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通話普及率約73% 年度字詞成社會變化記錄儀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我國普通話普及率達73%左右,識字人口使用規範漢字比例超過95%——

  今天,讓我們更好地「說話」(教育眼)

  本報記者 張 爍

  「燃爆了!」電影《戰狼Ⅱ》熱映,這樣的評價深得人心。何謂「燃爆」?從表示「燃燒、爆炸」的字面含義,衍生為「令人熱血沸騰、激動不已」,這就是語言的發展演變。充滿活力的語言,不僅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誌,也是促進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日前,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等系列皮書,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工作成就。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話普及率從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識字人口使用規範漢字比例逾95%。

  年度字詞,社會變化的記錄儀和顯微鏡

  「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2016年8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訪談節目中的話,瞬間刷爆網絡。一時間,人們紛紛用「定個小目標」來自我調侃,比如「新學期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申請到所有的獎學金。」沒過多久,這一網絡流行語被主流媒體捕獲,「百姓小目標,執政大方向」「『小目標』飽含大期待」等頻見報端。最終,「小目標」當選2016年度國內詞。

  「網絡用語或源於特定事件,或源於影視節目,或源於方言發音,彰顯了網民的個性和自由意識,傳達了對自我狀態和社會公共事件的判斷和評價。」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與「小目標」一樣,年度字詞引發人們諸多思考。在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主辦的2016年度漢語盤點活動中:「規」「小目標」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變」「一帶一路」分別當選年度國際字、國際詞;「兩學一做」「凍產」「表情包」「洪荒之力」「阿爾法圍棋」「網絡大電影」「摩拜單車」「山寨社團」「吃瓜群眾」「閨蜜門」當選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長徵精神」「兩學一做」「杭州G20峰會」「南海」「裡約奧運會」「脫歐」「美國大選」「親信幹政」「天宮二號」「阿爾法圍棋」當選年度十大流行語;「洪荒之力」「友誼的小船」「定個小目標」「吃瓜群眾」「葛優躺」「辣眼睛」「全是套路」「藍瘦香菇」「老司機」「厲害了我的哥」當選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作為社會變化的記錄儀和顯微鏡,年度字詞集中體現了這一年的語言變化和社會熱點,蘊含著人們對自身生活、社會變革與人類發展的理性思考,在反思中積蓄著時代的正能量。」《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主編郭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國內字「規」反映出時代巨變下,人們愈發重視做人、處事、齊家、治國的行為準則;國內詞「小目標」聚人氣、接地氣,詮釋出國人務實而樂觀的新風尚;「變」和「一帶一路」體現出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變局中,互聯互通、合作共贏仍是人類的共同訴求和最大公約數。

  迅速發展,語言行業年產值超2800億元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多語言、多方言、多文種的國家。《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我國共有56個民族、100多種語言,分屬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有29種文字,包括漢字和28種現行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漢語是我國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包括北方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話等方言。

  「《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7)》(白皮書)是國家語委首次發布的系統介紹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年度發展狀況、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各領域統計數據的權威性、綜合性報告。」教育部語用司、語信司司長田立新介紹,當前,包括《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綠皮書)、《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藍皮書)、《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黃皮書)在內的國家語委皮書系列正式形成,對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學術產生重要影響。

  白皮書顯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國家頒布實施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標準6類47種,語言文字信息化規範標準59種,68%的國民掌握了漢語拼音;國家幫助15個少數民族創製或改進了文字方案,頒布實施了10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規範標準。截至2016年,我國制定頒布的專門針對語言文字問題或包含語言文字法條規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近2200項。

  引人注目的是,截至目前,我國已在全球141個國家(地區)設立515所孔子學院和1074個中小學孔子課堂,現有註冊學員210萬人。其中,歐盟28國、中東歐16國實現全覆蓋。此外,荷蘭格羅寧根孔子學院成立首個海外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世界各地有近兩萬所中文學校面向華僑華人傳授中文。截至2016年,我國高校共開設有72個外語專業,其中非通用語種專業65個,覆蓋了歐盟國家24種官方語言和東協10國官方語言。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在校本科生人數達81萬。

  隨著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不斷前行,當前,提供語言文字類產品以及相關研究諮詢、技術研發、工具應用等專業化服務的現代服務業也發展迅猛。白皮書顯示,從事語言服務或相關服務的企業數達到72500家,行業年產值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語言出版業的零售市場規模估算接近150億元。

  大有可為,全面推動服務國家發展需求

  「在現代社會中,語言文字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建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是國際交流互鑑中打開一國之門的鑰匙。」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佔元強調。

  新中國成立以來,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大大促進了基礎教育普及和國家文化事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紮實推進。進入21世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布實施使語言文字事業進入了法制化軌道。「這些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成就,標誌著我國逐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道路。」杜佔元說。

  那麼,站在歷史新起點上,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將如何前行?

  2016年8月,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了《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了5個方面的工作任務: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重點在於加快民族地區和農村的普通話普及;提高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加強語言資源建設和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增強語言文字服務能力,使語言文字工作更加適應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求,並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語言學習和使用的需求;發揮語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加強中華語言文化建設與傳播;促進社會語言生活健康和諧,加強社會語言生活引導。

  從歷史的長河中看,語言文字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關係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文化繁榮。當前,我國既有「一帶一路」建設等對外戰略的語言服務與保障問題,也有「十三五」脫貧攻堅工程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問題;既有服務中華文化「走出去」問題,也有服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等問題……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和戰略意義。

  「『十三五』時期,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主題就是全面推動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發展需求。」杜佔元指出,全面推動,就是要把語言文字工作與國家發展需求不能適應的短板補上,向國家戰略聚焦,向農村和民族地區攻堅,向社會應用推進,向現代治理轉型,向國際領域拓展,「這就是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語言文字事業的主戰場,是語言文字事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工作主線。」

相關焦點

  • 全國推普周開幕:我國普通話普及率超過80%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胡浩)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14日拉開帷幕。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目前,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開幕式以線上方式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田三個城市同步舉行。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第六版 )的條目(第1225頁)  「說」字有四種讀音。  一是讀「shuō」,主要的意思有:  1、解釋,解說;2、告訴,講話;3、言論、主張(作名詞,如「學說」、「歪理邪說」)等等。  二是讀「shuì」,意思是勸說別人使聽從自己,比如「遊說」。
  • "漢語盤點2020"正式啟動 年度字詞12月21日揭曉
    (原標題:「漢語盤點2020」正式啟動 年度字詞12月21日揭曉)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第 6 版 )的條目(第 1225 頁)「說」字有四種讀音。心疼咱們學配音和學播音的寶寶們,幾乎每年都會有幾個字的讀音有變化。為何字詞的讀音會不斷變化呢?
  • 字詞裡的年度記憶_第A03版:要聞_2020年12月17日_大連日報數字報...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    有哪些字詞,能勾畫你我共同的2020回憶?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主辦的「漢語盤點2020」活動,陸續發布了「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年度十大流行語」「年度十大新詞語」。這些由專家、網民和大數據選出的年度詞語,記錄下這一年的社會熱點,也於字裡行間留下國家發展和時代變遷的草蛇灰線。
  • 「漢語盤點2019」年度字詞出爐 「我和我的祖國」、「穩」步前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2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聶北茵)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9」揭曉儀式今天在北京舉行。 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
  • 王東傑:「二字詞」的井噴與中國近代思想轉型的動力
    在此基礎上,作者甚至提出一個「極端」之論:「二字詞化與其視作漢語詞彙變化的趨勢,毋寧是16世紀以後中外對譯,20世紀以後中日對譯所引發的詞彙現象。從語言由綜合向分析發展的大趨勢上看,漢語自身是否存在二字詞化的動機令人懷疑。」
  • 2014年「法」字當選年度漢字 「反腐」為年度國內詞
    12月19日,2014年度漢字出爐,「法」字在7000多條網友推薦詞中脫穎而出,榮膺中國年度漢字,「反腐」為年度國內詞,「失」和「馬航」為國際字和國際詞。 此外,「依法治國」也成為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榜首詞。
  • 講普通話時候不同腦區是怎樣工作的?結合fMRI與TMS的對普通話語義認知神經基礎的研究
    2019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已經接近80%,國內各民族地區交流障礙基本消除。在使用普通話交流時,對漢語的語義認知是我們交流的基礎。關於語義認知的神經基礎,現有研究提出了一個大規模的分布式網絡模型,包括左側額下回(IFG),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顳中回(MTG)和外側頂壁溝(IPS)。這些現有的語義處理模型主要基於印歐語言的研究,而缺乏對漢語普通話的研究。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出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肖啟明、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騰訊網副總編輯李倫、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等為年度字詞揭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對年度字詞進行了深刻解讀。最後,由中國出版集團黨組書記、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濤、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共同進行了深度訪談,分享了思想和感觸。
  • 2020年普通話宣傳周主題是什麼?今年推普周時間是哪幾天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14日以雲端直播方式在北京和新疆烏魯木齊、和田三個城市同步開幕。本屆推普周的主題為「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現代科學知識的重要信息載體,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消除語言交流障礙,促進各民族群眾獲取有效信息,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知識以及技術。」
  • 土壤溫度記錄儀是什麼,它的功能作用是什麼
    土壤溫度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重要環境因素,土壤溫度變化容易影響土壤有機質的轉變,土壤溶液的移動、而土壤水分這會影響到養分運輸等。因此為了保障植物正常生長,必須經常監測土壤溫溼度變化,以避免土壤溫溼度異常變化給植物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降低植物產出。可採用託普雲農研發的土壤溫度記錄儀監測。
  • 沈國威︱二字詞、言文一致與漢語詞彙體系的近代重構
    使用頻率的變化反映了詞語重要性的變化。我將這一類詞特別稱之為「激活詞」。總結以上,我們可以說參與詞彙體系近代重構的詞有以下幾類:一,新詞,詞的形式不見於漢語典籍,是全新的;二,意義用法更新詞,即舊詞形新詞義;三,激活詞。人們常說新概念需要新詞語,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國社會發生了劇變,所以需要大量的新詞語,可以這樣理解嗎?
  • 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及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快速提升
    日前,我國寬帶發展聯盟發布了第十期《中國寬帶普及狀況報告》(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8203.9萬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85.4%在我國固定寬帶及移動寬帶具有較大用戶基數的情況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及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還能季度取得3個百分點左右的增長,提升速度快速。寬帶普及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信息化創新驅動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在通信行業主管部門、基礎電信企業及寬帶發展產業鏈相關各方的共同推動下,我國「提速降費」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電信普通服務試點工作成效顯著。
  • 這些字詞改音了?到底怎麼讀?起底這篇真假莫辨的「10w+」!
    原標題:這些字詞改音了?到底怎麼讀?起底這篇真假莫辨的「10w+」!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2016年6月,國家教育部公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徵求相關發音更改的意見。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發布 盡現時代民生民情
    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活動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投票量達數十萬。最終,「奮」「改革開放四十年」「退」「貿易摩擦」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
  • 因太多人讀錯導致字詞拼音被修改?網友吵翻了
    首先,詩詞中部分讀音的修改是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其次,網傳詞語讀音修改內容中,大部分來自2016年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但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 「注意!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了!
  • 中國語言文字概況_國情相關_中國政府網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普通話是漢語的標準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語普通話也是世界主要語言之一,是聯合國六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
  • 普通話測試技巧3:扣分點
    普通話水平測試(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是對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規範程度、熟練程度的口語考試。考試形式為口試。二 級 (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二級甲等(測試得分:87分-91.99分之間)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音基本標準,語調自然,表達流暢。少數難點音有時出現失誤。詞語、語法極少有誤。
  • 土壤溫度記錄儀的作用是什麼,它都具備著哪些優勢
    打開APP 土壤溫度記錄儀的作用是什麼,它都具備著哪些優勢 tpyn2020 發表於 2020-11-30 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