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國家致力於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更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成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實施了一批重大工程,使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事業邁上了新臺階。
-
內蒙古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
《語文》教材學生課業負擔不會增加以下五個方面不會改變其他學科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學體系不變自治區司法廳廳長郝澤軍指出,國家統編語文教材適用於《民族區域自治法》。
-
國家民委2015年度部門預算
(四)研究提出協調民族關係的工作建議,協調處理民族關係中的重大事項,參與協調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工作,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八)管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指導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翻譯、出版和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 (九)負責組織協調民族工作領域有關對外和對港澳臺的交流與合作,參與涉及民族事務的對外宣傳工作。 (十)參與擬訂少數民族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聯繫少數民族幹部,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教育和使用工作。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體現中華民族認同
根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規定,國家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此外,國家教材委員會近期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面完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這些舉措對全國人民特別是民族地區、偏遠地區、方言區群眾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
新中國語言文字發展歷程: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推行漢語拼音|70年...
封面新聞記者 施詩晨 李雨心 語言生活的這些發展變化,與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有著密切的關係。縱覽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可以看出明顯地邁出了三大步: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國家層面使用的語言具有兩大功能,一是象徵意義,一是工作通用。當年做地位規劃時,不叫「國語」而叫「普通話」,後來又稱「國家通用語言」,其規劃理念一脈相承,顯然都是著眼於「通用」這一語言交際功能,而不刻意強調其象徵意義,或者說其象徵意義是通過「通用」間接體現的。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多民族國家認同建構的基礎性工程
就民族關係而言,一方面,原先相對穩定的民族分布格局出現了流動化趨向,各民族的空間分布朝著充分平衡的方向變遷,人際、群際以及族際間紐帶關係更加複雜多樣和動態活躍,各民族成員在全國範圍內逐漸呈現出相互交融的態勢,民族地區與少數民族群體的傳統邊界也開始模糊。與此同時,市場經濟體制對社會資源的配置重組,也加劇了社會個體之間乃至不同民族之間的利益競爭,進而重塑著各民族成員對國家認同的社會心理基礎。
-
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上學那會兒,中小學是用蒙古語授課,大學是用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大學第一年,我聽課十分困難,於是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普通話。雖然鬧過很多笑話,但我仍然堅持去說、去練。現在,我不但熟練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蒙古語,還能夠使用英語溝通交流,這對我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劍橋大學學習時,每周都有國際上的名師來做講座,但我英語水平不高,有時真希望老師用中文講課。
-
中央民族大學獲批2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
近日,國家民委辦公廳公布了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建設名單,中央民族大學質譜成像與代謝組學實驗室、民族地區生態環境實驗室兩個實驗室成功入選。 質譜成像與代謝組學實驗室以中央民族大學「生物成像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為科研平臺,主要依託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質譜成像與代謝組學」,並整合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和藥學院的化學、生物學、中藥學及民族醫藥學等相關學科資源推進建設與發展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體現中華民族認同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體現中華民族認同鄧立光根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規定,國家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此外,國家教材委員會近期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面完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
-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_國情相關_中國政府網
我國有56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國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普通話是漢語的標準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淼:堅持在民族地區開展科學研究與...
同時李森同志看到,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由於民族語言數位化處理技術的不足,使得它在信息化的潮流中逐漸退縮,急需通過引進新技術和加強應用這兩個方面,來實現民族語言的保護。2003年李淼同志開始了漢/民語言農業領域機器翻譯的研究工作。 漢/少數民族語言農業領域機器翻譯工作,當時在國內沒有人做過。選擇什麼樣的技術路線、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夥伴、利用什麼樣的語言資源都是未知數。
-
語言文字工作簡報517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總體狀況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語言文字事業;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視野和領域進一步拓展;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穩步推進,亮點突出;殘障人士的語言文字權利得到切實保障;社會大眾廣泛關注語言生活;國際化、市場化進程中的語言文字問題受到關注;海峽兩岸語言文字學術交流活躍;媒體、教材等的用字用語情況穩定。
-
第十六屆全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學術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
9月21日-22日,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主辦,桂林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承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學術研討會在桂林理工大學召開。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周國清、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李生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單位的130多名專家學者和學生代表參加會議,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派員與會並致辭。
-
關於進行「民族語言文字規範化信息化調研」的補充通知
一、調研報告的內容 (一)省、自治區民族構成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基本狀況 主要介紹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概況及其使用情況、跨境少數民族語言狀況、當地少數民族文字概況及其使用情況等。 (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範化信息化的政策法規狀況 已發布和正在制定的有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範化信息化的法規、條例、規章及發文等(包括包含在相關法規、規章、條例中的)。包括:(1)名稱;(2)發布部門;(3)發布時間;(4)執行情況(執行效果如何、是否做過修訂等)。
-
中央民族大學新獲批2個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近日,國家民委辦公廳公布了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單,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興邊富民戰略研究院、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兩個基地成功入選。中國興邊富民戰略研究院立足於「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研究院立足新時代中國興邊富民戰略與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旨在成為服務國家興邊富民戰略的「理論研究高地、決策諮詢重鎮、高端論壇載體、社會服務平臺、邊疆數據中心」高端智庫。
-
王寧老師丨語言文字與文化認同——談港澳中文教育的重大意義
2019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年的紀念年份,兩岸四地的語言學與中文教學界的同行,協助澳門語言學會,召開了「澳門特區20年社會語言狀況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王寧老師以《語言文字與文化認同》為題,作為這次會議第一位主題發言人,她以港澳回歸前後中文教育的參與者、目擊者和見證者的身份,在文章中從自己的所見出發,充分闡釋了語言文字與文化認同的關係
-
昌都市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_教育_中國西藏網
為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進一步提高村(居)幹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昌都市不斷創新活動、積極宣傳,在各族群眾特別是村(居)幹部中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業務工作 自治區民委2020年第二批蒙古...
自治區民委2020年第二批蒙古語言文字科研資助項目擬結項課題公示 發布日期:2020-12-02 16:23 瀏覽次數:
-
中國普通話普及率約73% 年度字詞成社會變化記錄儀
迅速發展,語言行業年產值超2800億元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多語言、多方言、多文種的國家。《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我國共有56個民族、100多種語言,分屬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有29種文字,包括漢字和28種現行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
-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
8月12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中國作協主席、第十二屆駿馬獎評獎委員會名譽主任鐵凝出席會議。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國家民委副主任、第十二屆駿馬獎評獎委員會主任郭衛平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