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是很多小夥伴喜歡養的寵物,覺得好養,不費事。不會像小貓小狗你不理它,它也不會表現的寂寞。
但是想養好烏龜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冷血動物本來跟人不親,烏龜發生疾病也不會主動表達,反而會更害怕人。
今天咱們跟小夥伴分享一下烏龜的常見病 ,烏龜腐皮 跟脫皮的區別。

第一個咱們來說一下腐皮,上圖這個草龜苗就是明顯的腐皮。腐皮一般是應為水質不穩定造成的,一般頻繁換水最容易造成烏龜腐皮,反而很髒的水一般不會造成這麼厲害的腐皮。
烏龜腐皮的烏龜一般不樂意下水,少食。患上腐皮的地方可以理解為皮膚腐爛,溶化。腐皮的危害是很大的,爪子腐皮輕微的花會掉幾個爪子,嚴重的指甲根會掉,以後就不會長出來了。
尾巴腐皮一般會斷尾。我見過的最嚴重的腐皮是下巴的腐皮,嚴重到烏龜的下巴直接掉下來,很恐怖。

一般預防腐皮就是要注意水質的穩定,烏龜缸裡邊多放一些雜物,石子,假水草,可以緩解換水帶來的水質不穩定。加上過濾就更完美了。


第二個咱們說一下烏龜的脫皮。
脫皮是烏龜正常生長現象,像上圖的巴西龜不僅脫皮,還會換甲。如果烏龜飼養得當;色素類飼料充足,那每次脫皮換甲都會更加漂亮。
其實不是每個烏龜都會有明顯的脫皮,一般長得快的龜,或者冬眠結束,會遇上烏龜脫皮。
一般深水龜可以明顯地看到烏龜脫皮,比如鱷龜類的大鱷龜,身上老是有一層脫掉的死皮。,蛋龜類的窄橋龜,也會非常明顯。
半水龜,陸龜少見脫皮。

第三個咱們總結一下脫皮和腐皮的區別。
腐皮是黏黏的沒有漂浮物的,脫皮是能看見脫下來的死皮在水裡飄蕩。
腐皮的烏龜一般活力會減退,食慾下降。脫皮的烏龜則是很活躍,食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