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深圳12月22日電 題: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記者 白瑜 李曉玲

中國科學院院士、帶領團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薛其坤,迎來了嶄新角色——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的基礎研究從哪裡突破?他將如何在這所被稱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的大學裡耕耘?南方科技大學12月20日迎來第一個十周年生日之際,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

以實踐回答「錢學森之問」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深圳用各種實踐回答「錢學森之問」。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這所學校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肩負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雙重使命。

繼朱清時、陳十一之後,物理學家薛其坤接棒南科大,成為這所學校第三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南科大的教師隊伍中包含23位全職院士。

薛其坤以「翩翩少年」來形容只有十年歷史的南科大,希望營造潛心科研的學術氛圍。他說,「南科大起點很高,條件很好,但是把一個少年培養成一個最優秀的成年人,需要我們幾代人的努力。我對南科大的未來充滿了無比的信心。我希望營造探索創新理想、追求科學夢想的學術氛圍,讓學者靜下心來,慢慢地按照科學研究的規律,在世界上最有挑戰性的科學領域探索。」

「深圳經濟特區40年,在社會主義體制下創造了一個現代經濟發展的奇蹟。在未來的40年,像美國矽谷等世界上最優秀的創新地區一樣,深圳也應該建立起一所能承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使命的傑出大學。這是南科大的目標。」 薛其坤說。

發展基礎研究要寬容「無用的研究」

科研工作要頂天、立地,一方面仰望科學的星空,另一方面要腳踏實地,服務技術轉化,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發展。薛其坤堅信,「中國正再次迎來科學的春天。」

中國的基礎研究如何實現突破?「我們一手抓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我們有效的創新機制可以很快轉化到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技術。另一手要抓的,是看不到目前應用用途的『無用』的研究,無用為大用,這些面向未來的研究反而可能開啟無窮大的應用方向。」薛其坤說。

當部分優秀的人才選擇去掙快錢,當不少孩子把網紅作為自己的目標時,薛其坤充滿了憂慮:青少年的未來選擇,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大問題。科學研究者們應通過奮鬥,給大家樹立榜樣,吸引年輕人,在國內營造催人奮進的氛圍,讓未來的年輕人都嚮往留在重要的科研領域做科學研究,儘量讓最優秀的年輕人把基礎研究作為他們人生的重要選擇。

薛其坤強調,科學研究不像工廠生產,這頭放進原料那頭就能出產品。科學研究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有時候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歷程才能實現突破。他舉了引力波的例子。1916年,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科學家花了半個世紀搜尋引力波,但是一直沒找到,引力波成為世界自然科學中最大的一塊缺失的拼圖。時隔近100年,2015年科學家才使用大型探測器完成了引力波的探測實驗。

「急於求成、囫圇吞棗式的創新,創新質量往往不高,科學發現也不會很大。現在各個科研單位正在朝著比較正確的方向發展,希望整個社會崇尚科學,追求不急功近利的長效研究,支持科學界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以新型舉國體制攻克「卡脖子」技術

在薛其坤看來,中央提出新型舉國體制,發揮了我們體制的優勢,同時借鑑了市場經濟的力量,是解決當下核心技術攻堅問題的最具智慧的制度安排。

「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是在過去400多年現代科學歷史發展中逐漸積累形成的,這些問題的暴露,是因為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時代國際環境的變化。我認為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有一部分技術需要從國家的層面上部署,針對關鍵領域、關鍵技術發展難題聯合各種各樣的創新單元,以舉國之力完成;另一部分還是要通過市場機制,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優中取優。」薛其坤說。

2019年,薛其坤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並被楊振寧評價為「諾獎級」的科學發現。薛其坤認為,科研突破的背後,得益於國家強大的支持。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持,使我們在相對經濟還不是最發達的情況下,建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平臺。沒有國家的強大,經濟的發展,這個實驗是做不成的。所以我們失敗的教訓和最後成功的經驗,說明追夢者美好夢想的實現,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持。」

相關焦點

  • 新華社專訪南科大校長薛其坤院士: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
    近日,在南方科技大學建校十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新華網發布文章《從科學的春天裡再出發——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新華社旗下《瞭望》新聞周刊第51期刊發文章《專訪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腳踏中國大地 仰望科學星空 培育創新人才》。
  • ...院士的解答來了——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讓科學家潛心科研,把精力放到從0到1的研究上,做最具挑戰性的科學探索工作,不急於求成,不突擊成才終有一天,我們能夠用這些實驗室和大學創造的「深圳技術」定義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社會發展方式我國科技創新總體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正從整體追趕向部分引領過渡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網站「現任領導」欄目更新,顯示薛其坤已於今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公開簡歷顯示,他此前擔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於子青)薛其坤同志簡歷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任職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南方科技大學原校長、現年 64 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學的歷任校長都是院士,此前的創校校長朱清時也是院士。圖 | 薛其坤(來源:南方科技大學官網)薛其坤:離諾獎最近的物理學家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23日電 (於子青)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網站「現任領導」欄目更新,顯示薛其坤已於今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公開簡歷顯示,他此前擔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同志簡歷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
    據深圳教育微信公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薛其坤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2019年,薛其坤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並被楊振寧先生評價為「諾貝爾獎」級的科學發現。清華園裡的「711」院士薛其坤的學術經歷十分傳奇。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校長。11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獨家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了這一消息。薛其坤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揭曉:薛其坤繼任陳十一,未來更輝煌?
    11月19日最新消息: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將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現任校長陳十一院士將卸任,未公布卸任後的去向。南方科技大學三任校長有何傳奇,過去的南方科技大學有何歷史,來聽繆老師聊幾句吧。陳十一,浙江天台人,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工學院首任院長。
  • 瞭望 | 科技創新從0到1怎麼突破?權威院士的解答來了——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讓科學家潛心科研,把精力放到從0到1的研究上薛其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獲獎當日,他履新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下稱「南科大」)才20多天。履新之前,他是清華大學副校長,領銜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並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也是當年唯一的一等獎。
  • 南方科技大學薛其坤校長到商學院、醫學院調研!
    2020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先後赴商學院、醫學院調研。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鳳亮,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代理副校長顧東風,校黨委常委、秘書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陳思奇,校長辦公會成員、規劃發展部部長王蘇生,校長辦公會成員、附屬醫院建設辦公室主任、醫學院黨委書記王鵬飛,校黨委常委、人力資源部(組織統戰部)部長陳志鋒及相關單位負責人等隨同調研。
  • 南方科技大學再引強援,這次「挖」來了一位清華大學校長
    從籌建到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南方科技大學也僅用了八年的時間。這次,南方科技大學又從清華大學「挖」來了一位新校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南方科技大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2010年這所高校開始籌建,十周年校慶來臨之際,這所年輕的高校迎來了一位學術大咖新校長:學術大咖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2010年至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高溫超導電性等。
  • 清華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校長。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獨家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了這一消息。薛其坤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山東人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山東人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20-11-23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了一位清華大學校長
    記者丨姚瑤 吳少敏 11月19日,記者從多方權威信源確認,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兩年後,薛其坤報考中科院物理所,結果大學物理只考了39分。」回顧當年的求學經歷,他說,上世紀80年代,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當時,是一個科學的春天,年輕人的理想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就是想做科研、當科學家,為祖國作貢獻。「如果成為研究生能夠讓我更接近成為科學家的崇高理想,那麼為了這個崇高的目標,作出更大努力,多複習幾次有何不可。」
  • 獨家|清華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校長。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獨家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了這一消息。薛其坤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南方科技大學新校長——薛其坤榮獲2020「復旦-中植科學獎」
    2020年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復旦-中植科學獎」捐贈方代表、中植企業集團首席合規官劉輔華為薛其坤頒獎。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2020年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復旦-中植科學獎」捐贈方代表、中植企業集團首席合規官劉輔華為薛其坤頒獎。
  • 南方科技大學換帥!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接棒陳十一,又是院士!
    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於2020年11月接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此次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也延續了南科大校長由院士擔任的傳統。 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朱清時,曾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是中科院院士。朱清時為南科大的改革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也使這所嶄新的高校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
  • 南方科技大學新校長薛其坤,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50歲時曾發諾...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顯示,薛其坤已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2010年這所高校開始籌建,在十周年校慶來臨之際,這所年輕的高校迎來了一位學術大咖新校長:學術大咖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前兩任校長分別為朱清時院士和陳十一院士)。  南方科技大學借鑑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理工醫多元發展、本碩博創新培養,年輕的它正在探索大學教育的新模式。高起點下,南方科技大學被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