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為神舟八號「指路」

2020-12-02 農博網

天宮一號為神舟八號「指路」

  本報甘肅酒泉9月29日電(記者高博)「天宮」上天后,很快就會迎來「神八」與它對接,而「天宮」將是這個過程的主導者。「就像一個團隊的班組長,始終掌握著工作進度和進展。」天宮一號總設計師張柏楠說。

  張柏楠介紹說,當神舟八號進入預定軌道,開始搜索天宮一號時,「天宮」會一直提供引導信號,告訴對方「我在這裡」。等到雙方對接後,「神八」就會把權力上交給「天宮」,按「天宮」的指令飛行。

  據張柏楠介紹,天宮一號裡有很多未來空間站會用到的設備。比如資源艙負責「天宮」飛行的動力與姿態。天宮一號的燃料和太陽能電池翼也在資源艙內。電池發電效率高達27%—28%,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無幾。

  信息傳輸上,天宮一號也不再依賴地面,而是首次利用中繼衛星實現更高效的通訊。在「天宮」的外側,人們可以看到一個鍋狀的反射面天線,直徑約1米,那就是中繼天線。

  在軌補加技術也是未來空間站的關鍵,天宮一號就可以實現推進劑在軌補充,其先進的金屬膜殼儲箱未來可以直接應用於空間站的推進系統中。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高博)

[農博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農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查看更多相關新聞

推薦圖片

聯盟廣告

相關焦點

  • 神舟十號航天員離開天宮一號
    今天,是神舟十號航天員離開天宮一號的日子。  截至25日,神十航天員已在天宮一號工作生活了12天。從凌晨開始,航天員們就同地面科技人員天地協同開展工作,撤收放置在天宮一號艙內的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  撤收完畢,3名航天員站成一列,通過話音和手語同時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他們的感謝和敬意。
  • 神舟八號飛船
    ,是一架無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它發射升空後,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個小型空間站。     於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徵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
  • 2020年中國將開建空間站 神舟八號飛船正在總裝
    我國將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對接試驗  天宮一號完成總裝明年升空  2020年我國開建空間站 首批航天員2女1男將進入  本報訊(記者劉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天表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目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完成總裝
  • 王兆耀回顧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情況
    2012年6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已制訂200餘種故障預案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過程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裡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等待神舟八號飛船。神八發射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後,飛船於1天內返回地面。
  •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 任務全面實現預定目標
    本報北京11月18日訊 記者曹紅豔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兆耀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確交會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撤離返回」的預定目標。這標誌著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中的重要裡程碑。
  • 「飛向天宮之路」——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全程實錄
    飛向天宮之路——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全程實錄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1日5時58分07秒,神舟八號飛船在長徵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開始飛向天宮之旅。    1日零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經進入發射前6小時準備程序,北京飛控中心和飛船試驗隊完成神舟八號發射窗口和發射諸元的計算與覆核。    2時,北京飛控中心全體參試人員進行任務前最後的狀態檢查和確認。經檢查,天宮一號飛行正常,測控通信系統全區工作正常,已具備執行神舟八號發射和後續交會對接任務的條件。
  • 國新辦就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在太空進行了兩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均取得了圓滿成功。2011-11-18 09:54:21王兆耀: 神舟八號飛船入軌後,經過遠距離導引和自製控制飛行,於2011年11月3日凌晨01時36分,在距離地面高度約為34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上,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施了首次交會對接,形成了組合體。
  • 天宮一號最快下周二升空 嫦娥二號超額完成任務
    「天宮」將與神八無人對接據介紹,中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執行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合體,已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區。據現場專家介紹,主體為短粗的圓柱型的天宮一號,重量和神舟七號一樣,約為8噸,直徑比神舟飛船更大。安裝在實驗艙前端的交會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是 「天宮」和飛船聯通的關鍵所在。從外表上看,它像一扇圓形的門,內部直徑約為0.8米,航天員可以通過這一扇門從飛船進入天宮一號。
  • ...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北京,2012年6月29日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6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 「神舟」號系列飛船
    推進艙形狀也是圓柱形的,艙內安裝推進系統發動機和推進劑,其作用是為飛船提供姿態高速和進行軌道維持所需的動力,飛船電源、環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統的一部分設備也安裝在這裡。推進艙外部兩側也安裝了兩個太陽電池翼。神舟六號飛船的軌道艙和返回艙都是密封的艙段,艙內與外界完全隔絕,內部安裝的環境和生命保障系統,將為航天員提供一個與地球環境一樣的舒適生活環境。
  • 一位書法家對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對接成功的自豪
    一位書法家對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對接成功的自豪 2011
  • 專家詳解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二次交會對接關節點
    關節點:倒飛    事件:為順利進行二次交會對接,天宮/神八組合體於13日22時37分在距地面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飛姿態。    解讀(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此時,組合體運行以天宮一號控制為主,神舟八號處於停靠狀態,組合體的姿態調整由天宮一號來控制進行。
  • 神舟九號飛船
    ,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      技術改進    被稱為「改進型」飛船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與之前的神舟飛船相比,主要變化是配備了交會對接相關設備,飛船的軌道艙增加了前艙門,數據管理和控制的計算機功能更強大,太陽能帆板發電效率更高,回收艙進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再設計。此外,飛船內部的環境設計也更為人性化,更好。
  • 中國天宮一號或失控墜毀?
    ★更多軍事資訊盡在微信公眾號:三芒星軍事  圖為天宮二號飛行器  近日,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天宮一號飛行器目前已經停止運作,未來,不排除隨時會失控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天宮一號可能會墜毀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 習近平與神舟十號航天員天地通話
    [新華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新華網在北京飛控中心為您現場直播天地通話。6月24日,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飛行進入第13天。此前,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2018年4月2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並且首次啟動船載小動量發動機,成功進行了高精度的軌道維持,為今後順利實施飛船返回計劃創造了有利條件。  編輯快評: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神秘乘客——模擬人。模擬人裝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以及形體假人,能夠模擬航天員呼吸和心跳、血壓、耗氧以及產生熱量等重要生理參數,為航天員進入太空探路。
  • 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完成近距離交會
    新華社e哥有話說:【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完成近距離交會】25日上午,神舟十號飛船從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方繞飛至其後方,並完成近距離交會,中國首次太空飛行器繞飛交會試驗取得成功。 根據計劃安排,神舟十號飛船將於26日上午8時許返回地面。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趙薇 宗兆盾)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6月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