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近日,關於拼音字詞的修改再度引發熱議。
網傳許多曾經的「錯誤讀音」因為「讀錯的人多」,如今成為了「正確讀音」。不少網友感嘆到「書都白讀了」、「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不過,《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這可能是條「假新聞」。首先,詩詞中部分讀音的修改是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其次,網傳詞語讀音修改內容中,大部分來自2016年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但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
「注意!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了!」
觀察者網注意到,昨天晚上,由微信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發布的一篇名為《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社交網絡。
隨後,「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登上熱搜榜。今天早上9時許,微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整理髮布了部分被修改了讀音的字詞。
例如,語文老師曾經千叮嚀萬囑咐的「鄉音無改鬢毛衰(cuī)」、「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網傳文章中稱「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教科書上的注音都變成了衰(shuāi)、斜(xié)。」
確鑿(zuò)改為確鑿(záo),蕁(qián)麻疹改為蕁(xún)麻疹。
「呆板」本來讀 ái bǎn,但是為尊重大眾習慣,從 1987 年開始,這個詞的讀音更改為 dāi bǎn。
鐵騎(tiě jì)是古代發音,在類似動詞詞義時讀作qí(例如,騎兵),其他類似名詞詞義的均讀jì(例如,驃騎)。但現在全部都讀qí,已取消jì 這個讀音。文章稱,據《新華字典》第 11 版,2005 年起,「騎」統一廢除「jì」「jí」,讀「qí」。
諸如此類的還有,說服(shuì fú)改成(shuō fú),唯(wěi)唯(wěi)諾諾改為唯(wéi)唯(wéi)諾諾,靡靡(mǐmǐ)之音改為靡靡之音(mímí),簞食(sì)壺漿為 簞食(shí)壺漿……
對於所謂「多數人讀錯就改變讀音」的做法,網友大多是持反對意見的,認為不應該為了方便而放棄原本正確的讀音。
有人認為修改詩詞中部分字的讀音,不僅破壞了作者的韻腳,也改變了詩詞的意境。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改得好」,部分發音統一之後,就不用浪費太多時間糾結某個字該念什麼,「本來語言就是為了方便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