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滕伯格-三元論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斯滕伯格在不同的領域都提出過「三元論」。「愛情三元論」,激情、承諾、親密為三個頂點構成了愛情三角形,證實著真正愛情的堅固。「智力三元理論」,人的智力也是由三種智力構成,三元論能以最簡潔的方式告知人們最精確的答案。 本文主要介紹「智力三元理論」。

(一)組合性智力-智力成分亞理論。組合性智力表現在個體的元認知成分、具體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取成分的認知活動之中,是個體對客體事物或符號的內部表徵進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過程。元認知成分主要用於計劃、控制和決策的高級認知加工過程。畫龍點睛:可以理解成元認知策略。具體操作成分主要用於任務操作時執行不同的策略,包括信息的編碼、信息的組合和信息之間的比較以及反應等。畫龍點睛:可以理解成識記知識時採用某些技巧。知識獲取成分主要用於個體獲得信息和新知識的過程。畫龍點睛:可以理解為存儲知識的過程。

(二)經驗性智力-智力經驗亞理論。經驗性智力闡明個體智力與其經驗之間的關係,主要處理個體解決新問題以及隨著經驗的增加而將這種認知活動自動化的能力。畫龍點睛:解決新問題與熟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經驗角度而言,當個體的行為含有對新異性情境的適應或在操作上的自動化時,就表現為一種智慧行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處理新任務和新情境的能力,以及對信息的自動化加工能力上。

(三)適應性智力-智力情境亞理論。適應性智力闡明個體智力與其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處理個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補充知識點:認為智力包括三種,即適應、選擇、改變環境的能力,這三種能力之間基本上是一種層級的關係。

整個理論框架如下:

智力三元理論:

組合性智力——元認知成分、具體操作成分、知識獲取成分。

經驗性智力——對新異性情境的適應、對信息自動化加工的能力。

適應性智力——適應能力、選擇能力、改變能力。

接下來我們針對以上知識點進行鞏固練習:

1.在完成自由命題的作文時,一位中學生選擇作文題目,確定寫作提綱,並評價自己寫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據斯騰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完成這項活動主要依賴的智力是( )。

A.經驗性智力 B.成分性智力 C.情境性智力 D.實踐性智力

1.【答案】B。解析:斯騰伯格智力三元理論提出智力包括有三個部分:成分、經驗和環境。成分性智力是個體對客體事物或符號的內部表徵進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過程。完成作文並保證作文符合要求主要依賴的智力是成分性智力。故本題選擇B。

2.斯騰伯格從認知加工角度理解智力的方法,創建了成功智力理論,其構成要素是( )。

A.分析-成分智力 B.綜合-功能智力 C.創造-經驗智力 D.實踐-情境智力

2.【答案】ACD。解析: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論的主張,智力三種成分:智力成分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成分及相應的三種過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得成分;智力經驗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兩種能力,一種是處理新任務和新環境時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種是信息加工過程自動化的能力;智力情境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三種能力,即適應、選擇、改變環境的能力。故本題選擇ACD。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論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論強調在問題解決中認知過程的重要性,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部分──成分、經驗和情境,它們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他的智力理論也被稱為智力三元論。成分智力是指個人在問題情境中運用知識分析資料,通過思維、判斷推理以達到問題解決的能力。它包含有三種機能成分。一是元成分,是指人們決定智力問題性質、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分配資源的過程。
  • 來看看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除了將愛根據依戀類型來確定劃分外,心理學家斯滕伯格重新定義了愛。 斯滕伯格關於愛的分類 斯滕伯格認為可以稱之為「愛情」的情感體驗都需要包含三種核心成分,只是由於各成分的程度高低不同,因此可以將愛劃分為四種。
  • 黛安·馮·弗斯滕伯格的旅程
    黛安·馮·弗斯滕伯格的旅程 2011-05-11 12:00 作者:鍾和晏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年第19期
  • (原創)葉連俊與「三元論」!
    葉連俊先生提出了礦物形成的「三元論」!事實上,天上隕落,地下溢出,地表生成是同時進行的。
  • 《三元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試圖解決一些世界難題中所發揮的作用
    我是《三元論》的作者----李飛,目前擔任「京津冀飛碟探索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學術科研部部長。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科研成果的題目是「《三元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試圖解決一些世界難題中所發揮的作用」。簡單理解,三元論=空間論+時間論+基本單元論。這是三元論的基本框架。目前,《三元論》(第2版)主體由41篇相關的論文組成,並建立了17個虛擬實驗室進行了詳細的論證,成書約33萬字,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 【美文】佳節話愛情--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
    愛情,令人嚮往,令人牽腸掛肚,令人浮想聯翩。那在心理學上,是如何看待愛情的呢?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RobertJ. Sternberg(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元論」,將愛情分為三個元素:親密,激情,承諾。而由這三個因素組合,構成了7種愛情,看著下面的圖,你的愛情屬於哪一種呢?
  • 智力三元論讓你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智力和智商
    如何認識智力是人類的共同問題一種最簡單的智力理解方式-智力三元論在諸多關於智力的理論中,有的注重於傳統的理解方式,也有的趨於複雜和抽象。那麼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該如何認識和理解智力呢?智力三元論就是一種簡單明了,可供大家參考的理論。智力三元論認為智力是由三部分構成,即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就是指傳統定義上的能力,它通過抽象的推理來解決問題。分析能力最常見的例子是解決數學問題、工作中用到的魚骨圖分析法等。創造能力則是指發散性思維能力,指能夠運用想像力把一般情況下無法聯繫起來的事物通過新奇的聯想聯繫起來的能力。
  • 想談好一場戀愛,首先就是要了解什麼是愛情三元論
    景炎藉助這名女生的疑問,給大家分享一下著名的愛情理論——愛情三元論。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去知道如何談好一場戀愛。愛情三元論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來的。雖然人類的愛情複雜多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愛情本質是由三個主要成分組成,即激情、親密和承諾。
  • 心理學大師羅伯特·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這個困惑一直持續到他的讀書生涯,後來他考上了耶魯大學,並且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選擇了心理學,並且把專業定在了研究智力上 ,要好好研究這個困擾他這麼多年的問題,最後提出了著名的斯騰伯格「智力三元論」,非常具有代表性 。他也找到了當年困惑的原因,傳統的智力測驗測量智商只是測試的是某一個單一的成分。而他自己提出來的則包含更多的層面。之後,他又開始研究愛情。
  • 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助你看清你的愛情
    承諾(commitment):包含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感情的決定及維持感情的努力。 當然,如果這三個因素都沒有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愛」了。 「愛情三元論」旨在讓人們用一個理智的態度去看待一下自己的愛情,而不是說愛就愛了,去隨心所欲的愛,當然在這個程度上,了解伴侶對愛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 智力三元論: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備三種智力和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論,又叫做成功智力,即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具備的三種智力,它們分別是:分析智力,創新智力,體驗智力,這三種智力需要相互補充平衡,缺一不可。總結:不過個人覺得這個三元論還不夠完善,可能是該理論的形成時間比較早,1985年那時候還沒有信息的概念,所以這個三元理論還缺了重要的一項,即獲取,篩選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缺少了信息量,再高的分析能力沒有全面的信息來支撐,也無法得出正確的判斷。
  • 鄧文中:科學與工程——兼論二元論、三元論與四元論
    中國工程哲學研究立論於科學、技術、工程的「三元論」、「工程是現實生產力」和「工程是技術要素與非技術要素集成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等基本觀點。在全球最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之上,在工程哲學理論指導之下,中國的哲學學者和工程師攜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了中國工程哲學的發展。本期刊登鄧文中先生和李喬教授談科學、技術與工程的文章,以期推動交通工程哲學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化。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據斯滕伯格成,這些戀人在陷入愛河的15年或更久之後也會保持著好的兩性關係。他們無法想像與其他人度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他們齊手並肩優雅地解決了一系列困難和享受了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的開心時光。然而,斯滕伯格告誡道維繫一個完美式愛情比做起來還要更難。他強調了將愛的元素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重要性。他稱,「沒有感情,任何偉大的愛都將逝去」。若激情隨時間流逝,感情將會變成友伴式愛情。
  • 鉑瑞思教育帶你細數看看愛情三元論
    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來愛情三元論,成為目前解釋人類愛情最有影響的觀點。人類的愛情雖然複雜多變,但基本成分都是三個,即親密、熱情、承諾。 並由此衍生出了七種愛情模式。1.喜歡式愛情:主要是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更像是朋友之愛,你們會一起分享喜悅與憂傷。但是這樣的感情彼此不會感受到性魅力,很難有怦然心動的時候。更像是一段旅途中的相互陪伴。
  • 17年中國電競規模近800億元 電競三元論被首次提出
    從上海綜皇文化COO王翔電競三元論來看,系統的論述了如何讓電競行業的發展,體現更多的社會價值。核心觀點包括,遊戲是天生的教育工具,電子競技是公平的腦力博弈,電競文化的核心是「格物致知,物理相通」。電競三元論(Triarchic theory of?Esports),是關於電子競技如何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