務的時尚攝影在他手中有了另一番境界。牛頓獨闢蹊徑,讓販賣情色成為常態,為觀者帶來了可望而不可即的魅惑。他教會我們,販賣幻想遠比販賣新衣服打動人心。

他成功了,而且他意在挑釁。在1975年的一張名為Rue  Aubriot的照片中,模特全身穿著YvesSaint Laurent的「Le Smoking」燕尾服套裝。背景裡的巴黎呈現出牛頓式的黑白顆粒感,他將這種效果形容為「黑光」。70年代中期女性很少會穿長褲套裝,照片打破了性別刻板印象。畫面中明亮的路燈暗示著剛剛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情——是我們的想像力成就了這幅作品。該系列的另一幅作品給出了進一步的線索:雌雄莫辨的西裝女郎一側出現了一位只穿高跟鞋、戴面紗的裸體女子。兩人之間電光火石,產生一種性張力,也許是色情的——這取決於誰在觀看。  

煽動性和影響力

牛頓曾說:「我愛女人,勝過一切。」他想把女性表現得強壯有力,卻背上了厭女的名聲,最著名的事件是作家、活動家和哲學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當面指責他,這個片段被法國電視臺收錄在名為《赫爾穆特·牛頓:壞的與美的》(Helmut  Newton: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2020年)的紀錄片中。

在#MeToo的社會背景下,牛頓的作品更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讀清楚。今天我們討論的焦點在於立場,即塑造個人身份的社會和政治背景。牛頓是一位異性戀白人男性,在他工作的年代,主流觀點不會點出他的攝影作品是否是父權社會的象徵。這些照片以撩人的幻想為人津津樂道,依照攝影師的想像和構建,暗示了獵物和獵人之間的情色角力。不過我們也要認識到他鏡頭下女主角們的自主情慾。如格蕾絲·瓊斯(Grace Jones)在前文提到的紀錄片的預告片中所說:「他有點變態,但我也是!」

牛頓作品的複雜之處在於,它們以男性視角來表現女性,目標受眾卻是女性。翻閱著牛頓攝影集,更多疑問浮現出來。生活在2020年的女性會想成為牛頓的繆斯式的女性嗎?做女人沒有標準答案,這個問題也不會有吧。

相關焦點

  • Helmut Newton | 在我的字典裡,藝術就是個下流字眼
    他在12歲時買了自己的第一架相機,16歲開始攝影學徒生涯,17歲和一位女攝影師伊娃學藝,納粹時期影室關閉而走上流亡之路。1938年他來到新加坡,之後於1940年定居於澳大利亞。在墨爾本他與女演員兼攝影師Alice Springs相識相愛到結婚。她是他鏡頭下的模特,也因為他使她後來走上了攝影道路。「在我的字典裡,藝術就是個下流字眼。」他曽如是說到。
  • 微距攝影大神:Mike Golding微距作品欣賞,簡直美極了!
    最近一直在談微距攝影,總結了許多方法。介紹一個微距攝影界的大神給大家。英國的Mike Golding,現居倫敦,非常擅長花草的微距拍攝。他的作品沒有特別複雜的東西,都是我們常見的花花草草,卻總是拍出特別美好的韻味。
  • 魅力城市·金都招遠攝影作品收藏徵稿_圖片站_新聞中心_騰訊網
    為了進一步宣傳、弘揚中國金都的黃金文化,以攝影為先導,用鏡頭來充分表現金都的風採和魅力,擴大金都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推動全市經濟發展,讓中國金都品牌走向世界,走向未來。中國攝影家雜誌社、中國女攝影家協會和招遠市委、市政府特聯手舉辦「魅力城市·金都招遠」攝影作品收藏展,即日起面向海內外廣泛徵集稿件,熱誠歡迎廣大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踴躍參與。
  •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的微觀春天~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喜愛用身邊的元素營造屬於自己的微小世界,並用攝影的方式呈現出這些精巧的畫面來。這些畫面看著如此的逼真但又超越現實,你往往會在一種「原來還可以這樣啊,為什麼我就想不到呢?」
  • 首屆「魅力極地」紀念我國極地科學考察30周年攝影大展獲獎作品公示
    中國網2月5日訊 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報社共同主辦的首屆「魅力極地」-紀念我國極地科學考察30周年攝影大展受到社會各界和海洋系統攝影愛好者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現已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共徵集作品2092幅。
  • 攝影構圖|微距攝影的構圖技巧,拍出精細小而美的作品!
    構圖在前面也講了太多,為什麼還要把微距攝影的構圖再強的一遍呢?和其他題材相比,微距攝影充滿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你無法像拍人像那樣,請模特配合,擺出各種你想要的姿勢;也沒法像拍風光那樣,上腳架調焦段,慢慢思考構圖調整曝光參數。在拍攝精細小而美的生命時(微距攝影並不僅是拍花草與昆蟲),你可能只有一次機會來捕捉畫面。
  • 攝影裡什麼是剪影,原來這麼有魅力
    一說起剪影攝影,Jane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希臘攝影師Dominic Liam,第一次看到他的攝影作品時,那充滿夢幻色彩的畫面深深地吸引我的眼球。細細品味他的作品,你能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攝影藝術的魅力所在。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一組作品,體驗一下曼妙美麗的剪影世界。
  • 高冷美豔的女王也有鄰家的一面
    而T-ara組合中小編最喜歡的是出了名臉小的樸智妍,雖人人都說有張巴掌臉是完美的,但是比巴掌臉還小的體會恐怕就只有樸智妍懂了。先來個對比圖吧,太好奇她臉的真實大小了。93年的她在09年出道時才16歲,擁有高挑的身材以及精緻性感的五官讓她對於時裝也是輕鬆駕馭。
  • 為什麼光線攝影學院不發「攝影作品」?今日頭條喜歡怎樣的照片?
    今日頭條,是目前最大、最火、最熱的資訊APP,吸引了很多自媒體入駐,光線攝影學院也不例外。經常關注光線攝影學院的網友們,不少人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光線攝影學院從來都不發「攝影作品」呢?作為悟空問答的籤約作者,秉承著積極解答網友問題的一貫積極態度,光線攝影學院曾蘭老師具體談談什麼叫做「攝影作品」,分享一下自己對於今日頭條的攝影自媒體的思考和感悟。
  • 享受無罪——2020年大神們的星野攝影總結
    好意謝過公爵,這光景真的不適合出去拍片,算算時間,應該做自己攝影總結了,但按照慣例,也到了一年一度學習大神們的片子時候,並且吹毛求疵一番的時間啦。老傳統不能丟,雖然我早已淡出江湖。想想前些年,每次恬不知恥煞有介事地寫總結,也頗為臉紅。但看看那些標題,卻發現有些事兒,還是不慎被言中。這種感覺,真是好奇妙啊。本篇內容中的很多圖來源於Steed老師「夜空中國」的整理,特表示感謝。
  • 旋轉相機可以拍出怎樣的照片?裝大神的結果竟..
    受國外攝影師的啟發,筆者決定嘗試模仿大神的玩法。把相機轉了又轉,看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照片來。開玩之前,我們先欣賞一波由國外大神Simon Painter拍攝的旋轉相機得出來的部分作品。看到大神的作品,從攝影角度出發,既運用了長曝光拍攝原理,也混雜了雙重曝光的方法,長曝期間更會對變更焦距,後期導入後期軟體調調色,最終得出各種炫酷顏色畫面,可謂把旋轉照片拍到了極致。
  • 共同的感動 攝影人不可不知的陽光魅力
    【IT168攝影樣片】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光影的最高境界,是利用好現有的光源——陽光,是最常見的自然光。我們每天都見到的陽光,在佳能感動典藏攝影大賽參賽作品中,展現出非同一般的魅力。跟隨者攝影師的鏡頭,一同領略一下陽Ω光帶給我們非同一般的美:https://pro.photowoo.com/pr。
  • 夢境潛喻攝影大師哈爾斯曼—趙許生評析作品《達利與骷髏》
    1975年,他獲得美國雜誌攝影學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達利與骷髏》 菲利普·哈爾斯曼的攝影代表作《達利與骷髏》是一幅超現實主義攝影作品,他在1951年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合作創作了這幅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巨作。
  • 黑白人像攝影的魅力 凝聚著影像的強大生命力和獨特的美感
    真正的攝影師在迷茫中,依然沒有忘記黑白照片的無限魅力。從1938年攝影術誕生,黑白攝影就是人類的驕傲。當彩色攝影出現以後,曾經有人斷言黑白攝影將會趨於消失。然而藝術的魅力永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黑白攝影,在100多年攝影的風風雨雨中依然永生。黑白攝影為什麼可以經久不衰,因為是它本身影像的魅力,特別是黑白灰的影調和層次,塑造了不可消失和不可替代的典型形象。
  • 民族之花別樣紅,五個少數民族地區攝影作品在拉薩展出
    圖為現場參觀者在欣賞攝影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立足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背景,用熱情奔放的藝術語言敘寫民族詩畫,用獨特的視角和嫻熟的攝影技巧創作出獨具風格的人文遺珠,反映出各少數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兄弟情誼,展示了祖國大家庭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生動局面。
  • 野性十足的黑白吊帶,真空無濾鏡,配上墨鏡性感高冷秒變御姐
    短款的牛仔外套搭配一件緊身的褲裝,可以修飾身材的曲線,彰顯你的性感與魅力。內搭的白色小背心比較性感,整體的裝扮看起來雖然比較簡單,沒有過多其他顏色及線條的設計,但是結合在一起流行不過時,讓人看得非常有自己的新意,而且會吸引別人的目光,會成為身邊小姐妹模仿的對象哦。每一套服裝穿出自己的特色是最重要的,不要跟別人一味的撞衫,這樣會看起來超級的單調。
  • 散射之旅——戴禮運攝影·書法作品展
    活動主題「散射之旅——戴禮運攝影·書法展」組織機構指導單位: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單位:福建省福美術館莆田市群眾藝術館協辦單位:城廂區文化館活動時間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5日活動地點市群眾藝術館展覽中心戴禮運先生深耕筆墨與攝影數十載,上山下鄉的經歷讓其人生歷煉頗多,用攝影鏡頭記錄下他的青春和激情。
  • 《北回歸線》黃齡:高冷女神的簡淳回歸
    是一個十分性感妖冶又純情高冷的形態,難以具足言下。卻不料,這一次小妮子搖身一變,像西遊記裡,慣會變幻的孫行者,搖身成了打板唱著「大王派我來巡山」的獅駝嶺小妖,讓人心裡一動,樂不可支。這是一部充斥著喜劇、愛情、異域風情以及賣萌指數爆表的電影,一個觀眾從未見過的黃齡和從未見過的「萌主」李治廷共同開啟一段跌宕起伏又妙趣橫生的尋愛之旅。
  • 人像攝影怎麼利用自然光線拍出好作品?
    畢竟,對於人像攝影而言,平衡光比,還是挺重要的。反光板所反射的光線屬於漫反射光,相對於閃光燈而言,柔和不少;而且反光板輕便易攜,成本也不高,是利用自然光線拍人像的首選輔助裝備。只利用自然光線拍人像,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時機既然是將自然光線作為拍攝人像時候的主要光源,那就要考慮拍攝時的光線強度,給攝影作品所帶來的畫面影響了。如果是在室外進行拍攝的,在陽光充足的天氣裡,最好避開上午十點半到下午三點半這段時間。
  • 性科普 | 透視性魅力-性感科學
    探索頻道透視性魅力《性感科學 The Science of Sex Appeal》深入探索我們最深層的下意識歷程,並詳述其中的驚人細節。性吸引力真的只是個人品味問題嗎?抑或是個有待解答的生物方程式?紀錄片將為你細說人類性吸引力的由來,探討哪些是受到遺傳、賀爾蒙與神經的影響?哪些又是根據視覺、氣味、聲音、動作等微妙因素所造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