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 - CCTV.com

2020-11-27 央視網

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5日 10:38 來源:

專題: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

     

    9月29日,北京中華民族園,56個民族的代表向人們展示他們共同製作的五星紅旗。當日,「迎奧運、迎國慶、迎中秋56個民族大團圓」活動在京舉行,代表們用各種形式,祝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決定》明確指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這反映了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基本經驗,反映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民族工作的時代要求,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鞏固和發展的重大關係,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平等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石,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主線,互助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保障,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本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正確認識和處理各民族特別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始終不渝地堅持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民族互助,促進民族和諧,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必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共同團結奮鬥,就是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來,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來,凝聚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上來。共同繁榮發展,就是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

    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重點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自力更生相結合,積極幫助民族地區培養更多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大力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切實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國家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各項權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國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規範化軌道的重要保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要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加強和維護民族團結。要加強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使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進一步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要堅決防範和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各種分裂、滲透、破壞活動,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安寧。

     

責編:霍筠霞

相關焦點

  • 杜青林: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杜青林在甘肅、青海調研時強調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新華社西寧7月17日電(記者馬勇)7月15日至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在甘肅、青海調研,與黨政幹部和專家學者座談時強調
  • 我國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教授白振聲,中央黨校民族與宗教理論研究室教授龔學增6日做客新華網,就「民族團結」話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龔學增表示,在建立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實現各民族大團結方面,新中國成立60年,我們有了一套有效的辦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溫家寶強調堅定不移地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實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和發展少數民族事業規劃。堅定不移地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要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 維護和發展民族平等、團結、互助關係要做什麼
    問:論述維護和發展民族平等、團結、互助關係。  自考365網校解析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現行憲法關於我國民族關係規定的基本內核。  (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互為條件、缺一不可的。①民族平等是前提,是基礎;②民族團結是基本保證。
  • 貴州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得到鞏固和發展
    本報訊 (記者 韋倩 畢文君)11月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貴州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聚焦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牢固,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 鄧小平:民族政策是要我們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建設自己...
    民族政策是要我們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建設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只有團結得好,一切建設事業才能順利地進行。   1953年1月20日,鄧小平設宴招待來北京的青海果洛區藏族參觀團和甘肅南部牧區各民族參觀團全體人員。他致歡迎辭說:「民族政策是要我們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建設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
  • 民族團結丨民族團結小知識8問8答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和根本,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關係。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2)各民族平等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原則。
  • 人民日報:推動各民族和諧相處友愛互助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和「把西藏建設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的典範」的重要指示,貫徹落實俞正聲主席「依法治藏、長期建藏、爭取人心、夯實基礎」的指示要求,以「十個堅持」為根本,切實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雪域高原處處呈現出和諧穩定、科學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的政治基礎和內在要求。沒有民族的和睦相處,就沒有社會的安定,也就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民族團結依然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基本保證。
  • 【民族團結】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宣傳
    5.什麼是民族差別答:民族差別是指各民族之間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以及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民族差別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的不斷改變而發生不斷變化。6.國家保護少數民族人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關於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意見
    湘族發[2011]1號   為貫徹落實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關於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意見》,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維護社會穩定和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不斷推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現就我省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提出以下意見。
  • 【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知識應知應會100題
    37、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38、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愛國主義、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39、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本質特徵: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 新疆產業集聚與民族團結的關係研究(節選)
    [3](2)「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之間和各民族內部的團結,即各民族人民基於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共同奮鬥」。(3)「民族團結是指不同民族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在自願和平等的基礎上的聯合,是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另一特徵」。
  • 習近平的三堂團結課
    (2013年01月22日,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的講話)  4、我們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強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 讓我們一起重溫《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
  • 深刻認識民族團結的時代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進入歷史發展最好的時期。5月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 「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如何認識新形勢下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奏民族和諧之音,助「夢」飛翔
    、和諧校園、民漢互助 「一幫一結對子」、 五五工程、民漢聯誼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高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直接影響著新疆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進程,也直接關係著新疆高校教育事業發展前景,對當代大學生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首先是防止敵對勢力向高校滲透,與我爭奪當代青年一代的需要;其次是大學生了解中國多民族國情,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保障的重要舉措,最後是大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和諧社會建設中去的重要途徑
  • 青海海東民族團結故事:黃河兩岸兄弟情
    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也是多民族聚居縣,撒拉、藏、回、漢各族群眾世代雜居、相互依存、互信互助、攜手發展。近年來,循化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向前推進,2017年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2018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區域性整體脫貧摘帽的少數民族自治縣,2019年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 幹部真心服務群眾 鄰裡互助團結友愛
    幹部真心服務群眾 鄰裡互助團結友愛 2020-11-25 2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