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
——習近平
殷殷囑託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新疆考察,對做好新疆維護社會穩定、推進跨越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民族團結、加強黨的建設等工作進行調研指導。
增進民族團結,是總書記這次調研中時刻關心的問題。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從喀什到烏魯木齊,從同村民交流到同自治區領導座談,總書記反覆強調:「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
總書記強調,當前新疆民族工作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民族關係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特點,對我們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殷殷關懷潤天山,切切囑託催奮進。5年前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加強民族團結的殷切期望,激勵著天山南北各族兒女,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牢記囑託,團結奮進。5年間,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為把祖國的新疆建設得越來越美好,齊心協力,砥礪前行。
交往交流交融 共譜奮進樂章
【天山新姿】4月19日,在新疆藝術劇院辦公室裡,總書記考察新疆時接見過的舞蹈家迪麗娜爾·阿布拉回想起當時的場景,動情地說:「總書記十分關心新疆的民族團結,我作為文藝工作者,更要身體力行維護民族團結,從民族團結中汲取藝術養分。」
迪麗娜爾正在籌備推出一首新歌,歌詞中寫道:「我們是朋友,是親戚,我們都是石榴籽,如詩如畫新疆好,奔向小康好日子……」
今年全國兩會後,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迪麗娜爾找到幾位住疆全國政協委員,商量著創作一首反映民族團結的歌曲。幾人志向一致,沒過多久,這首新歌就寫了出來。
說起民族團結,迪麗娜爾感觸頗深。她從學生時代就和各民族朋友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為各民族群眾放歌起舞,深知文藝要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道理。「文藝工作者首先要做民族團結的維護者,要用精湛的藝術作品團結各族群眾。」她說。
迪麗娜爾在辦公室書櫃的醒目位置擺放著一張照片,那是她和南疆親戚的合影。「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為各族群眾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她說。
這是5年間,新疆民族團結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民族團結一家親號」列車滿載各族幹部職工奔赴南疆看望親戚,在一次又一次的坦誠交流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幫互助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民族團結之花在天山南北常開長盛。
截至2018年底,全疆有112萬幹部職工與169萬戶各族群眾結對認親,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共同維護著民族團結這條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記者感言】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只要投入真情,就一定能以心換心。在新疆,只有各民族相親相愛,團結一心,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增強「五個認同」 共建精神家園
【天山新姿】親耳聆聽總書記殷殷囑託的,還有被授予「當代雷鋒」稱號的武警新疆總隊醫院名譽院長莊仕華。在新疆工作的40多年間,莊仕華救治過很多各族患者。他說,病人不分民族,行醫一視同仁,只有各民族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把祖國的新疆建設得越來越美好。
2014年4月30日,莊仕華在烏魯木齊受到總書記的親切接見。5年過去了,他不僅對那次接見的點點滴滴記憶猶新,更把總書記對新疆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囑託牢記於心。
「印象最深的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莊仕華說,醫院每年都要派出多批醫療隊,深入基層為各族群眾義診。5年來,他目睹了各族群眾互相幫助發展生產、同心協力維護團結的無數場景,「我深深感到,在總書記關懷下,新疆的民族團結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他說。
如今在新疆,各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添磚加瓦。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不斷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將民族團結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每個人都要做民族團結的踐行者,各民族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才能攜手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莊仕華說。
【記者感言】種下一棵樹,收穫一片綠。每個人都成為民族團結的維護者、促進者、踐行者,各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就會越來越牢固,新疆的明天就會更加美好。
事成於和睦 力生於團結
【天山新姿】4月3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13團11連職工尤良英剛參加完第七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回到新疆。她說:「我們的『尤棗』在同類產品中賣得最好。」
這幾年,尤良英和皮山縣農民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親如姐弟的民族團結佳話傳遍了天山南北。尤良英在幫助麥麥提圖如普脫貧的同時,還聯合團場職工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了「尤良英」紅棗商標,帶動周邊各族群眾脫貧致富。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5年來,新疆大地上發生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民族團結故事,一幕幕各族群眾心手相牽的溫馨畫面,匯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為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疆篇章貢獻著力量。
庫爾班·尼亞孜,十幾年堅持不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從小在心裡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他改革先鋒稱號,稱他為「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
哈那依先·艾尼瓦爾和米熱古麗·艾尼瓦爾姐妹,為總書記敬獻「同心共築中國夢」十字繡匾,表達感恩之情。她們努力發展刺繡事業,傳遞著團結奮進的積極力量。
庫爾班·吐魯木大叔的後人、于田縣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講解員如克亞木·麥提賽地,每天向各地遊客講述自己一家幾代人維護和踐行民族團結的故事,傳播著愛黨愛國愛疆、團結奮進的正能量。
……
人心齊,泰山移。5年間,新疆民族團結不斷鞏固,發展腳步更加堅實。新疆各族兒女正攜手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記者感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要各族人民心手相牽,眾志成城,就一定會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來源/新疆日報
編輯/馬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