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花別樣紅,五個少數民族地區攝影作品在拉薩展出

2020-12-01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為踐行「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理念,實現五個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民間文化交流交融,展現「團結、和諧、發展、進步」的主題,充分展示「民族之花別樣紅」的時代旋律,7月2日上午,「魅力群文——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群文工作者攝影展」在西藏自治區群藝館開幕。來自內蒙古、寧夏、廣西、西藏四個自治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開幕式。


圖為活動現場。

  據攝影展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攝影展共展出了來自寧夏、廣西、新疆、內蒙古、西藏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120餘幅作品。作品風格多樣,題材豐富,從不同角度展示了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日新月異的城鄉建設風貌、社會的文明進步、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以及民俗風情的淳樸等內容。


圖為現場參觀者在欣賞攝影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立足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背景,用熱情奔放的藝術語言敘寫民族詩畫,用獨特的視角和嫻熟的攝影技巧創作出獨具風格的人文遺珠,反映出各少數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兄弟情誼,展示了祖國大家庭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生動局面。


圖為現場參觀者在欣賞攝影作品。

  除此次攝影展之外,「群星薈萃——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文化館文化交流文藝演出」也是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群藝館(文化館)文化交流活動內容之一。演出活動分別於7月3日上午10:00在龍王潭公園和7月4日晚20:00在西藏自治區群藝館群星劇場免費上演。


圖為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攝影作品。

  演出旨在讓西藏人民群眾近距離感受內蒙古、寧夏、廣西自治區帶來的富有當地特色的精彩匯演,讓更多基層群眾接受藝術薰陶,共享文化成果,讓文化的魅力感染並惠及更多群眾。(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耀)


圖為廣西攝影作品。


圖為新疆攝影作品。


圖為內蒙古攝影作品。


圖為西藏攝影作品。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米花之味》:現代性視域中少數民族地區女性隱喻的文化表達
    現代化進程對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文化具有新時期的歷史影響意義,《米花之味》以詩意化的鏡頭對少數民族地區老中少三代女性形象的建構,細微入致地將傳統村寨社會轉型期的矛盾與衝突深度體現出來,構建了「女性」作為個體與集體的民族文化認同符號的現代性,並試圖以女性性別隱喻的方式進行文化表達。
  • ——全國政協無黨派人士界委員「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
    「43—3658—3100—259—3300—1891」,這不是一組序列號或者密碼,而是上月中旬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第一副主席羅富和帶領無黨派人士界委員「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考察團,赴西藏、雲南兩省區開展考察的8天時間裡經歷的海拔高度變化——從首都北京出發,赴拉薩、林芝考察,旋即經重慶轉飛機,繼續在雲南迪慶、昆明考察
  • 福建省民族宗教官員:少數民族地區也要奔小康
    ——訪福建省民族宗教事務廳廳長林文斌  中新社記者陳國明  福建省民族宗教事務廳廳長林文斌今天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進民族地區小康社會建設,是各級黨政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
  • 昆蟲生態攝影作品展昨日在羊臺山森林公園展出 展期有14天
    &nbsp&nbsp&nbsp&nbsp箭環蝶、斑帛菱蠟蟬、虻、豹尺蛾、眼斑螳等繽紛絢麗的昆蟲,或飛舞,或休憩,或蛹化……6月7日,以「自然傳奇」為主題的昆蟲生態攝影作品展在羊臺山森林公園展出,展期14天。
  • 徐睿霞: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急需提升「軟實力」
    本報訊(記者 徐豔紅)全國政協委員徐睿霞近日提出,隨著「健康中國」不斷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在防病、治「未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在基層人才、綜合服務、防病機制等「軟實力」方面存在不足,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突出短板和主要矛盾。
  • 民族團結之花在西藏區局綻放
    魏強和永青用實際行動給五個姊妹樹立了榜樣。一說起永青的家庭,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豎起大拇指。作為藏漢結合的家庭,魏強和永青用實際行動和良好的口碑詮釋著民族團結的典範。他們互相尊重,互相照顧,互相勉勵,成為了航站職工家庭的楷模。
  • 藏族--民族服務
    在青海的世居少數民族中,藏族是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民族。據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省藏族共有137.50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24.44%,約佔全國藏族總人口的1/5。主要分布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西寧地區和海東地區各縣也有一些散居。
  • 筆墨丹青凝心聚力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作品掠影
    圖為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部分展出作品作為國內美術界的高規格展覽,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歷年來備受矚目。11月23日上午,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市雁兒灣當代美術館開幕。本屆雙年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旅廳、甘肅省文聯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黃河生態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展覽為期10天,展出全國優秀美術家們精心創作的中國畫和油畫作品261件。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國民族地區各族人民在新時代裡團結一心,繁榮發展的美好景象,和人民群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
  • 傳播雲南民族文化 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走進深圳
    1月10日至2月10日,「當七彩雲南遇到深圳深業上城」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在深圳開展。屆時,公眾可免費觀賞88幅油畫佳作,看文藝復興油畫技法遇上雲南少數民族文化時,所擦出的炫麗火花。
  • 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態度!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包括漢民族在內的所有民族都團結在一起,合力擰成一股繩,大家都是中國人,不分你我他。東漢末年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各地區戰爭不斷,人們流離失所,一直到兩晉時期才出現了暫時穩定的社會環境,生活在北邊的遊牧民族包括匈奴在內不斷開始往黃河流域以南遷移,民族矛盾的不斷激化最後直接導致了晉朝的加速滅亡,北魏孝文帝登上帝位後一直致力於化解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倡導少數民族學習漢話,與漢族老百姓通婚等,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 容中爾甲《牧人之歌》:追尋藏民族的心靈之歌
    容中爾甲《牧人之歌》:追尋藏民族的心靈之歌   《牧人之歌》這張專輯的編曲、錄音、演唱和主題都讓人稱讚。它完全打破了流行音樂在製作上只能在北京、廣州、上海、臺北、香港等少數幾個大城市才能出精品的固有概念。它使我確信,在網際網路世代,製作音樂不僅僅需要好的器材、精美的錄音場地、高深的音樂技巧,更需要音樂思維的純粹與專一、領悟與思考,需要一種與流行時尚背道而馳的沉潛與捨棄、升華與選擇。
  • 加強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
    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是我國整個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除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還有3000多萬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在城市和散居地區,習慣稱之為「散居少數民族」或「少數民族散居人口」。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少數民族散居人口將繼續呈現上升的發展態勢,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也會更加繁重。
  • 【民族團結】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宣傳
    答: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三個離不開」的內容是什麼?答: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3.「四個認同」的內容是什麼?答: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 符號與意義指向:西南少數民族口傳文學中的秩序與規範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經濟相對落後,對外交流比較閉塞,書面文字使用較少,人們通過口傳文學這種口耳相傳的語言形式,書寫著本族群的歷史、風俗和人情,以此保存並傳承族群的集體記憶,促進族群成員形成對族群價值與規範的認同,從而實現社會秩序有效整合。從口傳文學這一語言符號體系著手,對其中暗含的規則意識進行解讀,不失為解開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結構秩序密碼的有效途徑。
  • 國家民委:辯證認識普通話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關係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與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於5月17日舉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就國家通用文字語言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關係發問。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丹珠昂奔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應該科學地、辯證地、統一地去認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    第一,憲法裡有這樣兩條。
  • 【代表通道】李瑞芳:加大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投入 實現教育...
    「作為一名來自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教師,我感到非常自豪。」這是李瑞芳在「代表通道」上說的第一句話。在黨和國家的支持關心下,當地的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她舉例稱,自己和當地的學生從來沒有見過飛機,自佤山機場通航以後,大家充分感受和體驗到交通帶來的便利。2月1日,佤山機場還將開通從滄源直飛成都的航線,外面的世界不再遙不可及,這將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實現走出佤山,走向世界。
  • 他的肖像攝影作品體現了藝術結晶和工匠精神,並且打造了民族品牌
    佩雷也是一名高校教師,常年與教育、科學和文化界人士打交道,擅長拍教育家、科學家和文化學者,他拍的每一幅肖像照,藝術價值都超過萬元,佩雷的作品不僅體現了藝術結晶和工匠精神,還成為了我國的一塊民族品牌。如何讓光落在被攝人物領帶上,如何讓光照亮被攝人物衣領和袖口,如何讓光在被攝人物周圍移動賦予人像一種石雕般的厚重感,甚至將戲劇效果融入肖像攝影中,如何把照片的光亮區域與陰影區域並置在一起,以營造出一種本來並不存在的關係,如何獲得被攝人物的信任從而放鬆下來進入自我的世界之中……以上這些組成了肖像作品的藝術部分。
  • 張建明常務副書記一行赴西藏拉薩參加對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學工作會
    7月15-16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一行赴西藏參加系列活動,先後在拉薩市主持召開2018年團隊對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學工作會,走訪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拉薩市委組織部等部門,看望學校援藏掛職幹部、附屬中小學援藏教師、專招大學生及部分校友。
  • 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
    原標題: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   斯琴高娃講述「沒有上過大學卻勝過上大學」的成長曆程,于洋回憶周恩來總理如何關懷民族電影,三寶用音樂再現電影《嘎達梅林》《天上草原》的感人片段,金雞獎得主寧才、娜仁花、艾莉婭、巴德瑪等講述各自的藝術人生和影片背後的故事……日前在呼和浩特舉行的第26
  • 「守望之家」輔導員工作室舉辦少數民族學生趣味運動會
    11月26日下午,由臨床醫學院和「守望之家內派教師陳昌銘,「守望之家」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室主持人、臨床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姜原,「守望之家」工作室各建設單位代表,與來自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土家族、壯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回族、白族等民族的一百餘名學生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姜原向參加本次活動的老師同學們表示誠摯歡迎,向關心和支持「守望之家」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室的老師、同學們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