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

2020-12-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是我國整個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除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還有3000多萬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在城市和散居地區,習慣稱之為「散居少數民族」或「少數民族散居人口」。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少數民族散居人口將繼續呈現上升的發展態勢,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也會更加繁重。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區少數民族的各種合法權益。在保障平等政治權利方面,1949年頒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凡各民族雜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區內,各民族在當地政權機關中均應有相當名額的代表。1952年,政務院發布了《關於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數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權利的決定》,明確規定:一切散居的少數民族成分,均與當地的漢族人民同樣享有政治平等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歧視。1953年、1979年、1982年和1986年公布的《選舉法》,對城市和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參加各級人大的選舉及代表名額作出了具體規定。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頒布的《城市民族工作條例》規定:少教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數民族聚居的街道辦事處,以及直接為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服務的部門或者單位,應當配備適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幹部。這些規定更充分地保障了城市和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參加各級政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在發展經濟社會事業方面,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批轉國家民委黨組《關於做好雜居、散居少數民族工作的報告》中要求,國家和有關部門要積極幫助城市和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加速發展經濟和文化事業。198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中央統戰部和國家民委《關於民族工作幾個重要問題的報告》中強調,要對城市少數民族和民族鄉,在政策和投入上給予大力支持。199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的《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對幫助城市和散居地區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都作了更為全面、系統的規定,具有比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相關焦點

  • 如何加強散居和城市少數民族工作
    同時,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動中,各民族間交往日益頻繁,由經濟利益等原因引起的磨擦和糾紛增多,散居和城市少數民族工作顯得更加重要。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散居和城市少數民族工作。特別是胡錦濤同志在這次會議上強調:「要認真做好散居和城市少數民族工作,加大服務和管理力度,依法保障他們的正當權益」。這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散居和城市少數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 志願填報聚居和散居的區別 高考志願填報聚居散居怎麼填寫
    2019年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已經全部公布完畢,有些省市已經開始填報志願了,有的考生就面臨了填報志願一些小難題,例如,填寫高考志願時普通院校名後綴的散居聚居是什麼意思,現在小編進行一個簡單的回答,考生可作為參考。  這是少數民族享受的,漢族不填。
  • 白皮書:全國散居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已超過3000萬
    新華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魏武、吳晶)國務院新聞辦27日發表的《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說,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少數民族人口分布範圍進一步擴大,目前全國散居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已超過3000萬。  白皮書說,中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 加強民族地區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
    原標題:加強民族地區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洞察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深入闡明了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為正確處理民族地區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關係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民族地區生物遺傳資源合理利用制定科學的發展政策、採取科學的保護措施指明了前進方向。
  • 56個民族剪紙圖騰詮釋大全
    象徵著各族人民的團結,穩定和發展,也是表達對祖國六十歲生日的美好祝願。 《民族大團結—各民族圖騰剪紙手卷》的捐獻:在六十年的建設中,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人民在維護地區團結、穩定和發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 中國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秦漢時期建立起來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主要包括的是除中原地區華夏族或漢族以外,南方的越族和西南夷淆邵族等少數民族,西北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尚沒有包容或沒有完全包容進來。這種情況從東漢中期以後發生了越來越大的變化。
  • 邊疆民族地區文化扶貧:理論探討、政策體系及制度創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扶貧作為對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與文化宣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及教育工作等一起推進。文化扶貧內容主要集中於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由教育和文化等部門負責。   第二階段是規範化階段,1986年5月16日,國務院成立國務院邊疆民族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牧漁業部,主要任務是加強對邊疆民族地區經濟開發工作的指導和儘快改變貧窮面貌。
  • ——全國政協無黨派人士界委員「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指出,推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年5月,文化部發布的《「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指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加大文化扶貧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
  •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淼:堅持在民族地區開展科學研究與...
    她的工作不但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大大拓寬了中國科學院在民族地區開展工作的渠道,推動和吸引了更多民族地區院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服務方面投入於少數民族地區事業的發展。同時李森同志看到,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由於民族語言數位化處理技術的不足,使得它在信息化的潮流中逐漸退縮,急需通過引進新技術和加強應用這兩個方面,來實現民族語言的保護。2003年李淼同志開始了漢/民語言農業領域機器翻譯的研究工作。  漢/少數民族語言農業領域機器翻譯工作,當時在國內沒有人做過。選擇什麼樣的技術路線、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夥伴、利用什麼樣的語言資源都是未知數。
  • 寶應縣政協雙月協商座談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
    來源: 水韻寶應 舉報   (12月15日)下午,寶應縣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協商座談加強寶應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
  • 【強國教育叢談】進一步完善新時代民族地區「骨幹計劃」實踐模式...
    民族地區是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由於歷史和地理等原因,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教育相對落後,人才匱乏,亟需高層次、複合型的人才進行緊迫的、長期的開發和建設,為邊疆和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穩定作出貢獻。
  • 福建省民族宗教官員:少數民族地區也要奔小康
    ——訪福建省民族宗教事務廳廳長林文斌  中新社記者陳國明  福建省民族宗教事務廳廳長林文斌今天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進民族地區小康社會建設,是各級黨政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
  •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人口眾多,有各自的風俗習慣
    其中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13個民族在新疆居住的歷史較長,人數也較多。其餘東鄉、壯、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鮮等34個民族,則是在20世紀50年代前後,分別從祖國內地和邊疆地區遷來的。這裡僅就維吾爾、哈薩克等十多個兄弟民族的簡況作一概述。維吾爾族在新疆有813萬多人,佔新疆總人口的46.58%。
  • 《米花之味》:現代性視域中少數民族地區女性隱喻的文化表達
    02.現代與傳統互滲:女性身份的現代隱喻現代化的進程讓大多數中青年群體遠離傳統民族村寨,背井離鄉,在城市裡工作與生活,他們是溝通村寨與外面現代都市的流動橋梁。新世紀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中,凸顯此類現象較多,如《婼瑪的十七歲》中鄰居外出打工女孩回鄉給婼瑪講述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彩;《花腰新娘》中進城從商的阿明給鳳美帶來的各種城市中的商品等,他們作為新時代走出民族村寨的中青年群體,帶著少數民族身份在城市中紮根立足,成為一種民族身份符號景觀的同時,也將城市中的現代性符號帶入傳統村寨。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昆臺民族文化交流持續加強
    1月15日,昆明市舉行「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民族團結進步專題發布會,昆明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李為民介紹,近年來,昆明市臺聯深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弘揚「同根文化」,持續深化「春融同心」統戰工作品牌,服務大統戰工作格局,臺聯工作不斷突出「側重點」、拉長「延伸鏈」、擴大臺聯「覆蓋面」,持續加強昆臺民族文化交流
  • 民族花開似錦繡 幸福綻放新紅山——赤峰市紅山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
    >「民族團結是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紅山區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強化組織領導,聚焦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制發《開展愛黨愛國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實施意見》,通過「黨建+民族團結」模式,實現城市基層黨建與民族團結工作的有機融合。橋北街道松樹園社區黨支部強化創建陣地建設,設立少數民族書籍閱讀專區、社區蒙古語講堂,開展系列少數民族專場活動。
  • 山歌、順口溜、熱瓦普……民族地區疫情防控宣傳接地氣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一些多民族聚居的社區、鄉村,積極嘗試用國家通用語言及少數民族語言,用「小蜜蜂」、小喇叭、車載廣播等多種設備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動員。2月1日,新疆阿克蘇地區塔裡木歌舞團駐阿依庫勒鎮塔什巴格村「訪惠聚」工作隊員努爾比耶·艾爾肯,用群眾喜愛的熱瓦普彈唱方式,以國家通用語言和維吾爾兩種語言創作了一首防疫歌曲。這首歌曲通過大喇叭反覆播放、手機微信轉發等方式,得到了廣泛傳播。
  • 土耳其博覽 | 論土耳其庫德民族問題的「外部性」
    土耳其的庫德民族問題受外部因素影響的程度和複雜性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這些外部因素或主體的存在及相互之間的複雜互動,極大地影響著土耳其庫德民族問題的解決。土耳其庫德民族問題的解決,不僅取決於相關各方的價值和行為選擇,也直接考驗著現代民族國家的包容力乃至生存和發展能力,以及現代國際體系協調和解決國際和地區衝突的有效性。「民族問題」是現代民族國家普遍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鄧小平:民族政策是要我們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建設自己...
    民族政策是要我們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建設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只有團結得好,一切建設事業才能順利地進行。   1953年1月20日,鄧小平設宴招待來北京的青海果洛區藏族參觀團和甘肅南部牧區各民族參觀團全體人員。他致歡迎辭說:「民族政策是要我們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建設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
  • 治理散居林盤院落 促進旅遊致富
    農村散居林盤院落髒亂差問題由來已久,管理無序、破解困難,在水月社區兩委幹部走訪院子召開院落會時,居住在林盤院落的居民群眾喜歡拿環境優美、文娛活動豐富的農村集中居住區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衛生環境等方面相對滯後的林盤院落進行對比,甚至有的居民直言林盤院落就像個垃圾堆,鎮上、村上只管農集區,散居林盤院落不好管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