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奏民族和諧之音,助「夢」飛翔

2020-11-27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新疆高校、民族團結教育、和諧校園、民漢互助 「一幫一結對子」、 五五工程、民漢聯誼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高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直接影響著新疆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進程,也直接關係著新疆高校教育事業發展前景,對當代大學生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首先是防止敵對勢力向高校滲透,與我爭奪當代青年一代的需要;其次是大學生了解中國多民族國情,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保障的重要舉措,最後是大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和諧社會建設中去的重要途徑。

一.產生的原因及背景: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截至目前共有1個院級團委,五個系分團委,159個團支部,全院團員青年人數5115人,佔全院總人數94%,其中少數民族團員佔團員總數近40%。學院學生人數眾多,學生民族成分複雜,大多來自南北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中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等民族學生佔絕大多數。

新疆高校作為新疆統戰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長期備受西方敵對勢力及境內外「三股勢力」的關注,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利用民族地區高校信息相對閉塞,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相對較大等特點,在文化、宗教和民族問題上大做文章,廣泛利用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等機會,大肆散布反動觀點,詆毀黨與國家的形象,以此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為抵禦西方敵對勢力和境內外「三股勢力」向校園滲透,為我院團員青年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院團委堅持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在校園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以思想為引領,以活動促團結,充分營造各民族學生互幫互助、和睦相處、榮辱與共的民族團結的和諧氛圍,為實現中國夢奉獻青春力量。

  二、具體做法與典型活動案例

學院團委主要在全院學生中長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對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長抓不懈。通過學習和宣傳先進的民族團結事例;開展主題團日雙學、主題班會;進行民漢聯誼「結對子」活動;民族團結趣味運動會、知識競賽;黨團組織進公寓等活動,在學習、生活上幫助少數民族同學解決實際困難,在思想上幫助少數民族同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形成了有體系、有特色、有內涵的民族團結教育模式。具體表現如下:

1、紮實推進新疆農業大學「五五工程」,積極開展民漢互助「一幫一結對子」系列活動

「五五工程」即依託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和個人五個層面,每個層面定期開展五項具體教育或實踐活動;通過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的有機結合,將民族團結工作做到常態化、生活化、群眾化。民漢互助「一幫一結對子」即少數民族同學與漢族同學之間結成好朋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結對子」的同學們可以互相學習自己民族的語言,了解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在生活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事例1:2013年5月24日晚8:30分,舉辦了新疆農業大學2013年科技?中語「民漢互助結對子」啟動儀式暨聯誼晚會。我院25個班級與中語學院25個班級近20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首先由兩個學院的黨總支書記籤訂了結對子協議書。隨後,兩個學院班級代表以及宿舍代表籤訂了民漢互助結對子協議書。本次活動不僅弘揚民族團結精神,增進了兩個學院同學之間的友誼,也為兩個學院的民漢同學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友好平臺。

事例2:2013年我院語言文學係為了加強民族團結,增進各族團員青年之間的友誼,展開豐富多彩的宣傳與學習語言交流活動,維語專業大三年級全體學生以及國貿125班、經濟125班、土管125班、人資125班等班級的少數民族同學,本著自發組織,自願參加的原則,開展了每兩周一次的一對一結對子的聯誼活動。同學們高漲的參與熱情,推進本次活動長期舉行。

經過民漢結對子聯誼活動,為學習維語和學習漢語的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從根本上幫助維語專業學生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少數民族同學在學習漢語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此次活動,不僅僅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同時,讓同學們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院爭取將此項工作做得更大更好,逐年創新,以嶄新的面貌體現我院民漢一家親的大好局面。

事例3:2014年五月是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為進一步加強對「三個離不開」思想的認識,努力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奠定共同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校園穩定的堅實思想基礎。科技學院生物科學繫於2014年5月19日晚8:00分,在學院六樓多功能廳舉辦了生物科學系「手拉手、心連心,這裡是美麗的科技」民族團結聯誼晚會,學院的各位領導老師都參與了此次活動。

自5月份以來,生物科學系24個班級自行結對子成為民漢互助兄弟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聯誼活動,此次晚會的表演者全部來自結對子班級,在生物科學系600多名各族學生的掌聲中聯誼活動正式開始了,維護民族團結是每一位大學生的義務,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做維護民族團結的踐行者。此次民族團結聯誼晚會不僅弘揚了民族團結精神,增進各民族同學之間的友誼,也為同學們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友好平臺,同時湧現出來很多互幫、互助的民族團結典範。

事例4:為了更好的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增進學院民漢班級同學之間的友誼,2014年5月23日,科技學院機電工程系學生會組織民漢班級同學開展了「民漢聯誼結對子」活動。了解和關心少數民族同學宿舍生活,增進民漢同學互相了解。大家互相勉勵,團結互助,真誠相處,攜手共進,共同進步。進一步堅定了科技學院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的信念,共唱民族團結之歌,為建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民族團結聯誼晚會與民族團結「結對子」活動不僅弘揚了民族團結精神,增進各民族同學之間的友誼,也為同學們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友好平臺,同時湧現出來很多互幫、互助的民族團結典範。

2、舉辦維語小品大賽,宣傳民族團結典型事跡

事例:為進一步在各族青年學生中樹立民族平等觀念,反對暴力恐怖主義,抵禦宗教極端思想。2014年5月14日由共青團新疆農業大學主辦,共青團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承辦的2014年「現代文化與青年同行」相聲小品大賽在科技學院綜合樓六樓多功能廳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是由少數民族同學和學習維語的漢語言同學共同合作,共同演出。

參加本次維語小品大賽的作品共有16件,演員們投入深切的感情,真實的再現了各民族團結、平等、和睦相處的場景,不僅豐富了大學生課餘文化生活,也為同學提供了展示才藝的舞臺。其中我院優秀作品在自治區維語小品大賽上獲得三等獎。這次活動不僅是為了提高各民族學生的凝聚力,更多的是將民族團結精神不斷深化以及升華。民族團結不單單是為了響應全國乃至新疆精神,而是傳遞正能量讓民族團結之花不斷綻放,也進一步推進了我院學生雙語知識的學習,提升了學生雙語學習的興趣,積極響應了區政府的各項民族政策精神。

3、舉辦民漢趣味運動會,增進民漢同學間友誼

事例:為了營造良好氛圍、增進民漢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牢固樹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意識,通過舉辦趣味運動會,增進民漢同學感情,促進交流、共同進步,全力構建和諧校園。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分團委組織2012、2013級學生1000餘人於2014年05月25日在科技學院六樓多功能廳, 開展「民族團結同進步?民漢攜手創和諧」趣味運動會。本次趣味拓展設有「民族團結小課堂」、「民族小知識有獎趣味問答」、「演唱一首民族團結歌」等活動項目,拓展了廣大學生參與的平臺,激發各族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進了各族大學生相互了解,力促民漢友情「零距離」,為校園團結和諧環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趣味運動會讓參與的各民族同學在歡樂中了解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更加體現出只有團結才能取得勝利,各民族團結一心方可助「夢」飛翔。

4、舉辦雙語演講比賽,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事例1:2013年5月20日晚8:30分,學院團委組織開展的「民族團結在我心」雙語演講比賽決賽在六樓多功能廳順利舉行。本次決賽的20位同學是來自科技學院五個系部,經過初賽的激烈角逐,脫穎而出的選手。民族團結不是某一個活動就能詮釋的,更多的應該滲透到同學們生活的點滴中去,活動也號召同學們積極參與到維護民族團結的活動中去,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為民族團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選手們充分表達了自己對民族團結的理解和建設和諧校園的期望,部分選手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就身邊感人的民族團結事跡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此次比賽旨在於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活動,營造良好的民族團結氛圍,號召更多的學生加入到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列中來,為構建和諧、美好的校園共同努力。

事例2:2013年5月20日組織開展了「我的中國夢雙語演講比賽」,近百名少數民族和漢族同學參加了此次比賽的選拔,讓廣大學生在競爭中,提升專業水平,同時更好的宣傳了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

5、開展黨團組織進公寓活動,構建學生公寓抵禦陣地

為了持續深入地推進民族團結教育「五五」工程,樹立農大人形象,營造全校各族師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理解的濃厚氛圍。我院特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每個學生黨員負責兩個班級,漢語言班級和民語言班級各一個。同時,我院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大力推廣民漢宿舍合住活動,鼓勵學生自願結對,住在同一寢室。主要提供小組成員在課外時間裡,學習和生活中的交流、交融的機會,開展交流、談心等活動,讓各族大學生暢談感受、了解彼此、消除隔閡,促進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互相理解。使同學們充分的認識到抵禦反分裂反滲透鬥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明確立場,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共同建設和諧校園。

6、定期開展民漢班級班長、團支書交流大會,促進班級間交流學習

事例:2014年5月26日,科技學院團委組織2011、2012、2013年級各班級班長、團支書在學院10509教室召開「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暨班長團支書交流大會」。 此次交流大會的開展,加強了民漢班級班委之間的交流學習,這項活動也成為學院團委一項特色活動,今後每月定期開展,讓之後的每一周都是民族團結,讓民族團結工作持續開展。

7、節日送溫暖,宿舍暖人心。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有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特色節日,在新疆有傳統的「古爾邦節」「肉孜節」。每年,在少數民族同學傳統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到來之際,科技學院領導及老師為同學們送去饊子、納仁、油香、麻花、水果等富有節日特色的慰問品,給他們送去溫暖和祝福,與遠離家鄉的同學們一同歡度佳節。

事例1:「古爾邦節」是新疆穆斯林同胞的傳統節日,每逢節日,學院領導及全體輔導員老師將深入到學生公寓樓看望不回家的少數民族學生,為他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與問候。此外,學院每年都在古爾邦節當晚,召集學院所有不回家少數民族學生在學院多功能廳組織聯歡晚會,大家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古爾邦節。學生與老師們一起載歌載舞,歡慶古爾邦節。領導的慰問,老師的祝福,同學的笑聲,使少數民族學生們不再想家,不再寂寞。每年古爾邦節學院的慰問和古爾邦節晚會已成為學院民族團結教育的紐帶,為促進學院的民族團結工作及校園和諧發展奠定了基礎。

事例2:為真實深入了解我院少數民族學生宿舍生活情況,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學院領導、輔導員老師以及學生幹部、定期深入少數民族學生宿舍,廣泛聽取少數民族學生意見,將溫暖與關懷帶進學生宿舍。

老師與學生進行了親切地交談,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督促學生認真做好複習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並廣泛聽取了少數民族學生意見,對學院工作中亟待解決不足之處將儘快予以完善。通過這次寢室的走訪,加進了老師對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同時更增進了學院老師與同學之間的感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團聚民族心,結緣科技情,共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8、面對暴恐,各族學生主動發聲亮劍

近年來新疆屢次出現暴力恐怖分子破壞新疆的穩定發展,學院認真學習張春賢同志的重要指示,「張春賢指出,當前,各族人民思穩定、盼和諧、謀發展,對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充滿期望,充滿信心。暴力恐怖犯罪是反人類的行徑,暴力恐怖分子是全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敵人。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反分裂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尖銳性,全疆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緊緊團結各族群眾,緊緊依靠各族人民;各族群眾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形成維護團結穩定的銅牆鐵壁。」

面對新疆近年內多起暴恐事件,學院各民族學生主動發聲亮劍,在學院團委的積極組織下,將各族學生對暴恐事件的「聲討書」在學院網站、微博平臺、微信平臺大力宣傳,此外,少數民族同學代表、學生幹部們共同拍攝了「我們不再沉默,聲討5?22暴恐事件」的視頻,視頻已上傳優酷網。視頻主要宣傳各族學生共同發聲亮劍,嚴懲暴力恐怖分子,堅決同暴力恐怖分子作鬥爭。並倡導學生做到不信謠、不傳謠,辨別是非。同時對遇難者,宣傳為新疆加油。

三.產生的效果:

近年來,學院團委開展了民族團結理論教育講座100餘次。深入開展民漢互助「一幫一結對子」活動。每周,我院各班級與預科班都將在維語角開展一次班級聯誼活動。2011年至2013年,學院累計有141個民漢班級結成了民漢聯誼班級,有1500多名大一新生結成了民漢互助對子,聯誼宿舍近1000個。開展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達200餘次。並運用通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大縱深的宣傳報導,營造出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在濃鬱的民族團結教育環境氛圍中喚起大學生的民族責任心和使命感,潛移默化地培育了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各民族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進一步激發了各族學生對各民族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情誼,使大學生們在教育活動中豐富了民族知識、培養了民族情感、培育了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認同感與民族凝聚力。 

相關焦點

  •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2018年招生簡章
    (5)農業電氣化【專業概況】農業電氣化專業是研究電力系統及自動化技術、農業裝備和產業技術改造的自動化技術、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推進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我國全面實施農村電氣化的重要保障
  • 新疆本科院校按實力劃分為四檔,看看你喜歡的院校屬於哪一檔
    新疆地處祖國大西北,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也孕育了眾多的本科院校,涵蓋了理、工、農、醫、經、管、藝各個學科,但各院校的實力又相差很大,這裡按他們的實力及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將其劃分為五檔,看看你喜歡的院校屬於哪一檔。
  • 砥礪奮進五年間——總書記新疆足跡丨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從喀什到烏魯木齊,從同村民交流到同自治區領導座談,總書記反覆強調:「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總書記強調,當前新疆民族工作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民族關係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特點,對我們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 一周概覽丨農大大事小事全知道 -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雲南農大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李富生一行到農學院考察交流◉我校專家服務團赴臺前縣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方城縣副縣長薛黨勤等一行到農學院商談合作事宜◉中國農業大學張勤教授應邀做客動物科技學院「日新論壇」
  • 2019西北地區獨立學院排名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第一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高居2019西北地區獨立學院排名第1,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第3 報告顯示,在校友會2019中國獨立學院排名300強中,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名列校友會
  • 與資本線上對話|「雲創未來,助夢飛翔」資本市場實戰特訓營
    與資本線上對話|「雲創未來,助夢飛翔」資本市場實戰特訓營 特訓營介紹 截止28日,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雲創未來,助夢飛翔」創業路演已從眾多項目中篩選出7個項目參加30日下午的騰訊會議線上路演
  • 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第二條 學院基本情況1、學校名稱: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2、學校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杭州西街237號3、郵政編碼:8300264、辦學類型、層次:獨立院校,學院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涵蓋經、管、法、文學等學科。
  • 新疆農業大學自主研發慕課平臺 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2014年,新疆農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自主研發的慕課平臺上線運行。初期,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嘗試著將新疆農業大學的計算機公共課放到慕課平臺運行,除了保留32課時的計算機操作實驗課程外,剩餘32個課時的面對面課堂理論教學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慕課平臺上的視頻講課。 變課堂教學為慕課平臺教學,這一描述看似簡單,然而過程卻相當複雜,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張太紅對此深有感觸。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擬獲得者名單公示
    吳宇飛安徽科技學院   邵 夢安徽醫科大學   吳修佳合肥工業大學   歐陽震 合肥工業大學   張珂寧安徽大學   張顯玉 安徽大學   魏 振安徽財經大學   趙宗祥安徽農業大學   盛亞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陳 雪安徽師範大學   宋相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020年全國二本文科大學排名
    139 廣西民族大學 140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 141 長江師範學院 142 中原工學院 143 西北民族大學 144 北方民族大學 145 山西大同大學 146 瀋陽化工大學
  • 以奮鬥之豪情 奏青春之樂章
    ---------------  將個人理想融入時代大潮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團委副書記 宋璽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
  • 新疆產業集聚與民族團結的關係研究(節選)
    複雜的地緣、民族以及宗教環境下,如何推動新疆地區的民族團結進步水平,實現地區的和諧發展是一個需要不斷摸索和探討的難題。本文從新疆地區民族團結中最需解決的問題出發,結合新疆現階段所擁有的發展機遇和產業發展的現狀,試圖從產業集聚的視角探討經濟發展推動新疆地區民族團結進步的新路徑。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青島大學:展知識之翼助創新飛翔,高質量推
    展知識之翼 助創新飛翔——青島大學高質量推進協同創新發展取得突出成效在2020年1月10日舉行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山東省數字醫學臨床診療與營養健康協同創新主任、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董蒨教授領銜的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大學教授用坐標法解讀「中國夢」
    原標題:大學教授用坐標法解讀「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專家和學者對此有各種角度的分析與論述。近日,吉林化工學院一名大學教授別出心裁,使用坐標法解讀「中國夢」廣受好評。
  • 巧識五線譜12:連音、頓音、保持音、重音、滑音記號及唱奏效果
    標有頓音、保持音、重音、滑音記號的音符,只表示對這些音符在唱奏方法上的要求,相應的記號屬於演奏方法方面的記號,不是圍繞或藉助某個(某些)其它音進行裝飾。今天就來介紹這些記號的含義以及對應的唱奏效果。1.連音樂譜上標有連音線(又稱圓滑線)的一串音高不同的音叫做連音,表示連音線(圓滑線)內的音要奏(唱)得連貫、圓滑、流暢。
  • 2011名大學生志願者參與高考報考公益計劃 助高三考生圓夢大學
    潘豪奇 安陽師範學院  馮瑞金 安陽學院  賈牧金 保定學院  李金龍 保定學院  劉書好 北方民族大學  肖燁傑 北方民族大學  王 奇 北方民族大學  黎 穎 北方民族大學  劉曉煦 北華大學  張耕瀚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於向前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鳥與夢飛翔》系列微視頻——家在達子咀
    《鳥與夢飛翔》主創人員:張瑋瑋、徐軍、胡崟、蔣偉、杜春泉隨著鄱陽湖進入豐水期,60逾萬隻候鳥在鄱陽湖生息繁衍。九江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和都昌縣廣播電視臺推出系列微視頻《鳥與夢飛翔》全面記錄鄱陽湖經濟生態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生態環境。江西九江市都昌縣蘇山鄉達子咀村,"人鷺共住一村"成為一道和諧的自然景觀,第一期《家在達子咀》記錄了蒼鷺在達子咀村休養生息的生動細節。
  • 珠三角高校,即將升格為廣東科學技術大學的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位於我國華南地區廣東省珠三角佛山市,是一所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高校。改革開放後,學校恢復為佛山師範專科學校,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佛山大學(佛山師範專科學校於佛山大學兩個牌子一個板班子)。此後,佛山市同中山大學籤署協議,準備將佛山大學發展為中山大學分校。1990年,在廣東省的建議下,兩塊牌子轉換為一塊牌子,以佛山大學為校名。1995年,以華南農學院佛山分院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佛山農牧高等專科學校同佛山大學合併組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島津合作實驗室成立
    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與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實驗室」成立並於3 月28 日在瀋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舉行了籤約與揭牌儀式。       瀋陽農業大學組建於1952年,由當時的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專業除外)和瀋陽農學院部分專業合併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