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民族團結的時代意義

2020-11-27 人民網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進入歷史發展最好的時期。5月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

「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如何認識新形勢下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訪談嘉賓:自治區黨校民族宗教理論教研部主任劉仕國

記者:在新疆,提到民族團結,就不得不提到新疆精神。我們知道,「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16個字的提出,並非一次確立,而是在「愛國、感恩、勤勞、互助、開放、進取」之上,經過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集思廣益才最終確定的。團結這兩個字對新疆究竟有多大分量?我們該如何認識這一點?

劉仕國:新疆精神的提出,是前所未有的一次變革創新。應當說它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疆的具體展示。

新疆精神的提出,是一個不斷積累、高度總結的過程。這個過程既要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也要具備歷史依據符合時代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講,「感恩」一詞的表述,雖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從歷史沿革和時代變遷的角度來看,不及「團結奉獻」更具有代表性。新疆自古就是一個大雜居小聚集的區域,取得今天的成就,既離不開本地各族群的奮發努力,也離不開兵團、部隊以及全國各地的積極支援,而這個過程,沒有比「團結奉獻」一詞,更具有代表性的了,而奉獻本身就包含有基於感恩的回報因素。

因此,「團結奉獻」是新疆精神的核心內容。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民族團結,是團結精神中的一個重要層面。正確理解民族團結在當下的時代意義,對新疆的長治久安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極其重要。

記者:在新疆的穩定和發展過程中,新疆的民族團結到底具有怎樣的時代意義?

劉仕國: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疆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就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民族團結對於新疆的穩定發展意義自不必贅述。事實上,民族團結的時代意義不管從新疆自身的發展來看,還是從結合新形勢下中國夢的實現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等等方面來看,都和新疆的民族團結是聯繫在一起的。

特別是當今,從更高的層面來理解新疆的穩定發展,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各民族的團結。以前,國家的發展戰略主要側重於東南沿海,如今,向西開放的大幕也已開啟,並被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僅如此,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更升華了中國向西開放的格局。從全球經濟發展來看,歐美一些國家為鉗制中國的發展,實施了「亞太再平衡」的扼制策略。新疆和西藏的和諧穩定、民族團結會成為對這一策略的有力回擊。因此,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時代意義,是可以從新疆自身、國家和世界三個不同的層面得到體現的。

記者:促進民族團結,對於我們每個普通群眾來講,應該怎樣理解?還要注意些什麼?

劉仕國:應當說,結合當下而言,民族團結具有了更為全局的意義。其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外部,國際局勢動蕩不停,內部,我們正面臨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形成,其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民族團結格局產生一定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個人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防止民族意識的片面化、絕對化,提倡公民意識與民族意識的和諧統一。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增進共性,擴大共識。第二點,要注意避免「為了發展而發展」的片面認識。簡言之,就是把所有問題歸咎於經濟發展的相對落後,「只顧低頭趕路忘了抬頭看天」。認為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了,就一定可以解決所有不團結的問題。這種想法是片面的。要知道,我們現在大力改善民生,不斷加強社會建設,提高經濟水平,最根本的目的,還是要體現在贏得民心、凝聚民心上,從而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匯集群眾基礎。惠民生、促發展只是聚民心的一種途徑或方式。從之前發生過的一些暴恐案件來看,這些根本就不是什麼民族問題,而是民族宗教極端分子赤裸裸的反人類的犯罪行為。這種罪行的產生,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沒有任何必然聯繫。如果我們工作的落腳點不是在凝聚人心上,而是單純追求經濟發展為了發展而發展,必將顧此失彼。

記者:如今,我國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在解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問題上,如何用改革這把鑰匙來開鎖?

劉仕國:用改革來打開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新局面,這個答案我認為是肯定的。改革是促進發展的動力,也是激發活力的源泉。民族團結所擁有的時代性特徵,決定了我們不能再用以前一成不變的方式解決問題,否則就無異於刻舟求劍。改革能夠推動民族團結機制的創新,也能夠促進密切民族關係工作方式的創新。

當前,自治區實施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就是最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一次創新舉措。而微信平臺「最後一公裡」的推出,則是在「打好價值觀爭奪戰」中,一次積極嘗試。正如我前面所說的,促進民族團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凝聚民心,這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目標。這些創新之舉的推出,無疑更拉近了各族幹部群眾之間的聯繫,凝聚了其共同的核心價值理念。所以,改革必定會成為解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吳楊)

相關焦點

  • 深刻認識「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必要深刻認識、準確領會「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從宣傳思想工作需要遵循的規律這個認識高度  把握「九個堅持」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
  • 黨不斷深化對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本國情認識的重大成果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自覺地把解決民族問題作為一項重大歷史使命,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我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深化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本國情及其時代特徵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推動民族工作指導思想和理論政策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新局面。
  • 深刻理解把握總書記回信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
    省總工會5月3日就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鄭州圓方集團職工回信精神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工會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在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中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中更好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州】民族...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州】民族團結模範沙德克江·卡迪那瓦義二三事 2020-10-27 18: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民族團結丨民族團結小知識8問8答
    沒有民族的和睦相處,就沒有社會的安定,也就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在當前階段,民族團結依然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基本保證。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參與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民族工作的小知識。1.什麼是民族?
  • 你應該了解的民族團結100個小知識(二)
    答: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Q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答:適應新時代發展歷史方位,以各族群眾為主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途徑,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Q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 深刻認識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原標題:深刻認識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新形勢下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必須要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挺在前面,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們黨之所以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歸根到底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時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科學判斷,揭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繼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就「推進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唐洲雁帶隊赴泰安調研
    7月23日至24日,省政協副主席唐洲雁帶領民宗委部分委員和省教育廳、省民族宗教委有關負責同志,赴泰安市就「推進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行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了岱嶽區智源小學、泰安二中等中小學,詳細了解學校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方面的經驗做法和意見建議,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與當地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交流。唐洲雁對泰安市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 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 - CCTV.com
    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決定》明確指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 鍾清:凝聚民族團結合力,奮力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歷史昭示我們,沒有各民族團結奮鬥,就沒有國家發展、穩定、安全;沒有國家發展、穩定、安全,也就沒有各民族繁榮發展。凝心聚力畫好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做到以下三個堅持: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築牢民族團結進步的「防火牆」。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過程、體現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各方面,始終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係、看待民族問題。
  •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切實守好促進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
    研討交流會期間,19名自治區省級領導同志圍繞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作了交流發言,18名省軍級領導同志作了書面交流。大家談思想認識、談突出問題、談對策建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清了形勢、凝聚了共識。崔波說,通過集中學習研討,進一步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了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的責任感。姜志剛表示,將持續鞏固銀川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成果,以首府責任、首府標準、首府擔當為繼續建設美麗新寧夏作出更大貢獻。陳潤兒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生命線的重要論述,是對黨的民族工作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是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戰略定位。
  • 匯聚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磅礴精神力量
    原標題:匯聚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磅礴精神力量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8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繼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之後,黨中央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又一次戰略部署,對新時代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義。
  • 從時代發展深刻認識「兩個必然」的科學論斷
    從時代發展深刻認識「兩個必然」的科學論斷 2017年12月08日 07:22 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石鎮平 石柱邦 字號 內容摘要: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 【呂梁日報評論】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一論紮實...
    【呂梁日報評論】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一論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2019-09-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科學認識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
    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影響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黨的思想路線,恢復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的生產力標準,突破社會主義的蘇聯固有模式和現代化的西方模式,在實踐中探索和創新社會主義,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 把握偉大民族精神的新定義
    並把偉大民族精神具體闡述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四種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精神的思想內涵、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一,民族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民族精神。
  • 充分認識黨的十九大的歷史地位重大意義 奮力開創西藏長足發展和...
    原標題:充分認識黨的十九大的歷史地位重大意義 奮力開創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新局面 自治區黨委黨校理論學習中心組 開欄的話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盛會。
  • [踐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民族團結「示範地」——下馬崖邊境派出所
    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習近平在新疆,有這樣一個邊境派出所,先後七次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由於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這些年,家裡的大事小情,司坎旦爾都會跑前跑後、忙裡忙外,幫老人收割苜蓿、採摘哈密瓜、購買冬煤、給商店進貨……這些故事只是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為民服務、踐行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縮影。
  •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的政治基礎和內在要求。沒有民族的和睦相處,就沒有社會的安定,也就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民族團結依然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基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