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作業是讓很多媽媽心煩的一件事,很多孩子因為年齡小,有愛偷懶的心理,因此,每到寫作業的時候,都要磨蹭很久,這也讓一些媽媽心生不滿,畢竟媽媽們下班之後,也非常累。
「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孩子:不懂別亂教
琪琪是一位85後媽媽,因為丈夫工作忙,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琪琪在輔導女兒寫作業,這天琪琪正常輔導女兒做功課,突然看到女兒做題的時候,「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琪琪瞬間就不高興了,以為是老師判錯了。
因此,琪琪立刻給老師打電話詢問,老老師解釋:現在讀音改了,教材上都有標註,琪琪只能吃癟的掛了電話。
看著媽媽一臉失落,一旁的女兒也瞬間樂開了花,調侃媽媽:不懂別亂教。其實不止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讀音改了,而且鐵騎(ji)讀音也改成了鐵騎(qi)。等等。這些以前都比較拗口的詞,都改成了愛讀錯的拼音。因此,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有人認為拼音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變化是好事,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也有網友反駁:憑什麼文化要給文盲讓步?一騎紅塵妃子笑,騎也讀成了qi,感覺讀qi就是個動詞,而「ji」才是一人一馬。
很多詞讀音不同,意思和句意都會發生改變,詩詞也不押韻了,怎麼能隨便改動呢?但是無論家長接不接受,都要讓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不要因為讀音變化,就覺得非常沮喪,充滿挫敗感。
父母應該如何輔導孩子?
一:緊跟時代前沿
父母如果想要輔導好孩子,就要緊跟時代前沿,及時了解新的政策,不要總是被自己的思維局限住,這樣反而容易出錯,畢竟時代不同了。父母也不能用自己10 多年前的經驗,去指導孩子,父母及時補充新知識,只會百利無一害。
二:端正心態
再者就是,父母要端正心態,正確看待現在的教材的變化,遇到不確定,或者是覺得不妥當的,要及時詢問孩子,是不是出了新的改動,而不是出於父母的威嚴,直接否定孩子,直接做一言堂,這樣不僅會受到孩子的牴觸,而且還會打壓孩子的個性。
畢竟現在孩子非常注重個人感受,孩子們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因此,父母如果想要得到孩子的認可,就要注意多與孩子溝通。
三:不要越俎代庖
再者就是,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越俎代庖,分清老師和家長的界限,父母在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能總是一副家長的威嚴,給孩子一種時刻被壓抑的感受,這樣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的感受並沒有什麼不同。
孩子不僅會覺得壓抑,也容易有逆反心理,父母在輔導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自己應該是外援,不應該是指揮全場的教練。
育兒寄語:
拼音的改變其實也是一種時代的進步,父母可以不認可,但是不能太偏激,更不能將自己的偏激想法傳遞給孩子,不然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其次,父母在跟老師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畢竟老師也是人,也會有誤判的時候。
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出現誤判,即使出現誤判,也多不會是因為針對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不要輕易給老師貼標籤。
今日話題討論:在座的寶媽,在輔導孩子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困擾?你認為:「鄉音無改鬢毛衰(cui)」這類詞讀音改變好不好?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