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師羅伯特·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2021-01-08 思享零

縱觀人類歷史,我們會發現,擇偶很少與浪漫愛情有關。婚姻往往是政治的、經濟的、實用的,並且是具有家庭目的的,唯獨不是因為彼此相愛。在以往,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接受他們不愛但是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伴侶結婚;而現如今,人們在婚姻中則更加強調愛情的必要性。

所以,大家會堅持另一個人的品質,例如熱情、誠實以及激情等,它才是婚姻的前提。但是在歷史的長河當中,這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是在我們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

雖然數不勝數的詩人或者作家會熱情讚美,或理性分析、批判,總結出一個又一個的愛情真諦。但是我們對這個奇妙現象背後的心理學理解卻不是那麼深刻,然而,愛情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折磨著大千世界的我們。它能讓你快樂的飛向雲端,卻也能讓你痛苦的跌入萬丈深淵。

我們來看一下心理學對於愛情的解讀,這裡不得不介紹美國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它在心理學上非常的有建樹,首先分享一下斯騰伯格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羅伯特·斯騰伯格(Robert J. Sternberg,1949- )美國心理學家,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此外,他還致力於人類的創作型、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等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理論與概念。

他小的時候做了一個智力測驗,得到了一個很低的分數,這讓他很困惑,他覺得自己挺聰明的,為什麼會得這麼低的一個分數呢。這個困惑一直持續到他的讀書生涯,後來他考上了耶魯大學,並且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選擇了心理學,並且把專業定在了研究智力上 ,要好好研究這個困擾他這麼多年的問題,最後提出了著名的斯騰伯格「智力三元論」,非常具有代表性 。

他也找到了當年困惑的原因,傳統的智力測驗測量智商只是測試的是某一個單一的成分。而他自己提出來的則包含更多的層面。

之後,他又開始研究愛情。提出了一個「愛情三元論」。我們都知道,三角形是很穩定的,我們中國人也非常喜歡三,比如,三生萬物,發言、總結很多人也都喜歡說三點。

愛情三元論的三個要素:親密、激情、承諾。

斯騰伯格指出,愛情是由這三個元素組成的,如果是「愛」,就同時包含著三個方面。但是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所佔的比例是有差異的,不同成分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不同的愛情。

親密

親密包括: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這些特點。一般來說,它發生在有著真正溫暖的友情中,心心相吸並且能夠彼此愉快的交流,認可對方的關係中的價值。有了這種親密,這就是「喜歡」。但是不會激發激情,或者說你和ta不會有共度餘生的這種渴望。有親密不一定能產生愛情,但是如果有一個朋友確實激起了你的激情,ta離開你之後,你會強烈的思念ta,這時候關係就已經超越了喜愛,變成別的了。

所以這可以是「喜歡」和「愛」的區別。

激情

激情就是來電的「感覺」,包括強烈的想要與另外一個人成為一個統一體的狀態。

在愛情關係當中,性的需要似乎是引發這種激情體驗的主導形式。當然性是以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兩個人靠近,拉拉手,擁抱都屬於性的感覺。你想要並願意去靠近對方,一種被吸引的感覺。當我們被不太熟悉的人激起欲望時,也會有這種體驗,所以,一見鍾情也常常發生在這個成分當中。

激情成分是直接指向迷戀的,也是愛情的必備元素之一。這也能夠理解生活當中有很多的男閨蜜,一起十幾年,但是兩個人之間就是沒有愛情。就是因為缺少了這個成分,有的最後卻成功了。

在這些方面,我們可以增加一些男性和女性的性別魅力,能夠促進激情的產生。例如,男生更勇猛、強壯,健身,練練肌肉。女生擦點香水,化一點妝,塗口紅,做一下造型。所以我們看到「迷戀」和「真愛」之間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愛比激情要更為深刻和豐富。

承諾

承諾是愛情中的必備元素之一,代表的是一種態度。有兩層含義,第一個是在短期方面一個人做出了愛另一個人的決定,例如,我不能暗戀,我要表白了,或者說我們要向我們的朋友宣布我們兩個是情侶。

第二個是在長期方面,指那些為了維持愛情關係而作出的承諾或擔保。例如結婚。在青年大學生階段,更多的是短期的這種決定。所以就會有戀情公開,在大眾面前宣布,我們兩個是一對,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個是我的男朋友,這個是我的女朋友。我的擁有權,同時也是相互之間一種身份的確認,具有排他性。

所以,在一段戀情關係中,有的人會選擇隱戀,選擇隱藏自己戀愛的這種關係,不讓其他人知道。還有一些異地戀的,她不會告訴別人說,我自己已經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了,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最後,我覺得在兩個人決定成為戀人之前可以先看看兩個人能否做聊得來的朋友,可以更多的去了解對方。如果喜歡對方並且有飽滿的熱情,那就去勇敢的去愛,認真對待,相互坦誠,相互接納。在關係中相互成長,成為真正的自己。

思享〇

歡迎來敲門

思考·分享·從零出發

【以人為本·懸壺濟世·繼承發展·共建共享】

相關焦點

  • 斯滕伯格-三元論
    斯滕伯格在不同的領域都提出過「三元論」。「愛情三元論」,激情、承諾、親密為三個頂點構成了愛情三角形,證實著真正愛情的堅固。「智力三元理論」,人的智力也是由三種智力構成,三元論能以最簡潔的方式告知人們最精確的答案。 本文主要介紹「智力三元理論」。(一)組合性智力-智力成分亞理論。
  • 【美文】佳節話愛情--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又是一年七夕佳期,美好要珍惜,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美好的話題……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柏拉圖的「柏拉圖式戀愛」,到詩經中小清新、萌萌噠情愫;從馬丁Ÿ路德超越性質的愛,到唐宋詩人超越時空的愛;從中世紀騎士優雅的愛,到才子佳人相思的愛;從愛得轟轟烈烈
  • 心理學常考點:斯騰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論。該理論包括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情境亞理論、智力經驗亞理論。
  • 鉑瑞思教育帶你細數看看愛情三元論
    你心中的完美愛情是什麼樣的?每個人對愛情的定義有不同的答案。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來愛情三元論,成為目前解釋人類愛情最有影響的觀點。人類的愛情雖然複雜多變,但基本成分都是三個,即親密、熱情、承諾。 並由此衍生出了七種愛情模式。1.喜歡式愛情:主要是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更像是朋友之愛,你們會一起分享喜悅與憂傷。
  • 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助你看清你的愛情
    點擊「悅和」關注悅和公眾號 遇見更好的自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RobertJ.從伴侶那裡得到的任何的強烈情感需要都屬於這個類別。承諾(commitment):包含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感情的決定及維持感情的努力。 當然,如果這三個因素都沒有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愛」了。
  • 「斯」人那些事——心理學部分(下)
    在眾多的教育學、心理學大咖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人名帶有「斯」字,這些「斯」字輩的大師們匠心營造了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大樹。以下就教育學中帶有「斯」字的理論大師的相關考點進行梳理,方面考生們更系統地掌握人物知識點。
  • 從心理學看:你和愛人的愛情屬於哪一種?
    安惠:「我一直羨慕電視劇裡那山盟海誓的愛情啊,可是我老公就是塊木頭,根本不懂得浪漫,那種愛情對於我來說,也就是奢求」。愛情這種東西,不好說,但人們又苦於把它看清楚,苦於追求「別人家」的愛情,總覺得自己的愛情是不完美的。
  • 心理學:淺談愛情三角理論—構成愛情的3個要素
    愛情這個詞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種不同的模樣,如果我們都不知道愛情是什麼,那麼又怎能找到真愛呢?如果情侶之間對愛情的定義不一致,那麼又如何給予對方所渴望的愛呢?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各位,不妨花幾分鐘時間認識一下心理學上一個比較有名的愛情理論。 愛情三角論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協會羅伯特.史坦伯格教授在1986年發表的一個理論。
  • 智力三元論: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備三種智力和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論,又叫做成功智力,即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具備的三種智力,它們分別是:分析智力,創新智力,體驗智力,這三種智力需要相互補充平衡,缺一不可。總結:不過個人覺得這個三元論還不夠完善,可能是該理論的形成時間比較早,1985年那時候還沒有信息的概念,所以這個三元理論還缺了重要的一項,即獲取,篩選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缺少了信息量,再高的分析能力沒有全面的信息來支撐,也無法得出正確的判斷。
  • 想談好一場戀愛,首先就是要了解什麼是愛情三元論
    景炎藉助這名女生的疑問,給大家分享一下著名的愛情理論——愛情三元論。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去知道如何談好一場戀愛。愛情三元論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來的。雖然人類的愛情複雜多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愛情本質是由三個主要成分組成,即激情、親密和承諾。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春節結束辭去深圳的工作依然去了北京,開啟自己的愛情攻勢,三年的努力換來一生的攜手!當緣分到了,再遠的距離都不是問題,當緣分沒有喚醒時,即便她天天坐在你的身邊也是咫尺天涯!自己的經歷結合心理學的部分知識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啟發。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 愛情三元理論
    羅伯特·斯騰伯格(Robert.Sternberg)於1986年提出愛情的三元理論,也叫愛情三因論,他認為愛情應該有三個核心成分,親密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文學上說,愛情就像一場修行,有些人一兩場就修成了正果,而有些人卻屢戰屢敗,憤世嫉俗;生物學上說,喜歡一個人時,和ta在一起,能讓我們的大腦中產生足夠多的PEA(最基本的一種愛情物質稱「phenylethylamine」(苯基乙胺),簡稱PEA),此時愛情就產生了;心理學上說,愛情是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個體產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情感。
  • 為什麼當年學習好的人最後都沒有成功:心理學探秘「成功智力」
    斯騰伯格將我們日常口中所說的這種智力稱為「惰性化智力」,這種智力一般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會起到些作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對於我們的成敗較少發生聯繫,並且這種智力發展比較緩慢,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先天的因素,而成功智力就不一樣了,它是不斷發展的,是以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 成人高等學校心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社會心理學》複習題一
    成人高等學校心理學專業核心課程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1、我們通常把( )作為社會心理學誕生的時間。A、1895 B、1905 C、1908 D、19192、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元論,其中的三元分別指的是( )、激情和承諾。
  • 重讀《傲慢與偏見》:審視愛情與婚姻背後的3個扎心心理學真相
    書中達西與伊莉莎白的愛情之路更是一波三折,背後揭示的心理學真相,現在看來,仍具有探討價值。 01 簡·奧斯汀深諳人性,奠定了作品通透的愛情觀 "傲慢與恭順"、"自負與謙卑"、"貪財與審慎"、"卑躬屈膝卻又自命不凡",上述相互矛盾的雙重性格烙印,深深地刻在柯林斯先生、班內特太太等人的身上。
  • 當愛情三要素碰撞在一起,會產生美妙體驗,那個就是真愛
    美國耶魯大學的羅伯特J.斯騰伯格教授,他把愛情分成了三要素,並且缺一不可,當三要素碰撞在一起,那才叫真愛呢。喜歡是男生本能的勇敢,愛情則激發了他們內心的多愁善感;喜歡是女生內心的多愁善感,愛情則激發了她們內心的勇敢;所以說,當男女雙方表現出曖昧、表現出想要互相親近的感覺時,不要盲目看待這段感情,這僅僅是到達喜歡的程度,遠沒有到達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