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鬍子物理】,讓孩子學習物理不再吃力!
知識回顧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表面越光滑,產生的阻力越小,物體運動的距離就越遠。
牛頓第一定律:如果物體不受力,那麼它將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
從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將 一直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其速度一直運動下去。
物理上把物體保持原有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事實上,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慣性就越大。
怎麼理解慣性?
同學們在理解慣性的時候,可以把它看作是物體的惰性,一種不願意改變現有狀態的性質。
比如:
一張茶桌,如果你不給他施加外力,它自己是很難運動起來的,總要保持靜止的狀態;甚至是桌子的質量越大,桌子保持原來靜止狀態的能力就越大,同時你需要的外力就越大。
同理:
一輛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如果不受任何外力,它將已知的做勻速直線運動,想要它變快,便要加大動力,使動力大於阻力;想要他變慢,便要減小動力,使動力小於阻力。
而且想要改變火車的現有狀態可比改變汽車的運動狀態要難的多,需要的外力更大。
注意事項
在認識慣性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件事:
慣性是物體的屬性,只要物體的質量不改變,物體的慣性也不會改變慣性不是力,因為它沒有施力物體,也沒有受力物體。所以你不能說物體受到了慣性的作用、或者說物體具有慣性力。用慣性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見慣性。
如圖,雞蛋和木板原來保持靜止的狀態。木板在木槌的敲幾下廢了出去,雞蛋由於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沒有隨著木板一起飛出,最終落到了魚缸裡。
又如圖,原來汽車和車裡的人保持同樣的速度向前勻速直線運動,突然汽車突然停下,車裡的人由於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速度繼續向前,所以會出現向前傾倒的現象。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歸納出解釋慣性現象的基本套路:
把整體現象分割為兩個物體的運動現象交代兩個物體初始的運動狀態指出那個改變運動狀態的物體說明沒有改變運動狀態的物體原因及情況練習:
1.請解釋一下男孩是如何利用慣性禁錮錘頭的嗎?
有不會的同學,可以私信鬍子老師哦!
公布2.25日習題答案
關注【鬍子物理】,私信「福利005」,即可獲取《8.1 牛頓第一定律》的同步練習題
一線教師,專業講解,歡迎關注【鬍子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