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用坐標法解讀「中國夢」

2020-12-03 東方網

原標題:大學教授用坐標法解讀「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專家和學者對此有各種角度的分析與論述。近日,吉林化工學院一名大學教授別出心裁,使用坐標法解讀「中國夢」廣受好評。

  大學教授:

  習總書記談「坐標」,我腦海忽然立體化了

  5月8日,吉林化工學院數學課程講堂上,該學校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教授楊金遠為同學們講課。只見楊金遠在黑板上畫下空間直角坐標系,確定了x軸、y軸和z軸,忽然筆鋒一轉,寫下「中國夢的坐標法解讀」注釋。

  「同學們,我們的學習不是單純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還要明白,我們學習的目的以及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個人,同社會,同國家息息相關。」楊金遠說著,將坐標系x軸標註為「國家坐標」,包含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要素;將y軸設定為「社會坐標」,包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素;z軸則為「個人坐標」,包含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要素。

  接下來,楊金遠又用坐標法解讀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x軸為「國家富強、國家好」;y軸設定為「民族振興、民族好」;z軸就是「人民幸福、大家才會好」。

  楊金遠又利用坐標法對中國夢的目標追求進行了解讀:x軸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y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z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此後,楊金遠教授又用坐標法解讀了「中國夢的接力奮鬥」、「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等課題。

  這個對「中國夢」的解讀之法,是楊金遠教授妙手偶得之。幾天前,他在學校黨委組織的一次有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學習輔導中,翻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時,被其中一段話所吸引:「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確立了中國夢的國家坐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確立了中國夢的社會坐標;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確立了中國夢的個人坐標。」

  58歲的楊金遠教授與數學打交道已經幾十年了。看到「坐標」兩字,他先是吃驚,沒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會用到這個詞彙。緊接著,「出於職業敏感,中國夢在我腦海中似乎突然立體化了,我就想到了用空間坐標系解讀中國夢了。」

  學生:

  忽然就覺得「中國夢」和自己很貼近

  對楊金遠老師使用坐標系解讀中國夢的教學方法,同學們表示了極大的歡迎。機電工程學院大一學生都於稱,「感覺很震驚。將國家、社會、個人使用空間坐標法聯繫起來,很有想像空間。」

  都於的同班同學馬傑則表示,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忽然就覺得『中國夢』和自己很貼近。」他說,自己是理科學生,「以前對政治的感覺,都是課本上的,離自己很遠。現在覺得很貼近了。」

  校領導:

  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性。但是,如何入手,如何講好,卻很值得思考。楊老師採用這種淺顯、藝術的方式教給學生大道理,很值得我們學習。」吉林化工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鈕中躍說。

  「德育是最重要的課題,德育無處不在。在課堂上創新方法進行道德教育,很值得鼓勵。」吉林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周建華表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共同建設和諧社會,需要黨員發揮應有的帶頭作用。我們學校一直注重黨員教師及黨員學生的先進性,這次就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福州大學馮玲教授解讀金融的邏輯與創新
    11月12日下午,經濟與法學系與科研工作部聯合舉辦專題學術講座,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馮玲教授應邀為經濟與法學系師生解讀金融的邏輯與創新福州大學馮玲教授解讀金融的邏輯與創新  池昌德/攝講座>中,馮玲教授首先提出金融就是資金融通的本質。
  • 行測空間重構之解題技巧:一點定位、時針法、坐標法【3】
    三、坐標法 坐標法也是空間重構中一種很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在數學上,我們通過坐標就可以確定方位。而在這裡,我們用箭頭來確定方位。我們六面體當中的一個面,在這個面上畫一個箭頭,這個箭頭上邊、下邊、左邊、右邊的面都可以確定下來,即我們通過坐標法來確定了面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 「愛國校長」饒毅:和施一公創西湖大學,放棄美國夢、贏得中國夢
    他在1991年拿到了學位證書,又進入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後。因為對科研方面的不懈努力,最終在2004年成為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當功成名就之時,饒毅便是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工作,依然全職返回祖國。
  • 「漫畫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漫畫展在湘大舉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通訊員 李雯雯)12月12日上午,「漫畫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漫畫展開幕式在湘大舉行。湘大副校長劉建平,漫畫展主創成員、中國政法大學孔祥宇教授,北京國光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湘大86屆圖書情報專業校友毛旭,長沙銅官窯錢幣博物館館長吳君華等參加開幕式。劉建平認為,漫畫展有助於師生進一步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希望同學們認真參觀,了解歷史、尊重歷史、銘記歷史,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 北京聯合大學舉辦2017年寒假學生黨員培訓班
    尚七網訊   2月23日至25日,北京聯合大學舉辦以「知國情校情 鑄理想信念 做時代先鋒」為主題的學生黨員集中培訓班,北京科技大學左鵬教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葉如陵,國防大學孫旭教授,校黨委書記韓憲洲、副書記周志成,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先後作了報告。全校1100餘名學生黨員和預備黨員、各學院學生黨建工作負責人等參加了本次培訓。
  • 中國夢與世界未來暨高端智庫建設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五千年文明延續的國度,有義務為世界未來找到一種新的可能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是世界新文明的區域試點,而這個試點的名字就叫做「中國夢」。中國夢本身就是一個話語體系。而中國夢「三五」戰略體系就是中國式源智庫——拓維智庫關於中國夢的闡釋與解讀。
  • 「中國夢」引發共鳴的「三大背景意義」
    中共中央黨校辛鳴教授做客共產黨新聞網(人民網記者 朱書緣攝)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萬鵬)3月17日,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在將近25分鐘的講話中,主席9次提及「中國夢」,有關「中國夢」的論述更一度被掌聲打斷。「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今日,人民網理論頻道邀請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解讀「中國夢」,與網友一起暢談如何實現中國夢。辛鳴指出,中國夢之所以能引發大家的共同關注,這背後有三個方面的深層次含義。  辛鳴談到,中國夢是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
  • 復旦管院教授李若山:用會計學解讀熱點的UP主
    2021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把目光投向產業發展動能中的最強音——科創,圍繞相關話題奉上深刻洞見和前瞻思想,踏浪逐新,瞰見未來。新年論壇將於1月16日舉行,小編陸續帶大家與演講嘉賓「預見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李若山教授將在新年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從我國當前經濟生態看企業風險管理」。
  • 追憶黃大年,做中國夢逐夢者
    他以身許國,叩開地球之門,用一個科學家科研生涯中最寶貴的7年時光,沒日夜地工作,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將中國深探技術與西方先進國家30年的差距縮短了一大截。而他卻長眠在這塊土地上,享年僅58歲,這可是科學家的黃金年齡。
  • 蘭州大學王育華教授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日前,中國僑聯官網公布了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名單,共有125名傑出僑界人士上榜。其中一等獎59名,二等獎66名。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育華教授榮獲一等獎。「中國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是面向中國僑界創新創業的重大獎項。為確保獎項評審的權威公正,中國僑聯委託專家評審委員會對「中國僑界貢獻獎」候選人進行匿名評審。
  • 解讀2017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0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本版特邀高校專家對2017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入選項目進行解讀,剖析科技成果的深層意義。
  • 「區塊鏈技術助力共建中國人群基因變異解讀標準資料庫」發布
    央廣網貴陽5月27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陽臺杜琨) 5月27日,2019數博會「生命大數據高峰論壇」暨「第四屆基因組雲計算技術開發者(GCTA 4)大會」在貴陽舉行,論壇邀請 IT 與 BT 領域的前沿研究者、重磅大咖、創新精英,以「生命就是大數據」為主題,聚焦「閱讀、管理、理解、計算生命大數據」,分享大數據對醫學研究、應用的重要性,目前在基因測序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並在會上聯合發布「區塊鏈技術助力共建中國人群基因變異解讀標準資料庫
  • 【關注】解讀2017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本版特邀高校專家對2017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入選項目進行解讀,剖析科技成果的深層意義。  北京大學:非對稱微腔光場調控新原理研究  動量守恆是自然界客觀規律之一,一個封閉系統的廣義動量總是保持不變。
  • 天津大學教授王靜康:為中國成為化工強國而奮鬥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王靜康從教近60年從來沒有寒暑假和節假日女神節早上9:00,80歲的天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跟往常一樣準時走進了辦公室。「我是1965年天津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開始工作的。從當年到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繼續完成我父親、我的研究生導師張建侯教授、領導我從事01號國家『六五』攻關項目的張遠謀教授他們的夢想──發展壯大高校化工教學與科技研發和強化我國化工產業。告慰英靈的最好的紀念是承負起逝者留下的擔子。
  • 美國大學華人院長陳丁琦教授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解密創新與創業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工商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陳丁琦教授來到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在主樓群3號樓小報告廳為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目標明確 志向高遠的創新與創業」的講座。
  • 海大教授直播解讀新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
    海大教授直播解讀新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時間:5月22日(周五) 20:00-21:00主講:袁紅春 教授上海海洋大學是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用影像解讀深圳夢 人文紀錄片《城與人》第二季上線
    中國夢,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正能量,而深圳夢,則是中國夢的華彩篇章。深圳人,是「夢之隊」的先鋒力量。一個個閃亮的深圳夢,是奮鬥者們砥礪前行的終極力量,也是深圳這座城市飛翔的強大翅膀。2020年,《城與人—成就深圳移民城市的移民故事》第二季也已拍攝完成,再次將「深圳精神」這一宏大的主題,通過「具體而微」的影像符碼進行生動解讀。第二季分為「敢想敢做是創客」、「鄉愁」、「外國人在深圳」、「不折騰?會死!」
  • 「夢到坐電梯,總到不了目的地」:22個夢的解讀
    昨天,我們徵集了夢,和大家對夢的解讀。留言裡有很多相似的夢:被追趕,掉牙,電梯,他們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創傷、自卑和恐懼;有的人在夢裡跟愛的人重逢,他看到自己的思念;有人在夢裡見義勇為,她看到了自己的勇氣;還有的夢在用一種特殊又直接的方式提醒我們:你太累了,要好好照顧自己。
  • 「超分子化學」之父 藥科大學解讀化學
    原標題:「超分子化學」之父 藥科大學解讀化學揚子晚報訊 (通訊員 姜晨 趙啟航 記者 楊甜子)10月31日,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an-MarieLehn(讓-馬利·萊恩)教授來到中國藥科大學,為藥大師生做了題為「從物質到生命:化學?化學!」的講座。
  • 看施一公教授如何解讀當代科學精神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發表題為《青年與科學精神》的主旨報告。此次報告主要論述了我們青年與科學精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強調科學精神中我們應該怎樣去探索。·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獲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