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一生中,最知名的小說是《傲慢與偏見》,成就最高的小說卻是愛情小說《愛瑪》。
小說裡的女主人公愛瑪,從一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到最後和男主角奈特利在一起,完美說明了女孩心目中的理想伴侶,至少需要做好3個角色,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配偶形象。
一、父親角色
愛瑪從小失去媽媽,她父親是一個孤獨的憂鬱症患者,對女兒愛瑪非常呵護,又縱容無度。愛瑪養成了固執己見,聰明勢利的性格事。她的成長缺少母愛,但是被姐姐泰勒和家庭教師衛斯頓夫人填補了。
她並不缺少父愛,只是父親伍德豪斯的溺愛對她的健康成長,沒有多少幫助,父親應該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路人,伍德豪斯顯然沒有做到。這部分的缺失,直到他的叔叔奈特利出現,才算彌補完整。
確實,奈特利先生屬於很少幾位能看出愛瑪不足之處的人,而且是唯一願望告訴她這些不足的人。
奈特利比愛瑪大16歲,從小看著愛瑪長大,奈特利給予愛瑪父親般的呵護,但同時也以長者的身份和以一個嚴父的姿態糾正愛瑪的缺點,教會她去認清周圍的世界和接觸的人們。
例如愛瑪用勢利的眼光看待社會地位低下的人,看不起馬丁,讓哈裡特拒絕馬丁的求婚。奈特利與愛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正是他的幫助和引導,愛瑪之後也學會了尊重那些社會地位較低,但品質善良的人。
二、朋友角色
愛瑪性格坦率活潑﹑樂於助人,但缺乏耐心,做事魯莽,又嫉妒比自己優秀的人。奈特利常常從朋友的立場出發坦誠指出她的缺點;在愛瑪陷入困境時,奈特利又以朋友的真誠和友善,幫她走出難關。
比如貝茨小姐的外甥女簡投奔小鎮裡時,奈特利對她評價極高,認為她「優秀,脾氣好,性情好」,作為愛瑪的同齡人,奈特利認為愛瑪應該多親近她。
愛瑪卻嫉妒簡的優秀與才華,內心對她有一種排斥。奈特利認為愛瑪對簡的關注不夠多,勸她多與簡來往。愛瑪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做法,隨後主動邀請簡到家裡做客。最終以真誠和熱情感動了簡,成為朋友。
一次舞會上,埃爾頓故意讓哈利特難堪,不邀請她跳舞。從不喜歡跳舞的奈特利主動邀請哈利特跳舞,挽救了哈利特的尷尬處境。並適時安慰愛瑪,讓愛瑪從內疚與自責中緩解過來。
奈特利總能及時地位愛瑪解圍,用朋友的真摯的話語勸慰愛瑪,讓愛瑪的內心充滿了溫暖。
三、愛人角色
在小說的最後,愛瑪和奈特利像其他有情人一樣終成眷屬,愛瑪聲明是不婚主義者。
一個富有的獨身女人從來都受人尊敬,可以像任何人一樣聰明懂事,一樣讓人愉快。
同時她又喜歡為人牽線,奈特利似乎也一直滿足於自己的單身生活,是彼此契合的命運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①韋斯頓的兒子弗蘭克初次來到小鎮,即熱情追捧愛瑪,大獻殷勤。當弗蘭克在小鎮待了兩個星期後,愛瑪一度以為自己愛上了弗蘭克。
但冷靜過後,卻意識到她不過是虛榮心作怪,喜歡弗蘭克在身邊獻殷勤。對比之下,她越來越肯定弗蘭克不是自己要找的完美配偶。
她潛意識裡認為奈特利才是真正的紳士。奈特利也認識到真正需要的是像愛瑪一樣性格活潑,樂觀積極的女性。
②愛瑪與奈特利有許多共同之處,愛瑪與奈特利都善良,同情弱者。愛瑪一直在幫助女傭哈裡特找到合適的伴侶。奈特利也愛幫助別人,多次關照失去丈夫的貝茨夫人及貝茨小姐。
愛瑪在奈特利面前敢於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奈特利也非常注意平等地和她進行交流。這種慢慢形成的平等地位,恰好正是和諧婚姻的保證。
總結:
這部小說總體上內容溫馨,充滿了童話般的情節,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浪漫的氣息。在這部並不缺少寫實風格的小說裡,也能體會愛情小說的唯美和浪漫的甜蜜。
愛瑪找到了自己完美的愛情,奈特利像是父親,成為愛瑪為人處世的榜樣,又像是朋友,總能及時用朋友的溫暖感動愛瑪,他還像是一個愛人,用戀人般的真情伴隨愛瑪。
兩人心有靈犀,情投意合,成就了一段完美愛情。
參考資料:簡奧斯汀《愛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