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一個故事丨學會用看故事的方式理解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

2020-12-04 作者林木木

人們常說,三觀一致的情侶在一起是最長久的,我有時候會疑惑這個三觀一致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因為我身邊有一對特別好的情侶朋友,他們社會地位、性格愛好、看待問題的角度都十分相像,怎麼看都應該屬於三觀一致,兩人談了3年多,但最後女的出軌,兩人分手告終,讓我十分惋惜。而另一個總是因為各種小事和老公鬧矛盾的閨蜜卻在吵吵鬧鬧中和老公邁入婚姻的第七個年頭。

直到近來讀了羅伯特·斯滕伯格的《愛情是一個故事·斯滕伯格愛情新論》忽然間明白,他們愛情持久度的不同或許是因為各自和伴侶的在愛情故事裡角色實現的程度不同所致吧。

羅伯特·斯滕伯格是誰?他是著名愛情心理學大師、也是愛情三角論提出者,他認為愛情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愛情故事,人們基於自己的故事去建構親密關係,並在此過程中塑造、調整故事。

在《愛情是一個故事》一書中,作者羅伯特從如何理解愛情故事、愛情故事的分類及思考、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愛情關係三部分帶領讀者以全新的視角剖析愛情。

正如羅伯特自序所說「這不是一本操作指南,也不是一本迎合心理康復的書」,但適合所有人。作者對書中所列的每一類愛情故事的思維模式、行為特徵、人物角色、故事的優缺點都進行了探討和解釋。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愛情故事類型,相信看完此書你能找到答案,並且能更好地理解身邊的朋友親人在愛情中的選擇和行為,你還極可能發現自己原來擁有兩種或以上的愛情故事。

一、愛情是什麼?

1.我們擁有的愛情故事

對於父輩來說,愛情是兩個人互相扶持,陪伴終老;對於我來說,愛情是坦誠溝通,互相成就,彼此獨立而又親密。

「每個人都有理想的愛情故事,」我們與人交往,總是喜歡帶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這會讓我們是在自己構建的故事裡去了解他人,它與對方真實的情況相聯度很低,雙方的故事就會產生差異。就像去諮詢鬧離婚的夫妻,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描述像是兩段不一樣的婚姻。

但「每個人都有不止一個愛情故事」,那些明明已經擁有伴侶,卻仍然會被和伴侶截然不同的人吸引,通常是因為他們心中擁有不止一個愛情故事。雖然他們會努力調和,但如果無法明確所擁有的關係是否足夠接近自己的理想時,他們就會像登山的人一樣,不知道目前所處的關係以及它所呈現的故事是不是最佳之選,雙方就很難確定究竟什麼是對的,就會想再往別處走走登上更高的山峰。

2.愛情故事對關係的影響

愛情故事和所有的故事一樣都是有情節、主題和角色。而故事由我們的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戀人決定,但故事只有對認可它的人來說才是成功的。

在一起的兩個人不認可對方的故事或者無法形成共同的故事,雙方就容易發生矛盾。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理想關係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可能會與現實不符,當理想故事能適應現在的關係而發生緩慢的變化時,我們和戀人的關係才會順利、長久。

二、愛情故事

未讀此書前,我對愛情的態度時雙方要積極溝通、共同面對差異、解決問題、互相成就。當看完書的第一部分時,我確信自己擁有的是一種愛情故事,但當我翻閱完畢,我發現自己原來擁有四段愛情故事:師生故事、政府故事、旅行故事和園藝故事。

可能這就是我這麼多年一直單身的原因,因為我沒有辦法選定一種故事,但一段關係不可能同時存在四種故事,所以我就會覺得遇見的人總是不合適。

在愛情故事這個部分一共羅列了26種愛情故事(書的官方時說25種,我暫時還沒發現自己多算了哪個),這26種又分成五個大類,我們生活中的愛情關係基本都能找到對應的故事種類。

·不對等故事:師生、犧牲、政府、警察、色情

·客體故事:

1.將人視為客體:科幻小說、收藏、藝術

2.把關係視為客體:家庭、康復、宗教、遊戲

·協作故事:旅行、縫紉、園藝、商業、成癮

·敘事故事:幻想、歷史、科學、食譜

·類型故事:戰爭、戲劇、幽默、神秘

當對書中所列的故事都有所了解後,我們會發現自己忽然能理解那些最初看來讓人費解的愛情行為。例如那些腳踏多條船的人擁有的是收藏故事,類似集郵,所以他沒辦法專一對待伴侶;那些不斷更換年輕伴侶的人擁有的是藝術故事,對他們來說伴侶就像藝術品,必須得賞心悅目。至於那些天天爭吵互相折磨卻又不分開的情侶擁有的是戰爭故事,爭吵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樂趣,並非旁人看來的折磨。

這種愛情故事分類剖析的做法,能幫助我們更理性的去看待自己、看待別人的親密關係。當我們真正能理解每個人的愛情故事之後,就不會在傾聽別人的愛情時,只站在自己擁有的愛情故事出發去進行勸導開解;也會懂得嘗試從伴侶的愛情故事中理解伴侶的行為。

三、故事是由我們自己決定

如果你的愛情之路一直充滿坎坷,和伴侶總是無法走到最後。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冷靜下來想想,你理想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只有了解自己的理想故事,我們才能弄明白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當我發現自己擁有四段愛情故事時,我明白到如果我無法了解自己真正理想的愛情故事,整個人對於愛情關係就會處於挑剔無法滿足的狀態。

因為當我與一個處於師生故事的伴侶相處時,我會不滿足受困於學生的角色,想擁有政府故事中的民主。當我擁有政府故事中的民主時,我會希望能疊加旅行故事的一起改變,共同成長。問題是這麼一個能滿足我所期盼故事角色的人基本是不存在。

世界上沒有改善愛情的靈丹妙藥,在親密關係中,愛情只是部分,並不是全部。

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掌握一切技巧,找到我們和伴侶最適合的親密關係,塑造共同的愛情故事。

一是理解並重視愛情故事在愛情中的作用,推斷出自己和伴侶的故事體系。最大限度的利用故事的優點去發展親密關係,避免缺點帶來的影響。

二是思考我們的理想故事與現實故事的匹配度。不要被理想故事控制自己和伴侶的關係。

三要學會根據現實不斷調整改變我們的故事。好故事都是不斷地修改出來的,我們要學會總結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故事。

通過以上的做法,我在原來擁有的四段故事中,找到了最符合自己的理想故事—旅行故事,我會更在乎和伴侶一起改變,共同成長。明確了自己的理想故事,相信以後當我遇上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能更好的克服其他故事的多重影響,努力避免旅行故事缺點,處理好和伴侶的關係。

我也相信和我一樣看過此書的大部分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愛情故事,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並學會不斷調整。

正如作者所說「故事的潛在數量是無限的」,「愛情是一個故事」的理論並不會限制我們的選擇,相反它會讓我們在撰寫故事的過程中看到更多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筆記-畢生發展(6)成年早期 親密關係 孤獨感和愛情
    與此同時年輕人在思想和情感上總是希望擁有親密的伴侶。這兩者的矛盾在於親密關係的建立勢必要求雙方放棄一部分獨立的自己,根據對方的價值觀和興趣重新確定自己的同一性。這種希望獨立又渴望親密的矛盾狀態就是埃裡克森對成年早期發展階段的描述:親密對孤獨。成熟意味著個體可以平衡好這兩種力量。1.2 萊文森人生四季理論生活結構的建立是萊文森理論的核心。它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的基本設計。
  • 七夕科普:影響伴侶間親密關係的,可能是基因
    其中 CC 基因型的人群可以更好地與另一半交流,負面情緒較少,還能及時調整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此看來,談戀愛的本事還真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母愛激素與親密關係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親密關係對我們影響巨大。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親密關係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
  • 當故事和科學相遇:我們如何用故事理解世界
    相反,科學能將我們從錯誤的故事中拯救出來。它是理解我們這個世界的一種無法替代的手段。但是,儘管科學裡面有真實,我們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卻在迫使我們講出超越事實的故事。哪怕我們有再多再複雜的科學方法論,故事依然是我們難以超越的理解生活的首要方式。要知道科學和故事在哪裡相遇,我們需要看看故事在大腦中是如何形成的。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激情、承諾,你與完美愛情之間缺什麼?
    愛情=親密+激情+承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構成兩個人的戀愛關係。愛情三元論--斯滕伯格『愛情三元理論』全世界流傳最廣,應用最多,最簡單實用的愛情心理學理論真正把愛情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方程式化——像做數學題一樣,按照公式去解決戀愛問題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包括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內容,激情則主要指對對方的性的欲望,以對身體的欲望激起為特徵。承諾是愛情的最後一個成分,指自己願意投身於與所愛的人保持並且主動維持這種感情。斯騰伯格用激情來形容愛情的「熱度」,用親密來形容愛情的「溫暖」,而承諾則反映了一種認知上的內容,帶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早期愛理論之一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
  • 一個數學家的愛情故事——(上)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談到數學首先想到的是一堆數字,和一些外星人才懂的符號,然後這些數字和符號參雜在一起組成所謂的數學公式,這就讓我們更加相信它是來自外太空 了。其實數學也不全是數字和公式,在數學這個王國裡每位數學家、每個公式,甚至每個符號背後都有很多動人的故事,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數學的愛情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從美劇《Billions》看親密關係的處理
    劇中不僅用了很多金融專業術語,同時引用電影、哲學、心理學相關概念非常多,並且還會涉及到搖滾樂、繪畫領域的名人,我只能說編劇真是太秀了。 雖然《Billions》主線一直被類比於《House of Cards》這樣的政治權術類美劇,但從處理親密關係的角度看,它也會給人一些啟發。
  • 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產生關係,有一種愛情叫假性親密
    宮崎駿說:「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並不完美的人,因為愛你,只要你一個肯定,我就足夠勇敢。」在愛情關係裡存在著很多複雜的哲理,並不是表淺的用言語所能夠形容的,必定需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去感知和踐行。
  • 上帝與凡人之間的幸福浪漫:丘比特和靈魂的偉大愛情故事!
    丘比特和靈魂的神話是古代世界的偉大愛情故事之一,它甚至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這也是一個神話,女主角必須通過從死裡復活來證明她的勇氣。丘比特和靈魂:關鍵要點丘比特和普賽克是羅馬神話,寫於公元2世紀,基於來自歐洲和亞洲的類似的,更古老的民間故事。
  • 親密關係四象限:收穫幸福的前提
    但是成長不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自我推翻的過程麼?希望你不要被硬核開篇勸退,因為今天狀態有點疲憊,就直接用最底層的思維方式在表達,我已經在努力寫得不抽象了。所有這些親密關係,按照「感情親近的程度」和「幫助成長的程度」兩個維度來劃分,可以在「親密關係四象限」(自創的,瞎幾把起的名,笑)裡找到一個定位,這個定位不是固定的。
  • 愛情心理學:注意親密關係中的雙重陷阱!
    愛情猶如盲人摸象,能讓兩個人堅持下去的是什麼?或許有人會說是理解、有人說是信任、還有人說是忠誠......答案各抒己見。其實,在愛情裡也含有木桶效應這個原理,兩個人能在一起多久一般都是取決於我們可以包容對方多麼差勁的一個或幾個缺點。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較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以至於經常會跟伴侶鬧,通過這樣的方式博得關注,看伴侶心裡是否有自己是否愛自己。
  • 深度解讀《愛的博弈》:從「愛情實驗室」,獲得幸福的親密關係
    這裡和其它書不太一樣的是,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用科學的辦法去看待愛情,處理愛情問題。一、 書中「愛的科學」1、 並非所有的婚姻都值得挽救這是一種世界上婚姻的客觀科學規律,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要挽救的。1、 戈特曼-拉波波特藍圖此藍圖構建了一種親密關係的人之間說話溝通的技巧。
  • 處理好親密關係,無異於一場投胎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婚姻,有的人用婚姻治癒童年。所以說,處理好婚姻中的親密關係,無異於一場投胎。02親密關係對人至關重要,處理好親密關係,可有效緩解原生家庭所帶來的痛楚,並改變現在的不良狀態。家庭是你最初構建信念和感受情緒的地方,而母嬰關係是一切關係的雛形。幼年與重要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奠定了你以後面對相同與相似情形下的應對方式。也就是說,成年後,在家庭的影響下你已經有了一些固有的性格、習慣、觀念,包含好的與不好的,甚至還有一些深埋的傷痛。
  • 關注親密伴侶間的權力:脅迫控制研究述評
    這些學者認為,女人和男人一樣有暴力傾向,家庭暴力在本質上與性別無關。家庭社會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對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行為的研究,說明女性也會對伴侶使用暴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女性更經常使用暴力[11]。因此,親密伴侶中的暴力更應該被理解為親密伴侶之間的衝突,成因包括家庭結構的特殊性、社會接受暴力作為解決衝突的手段以及體罰兒童帶來的暴力代際循環等[26]。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進入青春期,我的一個哥們居然喜歡她的閨蜜,無奈我們成了他倆的「燈泡」。早戀的問題在我們之間沒有相當然的發生,但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哥們!從初中到高中,都在一個班級(十二分之一的概率哦),也有幾年都是同桌!到了大學也都是在西安,自己的女友也是她幫忙參謀的。參加工作,自己選擇去闖深圳,她選擇了北京。兩年的溝通盲區!
  • 愛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揭秘那些與愛情有關的激素
    意思是說,這種激素可以使人在熱戀過後恢復平淡,而且同時降低你的焦慮感,讓人體會到安逸的、親密的、平靜的感覺。這就像一個穩定劑,在戀愛的激情褪去的時候,讓你感覺放鬆和平靜。所以我們說感情前期苯基乙胺和多巴胺在更多的起作用,也是情侶最有激情的時候,而到了這兩樣激素變少,內啡肽和催產素就起了更多的穩定和依賴作用。
  • 「奇幻電影得用天馬行空方式講述人的故事」
    「《封神傳奇》視覺效果不錯,但看了一半,我在巨大的聲音裡睡著了。因為實在不明白這個故事講什麼。」市民顏西是奇幻電影愛好者,在他看來國產奇幻電影其實有非常好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作為「底本」,但相比創作故事,很多電影製作方更願意把錢砸向有流量的明星,讓這些明星在「奇幻」背景中談一場「懸浮」的戀愛,「這是對奇幻電影的極大誤解」。
  • 痞子蔡之後,清純的故事被諷為童話,人們不再相信愛情能超脫物質
    愛情的本來顏色。一1998年一個春雨夜,臺灣博士生蔡智恆,在實驗室等流體力學實驗結果,順手在BBS敲一個貼。悲傷的、純情的、惘然的情緒在雨夜發酵,那個貼以一首奇怪的詩開頭,很快風靡臺灣網絡。兩個月零八天後,連載完成,帖子名叫《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 結婚真能促進愛情嗎?愛情與持久婚姻居然還有這個關係
    此外,在戀愛關係中較早出現但不再存在的婚姻可能由於其他原因而繼續下去,其中包括責任感,宗教或文化因素以及家庭和經濟問題。然而,大多數人將愛情視為婚姻滿意度的最重要優先事項。研究發現,在某些婚姻中,維持夫妻關係的紐帶是如此牢固,以至於伴侶一直處於戀愛狀態,因此無法設想沒有伴侶,以至於他們將伴侶視為自己的「另一半」。這些婚姻被描述為「浪漫的婚姻」,並在彼此的愛,激情和興奮中得到激發。
  • 伴侶之間該有隱私嗎?是的,隱私是兩個人關係長久存在的基礎
    原因不是我要改變這個話題內容,而是我首先要從一個官方的,正面的方式去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說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官方的應該就是法律了,法律很多的規定只能在夫妻之間找得到,而這些規定卻很難在伴侶之間形成一個定義,但是對於這個議題既然夫妻之間適合,伴侶更應該適合,而普通人就更不要說了。法律上說,夫妻之間應該有隱私權,這是人的最基本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