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波,1919年出生,安徽旌德縣蔡家橋鎮大川村人,現住旌德縣西門。曾任陸軍第10預備師第30團一營二連少尉排長。
抗戰時期,父母靠種田為生,家中兄弟三個,黃龍波排行老二,在本村讀過小學私塾,長大後到寧國一雜貨店當學徒工。1938年春受愛國主義宣傳,黃龍波參軍入伍到第三戰區第三遊擊區遊擊大隊九連三排七班任戰士,不久就當了副班長和上士班長(司令劉參)。當年12月開往青陽縣補充陸軍第十預備師帶三十團一營二連任少尉排長,駐徽州歙縣大埠。
1940年元月,日軍進攻浙江紹興,黃龍波隨部隊前往浙江諸暨,與鬼子正面接觸,編入前衛團尖刀排打擊鬼子。尖刀排不到40人,只有一挺捷克式機槍,黃龍波用的是中正式步槍。路經鳳樹杏塘等地的戰鬥,尖刀排有一些犧牲,但是迫使鬼子退到鉛山,第二天又將鬼子擊退。後來黃龍波所在的師加入第十軍,開往紹興駐防(師長方先覺,團長劉揚民,營長阮懋,連長鄧成英)。1941年黃龍波被調到團衛生隊擔任擔架排排長,到了年中黃龍波所在部隊奉命調往湖南羅溪、沅陵等縣駐防,他被提升為本隊掩埋排中尉排長。
1941年9月黃龍波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那時日本的飛機像烏鴉一樣多,坦克也多,於是步兵把手榴彈捆起來炸日軍的坦克。這次會戰很慘烈,部隊犧牲很大,很多戰友的遺體來不及掩埋。黃龍波依然記得當時軍長叫李玉堂,師長方先覺,團長田琳,陸兢是衛生隊隊長,他們團在最前線,在常德縣金井大老橋前線陣地白馬廟與鬼子又進行了激戰。會戰結束整編隊伍時,黃龍波突然接到家母病危來信,他請假到老家旌德後,母親一個多月病情不見好轉,他也無法歸隊由此脫離了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