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天氣轉暖,最近蛇也開始出沒了,我母親被一條毒蛇咬傷住院了,希望大家注意防範。」近日,市民包先生撥打新聞熱線反映此事。記者從溫州永嘉蛇類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被毒蛇咬傷的患者多了不少。
「從5月來看,幾乎每天都有被蛇咬傷的患者來到研究所救治。」溫州永嘉蛇類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說,俗語說,「三月三(農曆)蛇出山,九月九蛇進土。」意思是說,農曆三月初三前後,蛇類結束冬眠,開始出來活動了。而蛇的出洞和歸洞時間,視氣候而定,最近天氣逐漸變暖,毒蛇自然出洞了。
該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在野外活動要儘量穿長衣長褲,高幫鞋子,把褲腳綁緊。進入林區要戴帽子,防止掛在樹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儘量不要進入草叢中走,如果非要穿過草叢,可以拿一根小木棍,採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邊打邊通過。
另外,千萬不要輕易地去逗蛇或抓蛇,蛇一旦被激怒就會傷人。而一旦被蛇咬了,要綁紮、清洗和排毒,並確保在6小時內就醫。如一時無法趕到醫院,可先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釐米處,作環形綁紮,緩解毒素擴散。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鐘左右,放鬆1~2分鐘。同時設法除去傷口內的毒液。接著,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割成十字形。再用雙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4~5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吮,吸後立即吐出,並用清水漱口。有齲齒、口腔黏膜或嘴唇破損者,禁用此法,以免中毒。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蔣文澤
新聞+
我國常見的毒蛇
蝮蛇:是我國分布最廣泛的毒蛇,能上樹,能遊泳,能爬山,在全國各地都有。這是一種傷人最多的毒蛇。
竹葉青:全身綠、眼睛紅、尾巴黃。喜歡掛在樹上,人從樹下過,脖子碰到它,就會被咬到脖子,脖子腫起來,壓住氣管,就會把人給悶死。
銀環蛇:遇人會團成一團,把頭埋在身體下面,看起來很害羞,溫順,但你要是去抓它,那它就會狠狠地咬上你一口。這種蛇的危險之處,在於被咬了還不腫痛,所以人們往往會麻痺大意。一旦過了半小時到四小時,毒性發作,就會因呼吸肌肉麻痺,呼吸停止而死。
五步蛇:體型大,毒性強,排毒量也大。但這種蛇地處深山,加上藥用價值很高,也被人抓得沒剩下多少了。
金環蛇:毒性和習性與銀環蛇差不多,分布更加靠近南方,主要在廣東、廣西和福建分布。
眼鏡王蛇:這種蛇受驚後容易生氣,生氣了就會豎起前半身,呼呼喘氣,還會噴射毒液。毒液要是被噴到眼睛上,就會使人失明。毒性猛烈,還會主動攻擊人。被咬傷後很難救治。
圓斑蝰蛇:圓斑蝰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以及臺灣等地。劇毒。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