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空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2021-01-16 珊瑚橘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1957年前蘇聯率先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後,美國緊隨其後,開始對航天技術進行廣泛研究和試驗。1958年12月,美國就發射了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斯科爾。1963年,又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實用型通信衛星辛康1號。之後,便開始制訂通信衛星發展的遠景規劃。



1965年,發射了第一代國防通信衛星I系列中的第一顆星,到1968年共發射了26顆衛星。1971年開始執行第二代通信衛星的發射計劃,到1989年底共發射了16顆星。第三代國防通信衛星是從1982年開始發射的,計劃發射14顆星,總費用25億美元,擬於80年代末之前全部替代第二代通信衛星。第四代戰略戰術和中繼衛星軍事星(MILSTAR)是在國防部主持下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高性能通信衛星,計劃90年代初開始發射,共發射8顆星。此外,美國海軍由於全球遠洋作戰,所以從1978年開始自行發射艦隊通信衛星,到1989年共發射8顆。1984年開始,還向美國休斯公司租用了4顆通信衛星。




除美國外,擁有通信衛星的國家還有前蘇聯、英國、法國和北約等,其中,前蘇聯發射了閃電、虹、地平線和螢光屏等通信衛星約200顆,同時還發射了數十顆戰術通信衛星。英國是天網系列軍用通信衛星,法國電信系列通信衛星,北約發射的通信衛星稱為納託。目前,全世界已發射了大約700顆通信衛星,其中地球靜止軌道衛星200多顆,除美國、英國外,其他國家的通信衛星多是軍民合用的衛星。通信衛星承擔了三分之二的洲際通信業務和幾乎全部的洲際電視轉播。衛星通信已經佔軍事通信總量的80%,成為各國軍隊平時和戰時通信的主要方式。



衛星通信系統主要是由衛星和地面終端站組成,其工作原理和一般的無線電通信原理沒有根本的區別。衛星是一個運行於35800公裡赤道上空的運載平臺,上面裝有無線電接收和發射天線、頻率轉發器和電源。地面終端站可以固定在陸地,也可以由艦艇、飛機或坦克裝甲車輛攜載,還可以由單兵背負,當然必須備有無線電發射和接收天線等裝置。



美國的通信衛星一般重500-900公斤,工作壽命為5-10年,工作頻率通常為超高頻和特高頻。前蘇聯的通信衛星工作壽命短,通常為1-3年,所以發射的衛星數量很多。有時為了對某個熱點地區進行監視和通信,還需要發射一些戰術通信衛星,這類衛星的重量很輕,只有40公斤左右,衛星軌道高度只有1400公裡,工作頻率多為甚高頻和特高頻。



利用衛星進行通信和一般的無線電通信相比具有哪些革命性的變化呢?衛星覆蓋範圍大,通信距離遠,這是任何常規無線電通信方式所不及的。在常規的通信方式中,人們總是希望把通信天線架得高一些,因為那樣會增大通信距離和擴展通信的覆蓋範圍。但是這種努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把天線裝到飛機上也只有1萬多米高,還是難以進行全球性不間斷地戰略通信。


如果把衛星發射到赤道上空35860公裡的高度上,使衛星運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保持一致,並使衛星的運轉周期正好等於地球自轉周期(24小時),那麼,地球與衛星便可始終保持一種相對靜止和同步運行的狀態。這樣,一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天線波束就可覆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面積,如果在赤道上空等距部署三顆通信衛星便能夠提供全球不間斷地通信。



美國就是利用這樣的工作原理將它的通信衛星分別部署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地球同步衛星其實就是一個升高了的微波中繼和接力站,它負責接收從地面、海上、空中或其他衛星上發來的無線電信號,經過轉發器將信號放大之後再用另一個頻率轉發出去,供這類終端站接收。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期間,中央電視臺首次租用24小時開通的POR180國際衛星線路,在美國亞特蘭大和中國北京之間,開通了兩地互傳聲音和圖像畫面的《親人熱線》和《體育沙龍》等節目,並現場直播了500多個小時的體育比賽等電視節目。兩地雖然相距萬裡之遙,但卻能夠同時進行交談並欣賞精彩的電視圖像,這不能不說是現代通信技術的一次巨大革命。



衛星通信容量大,傳輸頻帶寬、質量高,通信穩定可靠。通信容量大小是衡量通信效能的關鍵性指標。常規的無線電或有線電通信方式,就象是單車道、雙車道或三車道的公路那樣,經常塞車,擁擠不堪,效率低下。衛星通信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好像是幾十條、上百條、甚至上千條車道的高速公路,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幾乎不會發生什麼堵車或阻塞現象。



衛星通信一般採用1-10千兆赫的微波波段,所以頻率範圍非常寬,可提供成百上千、甚至數萬條話路,提供每秒幾十、甚至上百兆比的中高速數據通道,還可傳輸好幾路電視。由於衛星運行在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所以傳輸損耗小,電波傳播穩定,不受各通信點之間的通信距離、地形地貌或白天夜晚等天氣或自然條件的影響或限制。此外,衛星通信還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軍艦、飛機、坦克和單兵都可在機動過程中利用衛星進行不間斷地實時通信。


——本文摘自《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第二部:C4ISR。第9章:軍事通信。P145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相關焦點

  • 強大的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目前在建的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 (來源:央視網) 引以為傲的北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這些衛星的軌道是怎麼分布的?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北鬥系統都有哪些強大之處呢?
  • 試試你的上空有多少顆北鬥衛星在陪伴著你吧!
    目前北鬥衛星可見數量已超過GPS, 受到地球自轉等因素的影響, 在世界不同地點不同時間, 可見的北鬥衛星數量都不一樣
  • 木星和土星有多少顆衛星 天王星有多少顆衛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10月7日宣布,天文學家發現20顆新的土星衛星,這讓土衛數量增加至82顆,超過木星的79顆衛星,成為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那麼這些太陽系有哪些行星?又各有多少顆衛星呢?
  • 地球的第二顆衛星到底在哪裡呢?
    在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之中,有六顆都有自己的衛星,土星的衛星數量是最多的一個,有82個之多,是太陽之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一個行星。 最近,科學家通過卡特琳娜巡天望遠鏡在地球上空發現了一顆小行星,這個小行星十分微小,只有一輛小汽車大小,甚至不足為道,但是小行星科學家將其命名為2020cd3,有部分人將其稱為地衛二
  • 黑騎士衛星13000年前已懸浮在地球上空!
    成功拍攝到黑騎士衛星( Black Knight Satellite ),據推測自13000年前就懸浮在地球上空。目前,有大約3000顆人造衛星正圍繞地球旋轉,若加上老舊廢棄以及已損壞的衛星,數量則會更多。
  • 黑騎士衛星,據說這顆衛星13000年前就懸浮在地球上空了!
    然而,一些天文學家卻認為,這個不明物體極有可能與一個名叫黑騎士的衛星有關,它是地外文明的產物。  1960年3月美國時代雜誌,頭條宣布,美國已發現一個神秘的「物體」出現在地球的極地軌道上。但在三個星期後,這個不明物體又突然神秘的消失了。當時有人猜測,這可能是由前蘇聯發射的一個監視衛星。
  • 馬斯克到底有多瘋狂?星際飛船一次可發射400顆衛星
    我們首先要讓火箭工作起來;在把人送上太空之前,自動運送衛星,並用衛星執行幾百次任務。」提起馬斯克的星際飛船,我們先來看看馬克斯到底有哪些瘋狂之舉呢!按照計劃,擬於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一個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最終將使所有衛星連成一個「星座」,目標是為整個地球全天候提供高速低成本衛星網際網路。
  • 地球上空每4顆衛星中就有一顆是馬斯克的
    航天新觀察2020/11/25  第 287期  【綜合消息】SpaceX公司「獵鷹」9-1.2型火箭11月24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第40號發射臺發射了「星鏈」低軌寬帶星座的第16組共60顆衛星本次發射所用的整流罩兩個半罩也都各有飛行經歷,其中一瓣此前用過一次,另一瓣已飛過兩次。  自去年5月組網發射啟動以來,該公司迄今已通過16次發射將953顆「星鏈」組網衛星送入軌道,已發射「星鏈」衛星總數為955顆。 公司已針對美國北方用戶啟動了「星鏈」服務測試。 參與者要花499美元來購買天線和路由器,並每月支付99美元的服務費。
  • 高中物理:地球同步衛星知多少?地球同步衛星原理
    人造地球衛星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科研、軍事、和工農業生產等領域,有通訊衛星、軍事衛星、氣象衛星等。
  • 衛星是什麼?有多少是圍繞地球轉的?人類何時發送了第一顆衛星?
    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當然是衛星! 衛星是在太空中圍繞著另外一個物體旋轉的物體。一些衛星是大自然的產物,一些衛星是人造的。月亮就是一顆自然衛星,繞著地球旋轉。我們接下來深入討論一下人造衛星。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
    因為,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還真是個燒腦的科技問題。先看下面的報導:5月17日23點48分,我國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什麼?第45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 史上第二次,中俄「衛星」可能相撞,位置:南極上空
    一直追蹤太空垃圾的LeoLabs發出警告,一個已經半解體狀態的俄羅斯火箭和廢棄的中國火箭,即將在南極南部的大西洋上空相撞,兩個太空垃圾的總重量超過2.8噸,它們將以14.7千米/秒的相對速度相撞,即將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恐將形成一大片低軌道碎片雲,對附近軌道飛行的衛星造成極大威脅!
  • 史上第二次,中俄「衛星」可能相撞,位置:南極上空!
    一直追蹤太空垃圾的LeoLabs發出警告,一個已經半解體狀態的俄羅斯火箭和廢棄的中國火箭,即將在南極南部的大西洋上空相撞,兩個太空垃圾的總重量超過2.8噸,它們將以14.7千米/秒的相對速度相撞,即將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恐將形成一大片低軌道碎片雲,對附近軌道飛行的衛星造成極大威脅!
  • 地球有了第二顆衛星?已繞地球旋轉3年,即將被月球消滅
    我們知道,太陽系中共有八大行星,而每個行星的周圍又會有多個衛星圍繞著行星日復一日的旋轉。就拿地球來說,月亮就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數億年如一日的圍繞著地球不停的旋轉,不離不棄。可能有人會問,同樣是太陽系裡的八大行星,像木星就有十多個衛星繞其旋轉,那地球為什麼就這麼少呢?
  • 太陽系總共有多少顆星球?包括衛星?
    太陽系總共有多少顆星球?包括衛星?這個問題是要查太陽系戶口哈,不過咱太陽老大掌控一切,也沒什麼不可以說的,都是公開的,就來給你數數太陽系家珍。星球?是指拉七雜八的小天體渣滓都算呢,還是只成「球」的才算數呢?
  • 地球上空有1.7億件太空垃圾,它們到底有多可怕?
    因為是超限服役,也就是說,這顆衛星隨時都存在突然失控或出現故障的可能。10月15日,日本環境省對衛星「息吹」進行了詳盡評估,最終決定在衛星「息吹」完成所有任務後,將它引入大氣層進行燒毀,或是使其自然落體,進入掉落軌道中去。太空垃圾有多可怕?如今1.7億件太空垃圾繞地球旋轉談到太空垃圾,可能大家對它的印象並不是很深刻。
  • 地球竟有2顆衛星?另一顆衛星去哪了?
    在宇宙中,人類最熟悉的三種天體分別是:恆星、行星、衛星。其中恆星的代表者是太陽,我們都知道,恆星的出現意味著周圍可能會聚集著1顆,甚至多顆行星,而如果其中某一顆行星幸運的處於宜居帶中,那麼就意味著它的上面可能會擁有生命。
  • 克卜勒衛星到底發現了多少顆地外行星?
    克卜勒衛星用來觀測地外行星的方法被叫做凌星法,不了解凌星法意義的人很容易將這個計劃跟瘋子聯想到一起,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凌星法的確是現在最有效率的對地外行星的觀測手段。何為凌星,如果在一隻蛾子從燈泡前經過,你就算沒有仔細盯著燈泡看,哪怕隨意感受一下也會知道——一隻蛾子飛過去。
  • 美GPS有28顆衛星,俄格洛納斯有30顆,中國的北鬥有多少?
    衛星導航系統是由發射到地球軌道的衛星組成的,各個系統的衛星數量也有所不同。據悉,美國GPS有28顆,俄羅斯格洛納斯有30顆,那麼中國的北鬥系統有多少顆呢? 雖然和美國的GPS系統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至少不會受制於人。
  • 黑騎士衛星,據說這顆衛星13000年前就懸浮在地球
    美國NASA成功拍攝到黑騎士衛星( Black Knight Satellite ),據推測自13000年前就懸浮在地球上空。目前,有大約3000顆人造衛星正圍繞地球旋轉,若加上老舊廢棄以及已損壞的衛星,數量則會更多。自蘇聯於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後,多國爭相開始發射用於通訊、導航和探索等各種用途的人造衛星。其中最大的一個,可以說是長達100米寬的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