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興賓小平陽發布
1.「兩個共同」的內容是什麼?
答: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2.「三個離不開」的內容是什麼?
答: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3.「四個認同」的內容是什麼?
答: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4.什麼是「五個維護」?
答:「五個維護」是指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五個維護」既是黨中央對以往處理少數民族地區涉及民族宗教問題的重大事件的經驗總結,又是今後處理少數民族事件和民族地區可能出現的重大事件的指導原則。
5.什麼是民族差別
答:民族差別是指各民族之間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以及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民族差別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的不斷改變而發生不斷變化。
6.國家保護少數民族人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通過不同層次的立法,全面地保護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並針對少數民族的特點制定了對少數民族的特殊保護政策和措施;二是在全國少數民族聚居區全面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權利;三是高度重視少數民族發展繁榮的權利。
7.標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的是什麼事件?
答:1935年5月,紅軍長徵期間,劉伯承和小葉丹「彝海結盟」。
8.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答: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9.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的基石、主線、保障和本質分別是什麼?
答:平等是基石、團結是主線、互助是保障、和諧是本質。
10.什麼是民族平等?
答:(1)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發達程度如何,風俗習慣和宗教的異同,都一律平等,都是祖國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員,都擁有同等的地位,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2)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相同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任何民族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擁有特權;(3)採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克服由於經濟文化落後而造成的享受某些權利的制約,使法律規定的民族平等變成社會生活中的現實。
11.民族平等政策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完全平等;(3)幫助一切民族實現民族平等權利,對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權利給予特殊照顧;(4)各民族都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12.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麼?
答:祖國統一。
13.什麼是民族團結?
答: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的團結,即各族人民基於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共同努力奮鬥。
14.將涉及少數民族的一般矛盾糾紛說成是民族問題是否正確,為什麼?
答:不正確,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與民族問題是有嚴格區別的,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是各民族群眾在經濟社會交往中發生的往往反映比較單一的經濟、社會、文化問題,事關民族成員的個體利益或少部分人利益,具有一定的偶發性,不能籠統把某個民族成員的行為等同於一個民族的整體行為。現階段我國的民族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經濟文化的發展。
15.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民族工作,加強民族團結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答:積極創造條件,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文章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民族團結】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宣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