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日常觀念中,蛇毒是一種可致人死亡的可怕毒液,但其實蛇毒還可以應用在其他方面。通過現代科學手段,蛇毒的部分成分可被提取、分離、純化、加工,在醫學上的應用研究也越來越廣泛。
蛇毒是從毒蛇頭部毒腺中分泌出來的一種毒液,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質,約佔90%至95%,其中酶類約佔蛇毒蛋白的50%。此外,還包括小分子肽、胺基酸、生物胺類及金屬離子等。
目前已經發現蛇毒分為三類:神經毒、血液循環毒和混合毒。被毒蛇咬傷之後,毒液會迅速進入到人體皮下組織或者肌肉組織。毒液產生的影響非常明顯,並且發病快速,治療毒蛇咬傷講究時效性,因此被毒蛇咬傷要及時進行治療,情況一旦惡化,就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那麼被毒蛇咬傷之後該如何取得救治呢?
目前,抗蛇毒血清是蛇毒救治中最有效的特異性治療藥物之一。抗蛇毒血清是蛇毒加入免疫佐劑,充分乳化後再注入機體,刺激機體的免疫活性細胞,通過免疫應答由具有與相應蛇毒特異性結合併能中和其毒性的漿細胞合成的免疫蛋白球。
面對幾種對人類危害較大的毒蛇咬傷,現在基本上可用特效的抗蛇毒血清治療。
蛇毒雖然可怕,但令人驚喜的是,蛇毒在醫學上的應用研究也越來越廣泛。
1、凝血作用。在蝮蛇科和眼鏡蛇科等蛇毒中存在一類能作用於血液凝固系統的不同環節的酶原,包括激活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或直接使纖維蛋白原凝集的凝血組分,幹擾凝血自穩機制,從而促進血液凝固。
2、抗凝溶栓作用。目前臨床上已有不少蛇毒溶栓藥物運用於治療心肌梗死,動、靜脈炎和中風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血栓類疾病。
3、鎮痛作用。蛇毒在鎮痛治療方面有顯著療效,由於蛇毒鎮痛劑有更高的鎮痛活性,且無成癮性,臨床常用於代替嗎啡治療癌症晚期的疼痛和神經性疼痛。
4、降壓作用。研究發現,蛇毒中存在著能降低血壓的酶類。這種酶能阻斷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轉化,降低人體血管緊張素的增壓活性,還能抑制血漿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活性,在高血壓治療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二中高級教師黃少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馬瑤 [責任編輯: 郭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