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龜鱉魚趣。限時閱讀3分鐘!
為什麼我今天要說起烏龜腐皮這件事情呢?因為馬上要到大面積腐皮的季節了。因為只要一開春,天氣相對較暖的時候,冬眠逐漸甦醒的烏龜們就開始遭遇大面積的腐皮了。很多人會問兩個問題,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冬眠之後的烏龜會逐漸腐皮呢?那為什麼腐皮是在這特定的一兩個季節呢?
下面我就為大家解答這兩個問題。
冬眠之後的腐皮
其實冬眠甦醒後就會腐皮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其實我們發現烏龜在腐皮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成為結果了。那麼起因難道是冬眠嗎?
對!
其實腐皮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就像人的皮膚感染導致的皮膚潰爛一樣。烏龜的腐皮也是類似。但是為什麼烏龜會在開春的時候引發皮膚感染呢?其實這方面有兩種。
1、冬眠身體代謝的緩慢,免疫力逐漸低下導致的真菌侵入感染。因為烏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會進食,為了器官的正常運行,很大一部分儲存能量都會供給器官來維持生命。那麼末梢血管就會成為營養的匱乏區,那些地方就會成為真菌感染的重災區。所以腐皮一般都會出現在四肢上。
2、冬眠選擇的墊材劣質導致的真菌滋生。其實很多人會選擇透氣的砂土作為烏龜冬眠的墊材,但是冬眠的過程中砂土不保溫,而且也不好掌握溼度。很多人因為給烏龜冬眠使用砂土而導致烏龜乾死或者凍死。椰土這種墊材就應運而生了。首先椰土比較潮溼,剛好是烏龜事宜冬眠的溼度,而且椰土比較蓬鬆,這樣溫度差異不會很大,烏龜也不會凍死。但是椰土是純天然的植物,如果溼度比較大的時候,椰土就會發黴,甚至劣質的椰土本身殺菌就有問題,自身帶有真菌。那麼烏龜在冬眠的時候就已經腐皮了。
腐皮在特定的季節有特定的應對措施。
其實最容易腐皮的龜就是中華花龜,因為這種龜天生的免疫性就有缺陷,應激反應都會產生腐皮。就是這樣,我的花龜還長到了25釐米。
我覺得春天就是最容易腐皮的時候,萬物復甦,真菌孢子在空氣中,飄到水裡就會大量滋生。花龜很容易在這個時候腐皮。我的應對措施就是在水泵過濾的地方裝上紫外線殺菌燈。讓殺菌燈照射通過的水流每天定時兩小時對水進行殺菌。
夏天溫度升高,水中的飼料更容易變質腐爛,這也給真菌提供了溫床,在定時殺菌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在餵食的時候少量多餐。吃不完的飼料及時撈出,避免變質。
秋天變溫速度非常快,有時晴天溫度高,有時陰天就凍得不行。這個時候很多烏龜會引發變溫導致的應激反應。不要怕費電,溫度高低也要把加熱棒用起來。
冬天就不要冬眠了,畢竟家養的烏龜不像野生的烏龜那樣生死有命,畢竟自然界的冬眠烏龜還是有一部分的死亡概率的。所以我真的不建議冬眠,加熱棒溫度調高,一周餵一次就行了。這樣烏龜的背甲也可以長出像野生的烏龜一樣的生長紋。沒有風險,一舉兩得。
很多人覺得我這樣的辦法不對,當然我才養了6年龜。一隻龜都沒有死過,如果你有更好的經驗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