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動物園:鳥類專家化身「主播」 為3700人線上科普

2020-12-02 上遊新聞

每年4月的第一周為重慶市愛鳥周。4月5日,重慶動物園特別舉辦「愛鳥周」線上直播節目,動物園鳥類研究專家、高級工程師匡高翔化身「主播」,以「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為主題,帶領網友們「雲逛」鳥類展區,科普鳥類的相關知識。截至4月6日24時,該直播視頻已吸引了3700多人觀看。

鳥類專家匡高翔帶網友「雲逛」鳥類展區。曾建渝 攝

丹頂鶴尾羽不是黑色

「目前全世界共有15種鶴,我國分布有9種,它們主要棲息在沼澤或淺水地帶,雖然種類不算多,但對溼地生態來說卻是標誌性物種。」 在直播中,匡高翔首先來到涉禽展區,帶領網友們參觀了丹頂鶴、白枕鶴和灰鶴。

匡高翔介紹,丹頂鶴因頭頂呈朱紅色而得名;白枕鶴前額、頭的側部以及雙眼周圍均為紅色,因而又被稱為紅臉鶴、紅面鶴;灰鶴羽毛大都為灰色,但眼後至頸側有一白色縱帶,非常醒目。「它們還有三個共同特徵——嘴長、頸長和腿長。」

白枕鶴(動物園供圖)

雖然同為鶴類,但它們的性格卻截然不同:在直播畫面中,丹頂鶴氣定神閒地吃著飼養員送來的小魚、蔬菜等食物;一對白枕鶴在雨中閒庭信步,看到人還主動上前,好奇地打量著鏡頭;灰鶴則要膽小很多,一見到人,便立刻遠遠地躲到灌木叢後面。

丹頂鶴的尾羽是黑色的嗎?在直播中,匡高翔也對該問題做出了解釋:「丹頂鶴的尾羽實際上是白色的,黑色的部分其實是兩翅中間長而彎曲的飛羽,丹頂鶴站立時,因為整個飛羽都蓋在了尾部,因而使人誤認為它尾羽是黑色的。」

鷺群數量達到500隻

隨後,匡高翔帶領網友們「雲逛」水禽湖。一路上,白鷺、夜鷺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在水禽湖中心的鷺島以及湖泊四周的樟樹林上,不少白鷺、夜鷺已築起了巢穴,場面十分壯觀。

「這樣的景觀是從2002年開始形成的。」匡高翔說,「當時動物園還只有少量的白鷺、夜鷺,我們就通過為它們提供食物、打造環境等方式,把它們留下來在此安家,從那以後,水禽湖便成為了鷺類的自然繁殖地,每年的3月至7月,都會有一大群白鷺、夜鷺來動物園築巢繁衍後代。經過調查統計,到繁殖季節,動物園的鷺群數量可以達到500隻。」

匡高翔介紹,除了白鷺、夜鷺,在動物園內,還可以看到白頭鵯、白頰噪鶥、珠頸斑鳩等多種重慶本土的鳥類,因為有較為適宜的環境,不少鳥類都選擇在此繁衍生息。

去年首次成功繁殖犀鳥

藍孔雀、巨嘴鳥、利式蕉鵑、紅腹錦雞、琉璃金剛鸚鵡……在雉科、熱帶鳥類展區,匡高翔向網友們一一介紹了各種千姿百態、色彩豔麗的鳥兒。其中,最讓網友們感興趣的,莫過於去年首次成功繁殖的雙角犀鳥——「淘淘」。

當天雖然下著雨,但「淘淘」顯得格外興奮,它一會兒在籠舍裡飛來竄去,一會兒站在枝頭梳理羽毛。它的父親則一直靜靜地站在枝頭上,顯得十分沉穩。

雙角犀鳥(動物園供圖)

「淘淘」的母親去哪兒了?看到一家三口只出現了兩位,不少網友充滿了好奇。匡高翔指了指牆上一個洞口被封住的木質鳥窩,隨即道出了「玄機」。

原來,犀鳥有種特別的生活習性:雌鳥在孵化期間,會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糞便混合後堆積在洞口,將洞口封閉縮小,同時雄鳥也會在外面用它的大嘴銜泥,並混合果實、種子和木屑將洞口封閉,僅留一個小孔讓雌鳥嘴端能夠伸出。

「雌鳥在洞中孵化、育雛,既安全,又舒適,不怕風吹日曬,還有利於保護雛鳥免遭蛇類、猴類和猛禽等的威脅和侵害。」匡高翔說,但這種習性,也增加了犀鳥的繁殖難度,目前全國動物園繁殖犀鳥的成功案例都還非常少。

據悉,動物園已於3月25日恢復開放,目前園內共飼養展出鳥類80種2500餘只。匡高翔邀請大家來動物園實地觀鳥、賞鳥,同時呼籲大家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棲息環境,為保護生態獻出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重慶動物園來了一群新成員!
    暑假來臨,想帶孩子親近大自然,探索動物世界的奧秘,那就來重慶動物園吧。7月16日,記者了解到,動物園迎來了一群來自南非的新成員——細尾獴。此外,夏季也是觀賞梅花鹿的最佳時期。它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擅長挖洞,夜晚休息白天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此次重慶動物園共引進了12隻細尾獴,並根據生活習性,為它們打造了一個舒適安逸的新家。
  • 將科普還原為大眾本色——央視科教頻道《科學動物園》節目創新價值
    電視節目創新是當代中國電視人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歷史任務。電視創新工作不僅僅關係到節目短期影響力的提升,更關係到電視臺甚至整個行業的生死存亡。作為電視策劃人,我一直將電視創新定義為節目文化價值的增值過程。
  • 世界上爬得最慢的動物首次安家重慶動物園
    如此可愛的動物今日抵達重慶動物園了。9月30日,記者從重慶動物園獲悉,該園首次引進一批二趾樹懶和小食蟻獸,小食蟻獸屬西南地區首次引進。它們將正式入駐可愛動物區,並將於十一國慶期間與遊客正式見面。據悉,二趾樹懶,長毛目,樹懶科。體型略似猴,頭短圓,前肢兩爪,後肢三爪。長相呆萌可愛,成年的二趾樹懶體長約70釐米,體重可達9千克。
  • 重慶動物園:雙角犀鳥家族再添新成員
    7月22日,重慶動物園傳來好消息,繼去年首次成功繁殖雙角犀鳥「淘淘」後,今年曆經近6個月的等待,雙角犀鳥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員。重慶動物園的雙角犀鳥。(供圖:周邦靜)雙角犀鳥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因雄性成鳥嘴部有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而得名。在繁殖期間,雙角犀鳥有種特別的生活習性:雌鳥會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糞便混合後堆積在洞口,將洞口封閉縮小,同時雄鳥也會在外面用它的大嘴銜泥,並混合果實、種子和木屑將洞口封閉,僅留一個小孔讓雌鳥嘴端能夠伸出。
  • 重慶動物園首次引進樹懶和食蟻獸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5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曾建渝 周邦靜)濃密的毛髮、長長的指甲、圓圓的眼睛、慢吞吞的動作……看過電影《瘋狂動物城》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隻呆萌可愛的樹懶「閃電」。它的原型——生活在南美洲的二趾樹懶,已於9月30日來到重慶九龍坡,和小食蟻獸一起在重慶動物園安家了。
  • 重慶動物園為動物取暖過冬
    1月7日,重慶動物園的細尾獴聚集在加溫燈處取暖。近日,重慶動物園開啟禦寒模式,工作人員為動物們準備了空調、暖風機、加溫燈、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以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幫助動物順利過冬。糾錯】【責任編輯:文豔瓊 】「冰城」哈爾濱:冬日冰元素引客來掛燈籠 迎元旦龍頭山雪韻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冬日星空山東棗莊:紅火的溫室大棚安徽黃山:雪潤宏村國際·一周看天下初冬時節景如畫賞雪長春:「凍城」美景北京:夜色怡人
  • 歡迎乘坐本次宇宙飛船,我是小小太空主播
    為弘揚航天精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的航天科普教育,培養新一代的航天接班人。9月26日,「尋星計劃」——大灣區首屆太空科學創意大賽系列活動之「太空小主播」選拔活動,在深圳野生動物園正式拉開帷幕了!活動由深圳廣電集團與深圳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為獻禮「深圳40年」共同舉辦。
  • 暑假,重慶動物園迎來一群新成員
    它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擅長挖洞,夜晚休息白天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此次重慶動物園共引進了12隻細尾獴,並根據生活習性,為它們打造了一個舒適安逸的新家。動物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如在草食動物區,遊客可以看到大羚羊、斑馬、麋鹿的幼崽;在鳥語林,遊客可以看到火烈鳥、利氏蕉鵑的幼崽。此外,還有一些動物寶寶的出生日期比較特別,比如西藏棕熊的兩隻寶寶,都是在今年1月24日出生,因為當天正好是除夕,所以動物園將其中一隻取名為「糰子」,一隻取名為「圓子」,寓意「團團圓圓」。
  • 重慶鳥類已達502種 佔全國鳥類總數40%
    重慶市林業局供圖人民網重慶11月10日電(劉政寧、周小平) 由重慶市林業局主辦的重慶市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今日在江津區拉開序幕,活動通過鳥類生態攝影展、科普普法展板、發放保護鳥類知識宣傳冊等方式,向現場群眾普及野生鳥類保護的法律法規,以及重慶本土野生鳥類知識。
  • 重慶陝西兩地黑猩猩雲端相親 線上找對象
    重慶陝西兩地黑猩猩雲端相親 線上找對象 2020-08-26 09:55: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科學動物園》為何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光明日報記者 張 蕾 牛夢笛  一直以來,以說教為特徵的科普類電視節目似乎很難獲得觀眾的青睞,收視率總是不如人意。為了提高觀眾的收視興趣,一些電視科普類節目極盡譁眾取寵之能,結果卻辦得或浮躁粗淺、華而不實,或毫無章法、故弄玄虛,反而讓觀眾更加反感。
  • 北京動物園在哪裡?北京有哪些動物園
    在北京動物園的百年歷史上,曾開創了多項城市動物園「之最」。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開放最早的動物園,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全世界參觀遊覽人數最多的動物園,是「禮品動物」最多的動物園,還是大熊貓科研與繁育史上一連創下3個「最先」:1963年在世界上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實現大熊貓的繁殖;1978年首次應用人工採精和人工授精技術繁殖大熊貓獲得成功;1992年首次全人工育幼成活。
  • 專訪主播阿思:科普蛇類哪家強?KK直播找「蛇王」
    ,而是KK直播戶外頻道主播阿思的日常所見。   從16年開始直播蛇類科普,阿思的粉絲更習慣把他叫做「蛇王」,因為他不論面對什麼蛇,都格外遊刃有餘,那些蛇仿佛能聽懂他說話一般,這讓粉絲們崇拜不已。「最初接觸蛇類,只是對這種神秘的動物充滿好奇,後來發現大家對蛇有太多誤解了,於是萌發了開直播的想法,為大家科普更多蛇類的知識。」
  • 「院士專家校園行」 來了!10場線上科普講座等你參與
    今年,廣州 「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 邀請到不同領域的專家錄製了10場線上講座,內容包括青少年比較感興趣的身體保健、防疫知識、海洋生態、實驗動物等,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各位校園師生及家長可以登錄騰訊 視頻搜索「穗青少年科普」或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講座視頻。
  • 重慶動物園首次引進樹懶和食蟻獸 在國慶期間與遊客見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曾建渝 周邦靜)濃密的毛髮、長長的指甲、圓圓的眼睛、慢吞吞的動作……看過電影《瘋狂動物城》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隻呆萌可愛的樹懶「閃電」。它的原型——生活在南美洲的二趾樹懶,已於9月30日來到九龍坡,和小食蟻獸一起在重慶動物園安家了。
  • 中國科普日@上海天文臺|探索天文 線上觀星
    根據2020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上海天文臺推出「探索天文,線上觀星」系列在線科普活動。>時間:9月24日(周四) 18:30-21:30觀看直播地址:https://www.douyu.com/3718328直播地點:佘山天文臺觀測平臺直播內容:土星、木星,專家帶你認識天文望遠鏡,認識星座。
  • 上遊新聞邀您參與新冠肺炎科普知識競答 贏取全國博物館豐厚大禮包
    在國家嚴格的防控和一線人員的辛勤付出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發展已經趨於穩定,然而在全面復工的背景下,大量的人口流動也為疫情帶來的新的風險:通勤路上、辦公室裡、合租房中怎樣做好個人防護?2月17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線上有獎競答活動正式上線!
  • 雅戈爾動物園展示觀賞鳥類
    雅戈爾動物園將在節日期間展出的鳥類。  「十一」來臨,雅戈爾動物園把來自全球的觀賞鳥類在南區中華名鴿苑集中展示。  在這些集中展示的觀賞鳥類中,有來自亞洲的亞歷山大鸚鵡、緋胸鸚鵡、花冠皺盔犀鳥、雙角犀鳥,來自非洲的噪犀鳥、灰鸚鵡,來自美洲的巨嘴鳥、太陽錐尾鸚鵡,也有來自澳洲的折衷鸚鵡,還有雅戈爾動物園從國外引進、國內唯一的黑風冠稚、喇叭鳥。  與此同時,雅戈爾動物園還將原來猩猩館旁邊的B展區改造成了小動物展區,小非洲獅、香豬、羊等小朋友喜愛的動物也將在此集中展示。
  • 重慶迎來猛禽候鳥大遷徙
    央廣網重慶4月4日消息(記者吳新偉)春暖花開的4月,從東南亞越冬地向北遷徙的猛禽類候鳥開始成群結隊,飛越川東平行嶺谷地區,觀鳥愛好者也迎來了觀察猛禽遷徙過境的最佳時機。  重慶晚報消息說,日前,重慶觀鳥會會長、重慶動物園鳥類專家匡高翔介紹,每年4月初到5月中旬,處於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慶南山、縉雲山、歌樂山等地可以觀看到鳳頭蜂鷹、灰臉鵟鷹、赤腹鷹、松雀鷹、雀鷹、黑冠鵑隼、鳳頭鷹、紅隼等十多種猛禽遷徙過境。其中大群鳳頭蜂鷹展翅飛過山頂的場面最為壯觀,最多時一天就可以看到2000多頭鳳頭蜂鷹,如此浩大規模的遷徙國內罕見。
  • 重慶「一個人的動物園」:獅子吃死掉的鴕鳥肉(圖)
    原標題:重慶有家一個人的動物園:獅子吃死掉的鴕鳥肉,見到有人來驚恐得像孩子想要了解人性,最好去看看動物。涪陵望州動物園,一個人的動物園,一個只能看一次的動物園。涪陵動物園的廣告牌它的眼睛穿過鏡頭看著你這裡安靜得像是沒有生命2月15日上午,重慶大霧,涪陵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濃霧天氣。中午12點到達望州公園動物園,門鎖著,地上有一張紙片,寫著看動物請打電話。顯然,整個潮溼陰冷的上午,都沒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