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猶如盲人摸象,能讓兩個人堅持下去的是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是理解、有人說是信任、還有人說是忠誠......答案各抒己見。
這些雖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卻是——包容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也是心理學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效應——木桶效應。
其實,在愛情裡也含有木桶效應這個原理,兩個人能在一起多久一般都是取決於我們可以包容對方多麼差勁的一個或幾個缺點。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較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以至於經常會跟伴侶鬧,通過這樣的方式博得關注,看伴侶心裡是否有自己是否愛自己。
其實,通過「鬧」的方式博得對方關注就已經開始步入戀愛陷阱了。
01、從眾陷阱
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有個人在下班的路上看見一群人在仰望天空,
於是他也好奇的抬起頭向上看,然後發現除了藍天白雲外,其他什麼都沒有。
此時,他低下頭問身邊的人:「你們都在看什麼?」
結果別人卻說我也是好奇,只是看到大家都在看我也就跟著看了。
其實,這就是著名的「羊群效應」: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如果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應」一般都被大家比喻成為一種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很容易讓人盲目跟從,另外在跟從的同時也不關心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益,從而使自己陷入愛情陷阱這個騙局之中。
很多時候,我們在戀愛的過程中就如同羊群裡的某隻羊——沒有主見,在婚戀的氛圍裡盲目地跟著別人的思維走:
「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別人男友送了,我男友就該送」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女友不該太過分寵愛」
「身邊有人情人節收到名貴禮物,我就該收到」
盲目的跟風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愛情陷阱裡去,甚至還會越陷越深,最終導致兩人分道揚鑣。
所以,在感情中我們要時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拒絕盲目跟風。
02、失戀陷阱
把一隻狗關進籠子裡,然後籠子裡放了電擊設備,只要狗想逃就會被電擊。
電擊雖然不能讓狗失去生命,但卻能讓它引起痛苦,從而在籠子裡四處亂竄哀叫不已。
慢慢地你會發現這隻狗剛開始受到電擊時還會繼續掙扎想逃出籠子,但循環多次後,即便你把籠門打開,它也不敢再出去了。
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做的一個實驗——習得性無助
它指人在最初的某個情境中獲得無助感,那麼在以後的情境中仍不能從這種關係中擺脫出來,從而將無助感擴散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其實,「習得性無助」放在兩性關係裡也同樣適用,因為很多情侶分手的原因並不是一些原則性問題而是一些小事。
如:男人愛承諾卻不愛兌現;女人愛「作」,嘴上說改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這些看似是不大的問題,但如果每次都做不到甚至還想不到辦法解決的話,只會讓彼此的矛盾越來越深,從而影響感情最終走向分手的邊緣。
在一段感情裡,如果鬧得太狠只會讓自己過早陷入愛情陷阱裡,從而痛苦不堪。
心理學將人的痛苦分為兩種:
第一種,叫做pain,是我們真實體驗到的痛苦,這無法避免。
第二種,叫做suffering,它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是痛苦產生後,因抗拒而產生的情緒,可以避免。
其實,無論是哪種痛苦都會被時間淡化,只要你不是總沉澱在其中,那它就會逐漸消失。
很贊成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痛苦無法避免,但苦難卻可以被選擇。
學會接受愛情裡的痛苦,然後付出行動並做出改變,這樣兩個人才會越走越遠。
結語:
愛情,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它需要我們共同經營和付出,不要總是「無理取鬧」錯失這段緣分。
其實關於愛情,也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種經歷,在這條路上到處都充滿陷阱,如果稍不留心就會讓自己犯錯。
所以我們要擦亮眼睛明辨危險和障礙,不要總讓自己沉浸在過去的悲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