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心理學:注意親密關係中的雙重陷阱!

2020-12-04 樂哉情感

愛情猶如盲人摸象,能讓兩個人堅持下去的是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是理解、有人說是信任、還有人說是忠誠......答案各抒己見。

這些雖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卻是——包容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也是心理學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效應——木桶效應。

其實,在愛情裡也含有木桶效應這個原理,兩個人能在一起多久一般都是取決於我們可以包容對方多麼差勁的一個或幾個缺點。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較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以至於經常會跟伴侶鬧,通過這樣的方式博得關注,看伴侶心裡是否有自己是否愛自己。

其實,通過「鬧」的方式博得對方關注就已經開始步入戀愛陷阱了。

01、從眾陷阱

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有個人在下班的路上看見一群人在仰望天空,

於是他也好奇的抬起頭向上看,然後發現除了藍天白雲外,其他什麼都沒有。

此時,他低下頭問身邊的人:「你們都在看什麼?」

結果別人卻說我也是好奇,只是看到大家都在看我也就跟著看了。

其實,這就是著名的「羊群效應」: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如果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應」一般都被大家比喻成為一種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很容易讓人盲目跟從,另外在跟從的同時也不關心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益,從而使自己陷入愛情陷阱這個騙局之中。

很多時候,我們在戀愛的過程中就如同羊群裡的某隻羊——沒有主見,在婚戀的氛圍裡盲目地跟著別人的思維走:

「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別人男友送了,我男友就該送」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女友不該太過分寵愛」

「身邊有人情人節收到名貴禮物,我就該收到」

盲目的跟風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愛情陷阱裡去,甚至還會越陷越深,最終導致兩人分道揚鑣。

所以,在感情中我們要時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拒絕盲目跟風。

02、失戀陷阱

把一隻狗關進籠子裡,然後籠子裡放了電擊設備,只要狗想逃就會被電擊。

電擊雖然不能讓狗失去生命,但卻能讓它引起痛苦,從而在籠子裡四處亂竄哀叫不已。

慢慢地你會發現這隻狗剛開始受到電擊時還會繼續掙扎想逃出籠子,但循環多次後,即便你把籠門打開,它也不敢再出去了。

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做的一個實驗——習得性無助

它指人在最初的某個情境中獲得無助感,那麼在以後的情境中仍不能從這種關係中擺脫出來,從而將無助感擴散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其實,「習得性無助」放在兩性關係裡也同樣適用,因為很多情侶分手的原因並不是一些原則性問題而是一些小事。

如:男人愛承諾卻不愛兌現;女人愛「作」,嘴上說改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這些看似是不大的問題,但如果每次都做不到甚至還想不到辦法解決的話,只會讓彼此的矛盾越來越深,從而影響感情最終走向分手的邊緣。

在一段感情裡,如果鬧得太狠只會讓自己過早陷入愛情陷阱裡,從而痛苦不堪。

心理學將人的痛苦分為兩種:

第一種,叫做pain,是我們真實體驗到的痛苦,這無法避免。

第二種,叫做suffering,它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是痛苦產生後,因抗拒而產生的情緒,可以避免。

其實,無論是哪種痛苦都會被時間淡化,只要你不是總沉澱在其中,那它就會逐漸消失。

很贊成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痛苦無法避免,但苦難卻可以被選擇。

學會接受愛情裡的痛苦,然後付出行動並做出改變,這樣兩個人才會越走越遠。

結語:

愛情,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它需要我們共同經營和付出,不要總是「無理取鬧」錯失這段緣分。

其實關於愛情,也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種經歷,在這條路上到處都充滿陷阱,如果稍不留心就會讓自己犯錯。

所以我們要擦亮眼睛明辨危險和障礙,不要總讓自己沉浸在過去的悲傷之中。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筆記-畢生發展(6)成年早期 親密關係 孤獨感和愛情
    2.親密關係2.1 愛情在選擇終身伴侶的過程中,女性更看重男方的智力,志向,經濟地位和品德。而男性更看重女方的身體吸引力。這是生物因素和社會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女性生育能力有限,會更傾向於選擇有能力掙錢並願意投入感情的配偶以保證孩子的生存和健康。男性則更關注年齡,健康等與生育能力相關的特徵。
  • 愛情心理學:什麼是「二元愛情」和「三元愛情」,你知道嗎
    前面給大家介紹了愛情三角理論和根據這一理論而分出的「零元愛情」和「一元愛情」,這一期繼續為大家介紹另外幾種代表性的愛情。浪漫的愛浪漫的愛情有著強烈的親密感和激情,可以看做是喜歡和迷戀的結合。這樣的愛情能給人很強烈的情緒體驗,但往往很難持久。就好像旅行中的一場豔遇,旅行結束也就走到了盡頭。
  • 心理學:淺談愛情三角理論—構成愛情的3個要素
    愛情這個詞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種不同的模樣,如果我們都不知道愛情是什麼,那麼又怎能找到真愛呢?如果情侶之間對愛情的定義不一致,那麼又如何給予對方所渴望的愛呢?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各位,不妨花幾分鐘時間認識一下心理學上一個比較有名的愛情理論。 愛情三角論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協會羅伯特.史坦伯格教授在1986年發表的一個理論。
  • 【美文】佳節話愛情--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又是一年七夕佳期,美好要珍惜,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美好的話題……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柏拉圖的「柏拉圖式戀愛」,到詩經中小清新、萌萌噠情愫;從馬丁Ÿ路德超越性質的愛,到唐宋詩人超越時空的愛;從中世紀騎士優雅的愛,到才子佳人相思的愛;從愛得轟轟烈烈
  • 愛情心理學:「零元愛情」和「一元愛情」,你聽過嗎?
    零元愛情無愛在一段關係中,親密、激情和承諾三要素全部不存在的話,愛情也就不存在。有人認為「無愛」即代表「關係不好」或者「不熟」,就像「萍水相逢」或「點頭之交」一樣,隨意膚淺且不受約束。陌路認為,將「無愛」等同於「關係淡薄」並不完全對。在「愛情三角理論」中,「無愛」特指沒有愛情,但是不代表沒有其他的親密關係,比如友情、親情。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承諾主要指個人內心或口頭對愛的預期,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份。親密是「溫暖」的,激情是「熱烈」的,而承諾是「冷靜」的。激情、親密和承諾共同構成了愛情,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稱其為愛情,正如三點確立一個平面,缺少任何一個點,這個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具備三個要素也並不意味著愛情就成為現實,愛情需要更多的努力來調節這三者的關係。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激情、承諾,你與完美愛情之間缺什麼?
    愛情=親密+激情+承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構成兩個人的戀愛關係。愛情三元論--斯滕伯格『愛情三元理論』全世界流傳最廣,應用最多,最簡單實用的愛情心理學理論真正把愛情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方程式化——像做數學題一樣,按照公式去解決戀愛問題
  • 從美劇《Billions》看親密關係的處理
    親密關係中的幾個類型在劇中都有比較細緻的闡述: 愛情和婚姻 愛情、友情、親情,是人們無法脫離的社會關係,也是最重要的親密關係。無數研究都表明,親密關係正面的影響是如何能夠激勵一個人的成功,而負面的影響又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幸福。雖然自從有人類開始就存在親密關係,但是真正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卻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特別是80-90年代美國離婚率逐漸升高,所以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 深度解讀《愛的博弈》:從「愛情實驗室」,獲得幸福的親密關係
    導語人終其一生,都在愛中博弈。在親情的愛中博弈,在友情的愛中博弈,更在愛情之愛中博弈。那麼請問,你累嗎?3、 愛情分歧中試圖說服對方是徒勞的我們喜歡與我們像的人,共同點越多,彼此越喜歡。——羅蘭·米勒 / 丹尼爾·珀爾曼《親密關係》愛情裡,小兩口吵架是遲早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喜歡爭個高低,一定要想方設法去說服對方,完全不管這件事情是誰對是錯,只是為了出一口氣而已。
  • 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助你看清你的愛情
    點擊「悅和」關注悅和公眾號 遇見更好的自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RobertJ.Sternberg(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元論」,將愛情分為三個元素:親密,激情,承諾。而由這三個因素組合,構成了7種愛情,看著下面的圖,你的愛情屬於哪一種呢?親密(intimacy):包含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分享等特點。激情(passion):以身體的欲望激起和生理上的變化為特徵。從伴侶那裡得到的任何的強烈情感需要都屬於這個類別。
  • 人類圖|親密關係|浪漫愛情、婚姻和親密關係的區分「房鼎容原創」
    這些天受邀坐客一個兩性關係的論壇,這一期主要是關於離婚人士。大家眾說紛紜,呈現出婚姻及兩性關係的面面觀,我稍稍為大家做了梳理和區分、做個分享。兩性關係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大家常常沒有搞清楚,就是浪漫愛情不等於親密關係,也不等於婚姻。
  • 愛情是一個故事丨學會用看故事的方式理解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
    他是著名愛情心理學大師、也是愛情三角論提出者,他認為愛情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愛情故事,人們基於自己的故事去建構親密關係,並在此過程中塑造、調整故事。在《愛情是一個故事》一書中,作者羅伯特從如何理解愛情故事、愛情故事的分類及思考、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愛情關係三部分帶領讀者以全新的視角剖析愛情。
  • 我只希望另一半是個正常人|什麼樣的愛情才是健康的|親密關係
    按照他的觀點,雖然兩性間的愛情形式因人而異,其實都是由這三種成分以某種方式的混合所演繹的。他進一步將動機、情緒和認知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係,稱為熱情、親密與承諾,即以動機為主的兩性關係是熱情的,以情緒為主的兩性關係是親密的,以認知為主的兩性關係是承諾的、守約的。而完美的愛情應該是三者俱備,且合而為一。不健康的愛情是怎樣的?
  • 心理學大師羅伯特·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雖然數不勝數的詩人或者作家會熱情讚美,或理性分析、批判,總結出一個又一個的愛情真諦。但是我們對這個奇妙現象背後的心理學理解卻不是那麼深刻,然而,愛情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折磨著大千世界的我們。它能讓你快樂的飛向雲端,卻也能讓你痛苦的跌入萬丈深淵。我們來看一下心理學對於愛情的解讀,這裡不得不介紹美國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
  • 愛醬中,你最羨慕哪種親密關係?
    愛的迫降,這部劇中有幾對couple呈現了不一樣的親密關係。1.二哥和二嫂二哥和二嫂在劇中就是反派的擔當,看二嫂的面相和衣著,就想起了韓國的一個演員。妻子的誘惑的小三+sky castle裡的老師,總有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 不一樣的心理學:刺蝟效應,最好的關係,是親密有間,和意猶未盡
    講述不一樣的心理學。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4篇——刺蝟效應。刺蝟效應又被稱為人際關係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好的長久的關係,要做到親密有間。既要在空間距離上給對方留有一席之地,還要在時間距離上給對方騰出時間。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春節結束辭去深圳的工作依然去了北京,開啟自己的愛情攻勢,三年的努力換來一生的攜手!當緣分到了,再遠的距離都不是問題,當緣分沒有喚醒時,即便她天天坐在你的身邊也是咫尺天涯!自己的經歷結合心理學的部分知識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啟發。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 |心理學:愛情中的墨菲定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就是戀愛中的墨菲定律。1、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由愛德華墨菲在1949年提出。意思是:如果你擔心某件事情會發生,那無論有多小的概率,這件事必然會發生。在愛情中就是,當你越在乎一個人的時候,你就越害怕失去。因為害怕失去,你會取悅對方,給對方送禮物、討對方開心。
  • 戀愛中三種常見的幻覺親密關係中的坑你踩過了嗎?
    錯覺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除了視覺盲點,心理學上也有許多盲點。當人們失去理智時,表現的錯覺是最強烈的,因此愛情成了「重災區」的幻覺現象。心理學中著名的懸索橋實驗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心理學家讓三組男性受試者在公園裡的水泥橋和一座搖搖欲墜的吊橋上接受一位女性研究員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實驗結束後,在吊橋上相識的男性與這位女性研究員接觸的比例最高。
  • 從心理學看:你和愛人的愛情屬於哪一種?
    殊不知,任何人的愛情都是不完美的,就像是各有所長的雜技演員,每對戀人的愛情,都有讓別人羨慕的長處,也有自己不滿意短處,只是我們不知道從何說起。心理學上,真正對愛情進行學術研究是從Rubin等人的工作開始的。此後,心理學家提出了不少關於愛情的理論,其中最有影響的關於愛情的理論是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元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