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滕伯格在不同的領域都提出過「三元論」。「愛情三元論」,激情、承諾、親密為三個頂點構成了愛情三角形,證實著真正愛情的堅固。「智力三元理論」,人的智力也是由三種智力構成,三元論能以最簡潔的方式告知人們最精確的答案。 本文主要介紹「智力三元理論」。
(一)組合性智力-智力成分亞理論。組合性智力表現在個體的元認知成分、具體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取成分的認知活動之中,是個體對客體事物或符號的內部表徵進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過程。元認知成分主要用於計劃、控制和決策的高級認知加工過程。畫龍點睛:可以理解成元認知策略。具體操作成分主要用於任務操作時執行不同的策略,包括信息的編碼、信息的組合和信息之間的比較以及反應等。畫龍點睛:可以理解成識記知識時採用某些技巧。知識獲取成分主要用於個體獲得信息和新知識的過程。畫龍點睛:可以理解為存儲知識的過程。
(二)經驗性智力-智力經驗亞理論。經驗性智力闡明個體智力與其經驗之間的關係,主要處理個體解決新問題以及隨著經驗的增加而將這種認知活動自動化的能力。畫龍點睛:解決新問題與熟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經驗角度而言,當個體的行為含有對新異性情境的適應或在操作上的自動化時,就表現為一種智慧行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處理新任務和新情境的能力,以及對信息的自動化加工能力上。
(三)適應性智力-智力情境亞理論。適應性智力闡明個體智力與其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處理個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補充知識點:認為智力包括三種,即適應、選擇、改變環境的能力,這三種能力之間基本上是一種層級的關係。
整個理論框架如下:
智力三元理論:
組合性智力——元認知成分、具體操作成分、知識獲取成分。
經驗性智力——對新異性情境的適應、對信息自動化加工的能力。
適應性智力——適應能力、選擇能力、改變能力。
接下來我們針對以上知識點進行鞏固練習:
1.在完成自由命題的作文時,一位中學生選擇作文題目,確定寫作提綱,並評價自己寫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據斯騰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完成這項活動主要依賴的智力是( )。
A.經驗性智力 B.成分性智力 C.情境性智力 D.實踐性智力
1.【答案】B。解析:斯騰伯格智力三元理論提出智力包括有三個部分:成分、經驗和環境。成分性智力是個體對客體事物或符號的內部表徵進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過程。完成作文並保證作文符合要求主要依賴的智力是成分性智力。故本題選擇B。
2.斯騰伯格從認知加工角度理解智力的方法,創建了成功智力理論,其構成要素是( )。
A.分析-成分智力 B.綜合-功能智力 C.創造-經驗智力 D.實踐-情境智力
2.【答案】ACD。解析: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論的主張,智力三種成分:智力成分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成分及相應的三種過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得成分;智力經驗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兩種能力,一種是處理新任務和新環境時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種是信息加工過程自動化的能力;智力情境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三種能力,即適應、選擇、改變環境的能力。故本題選擇ACD。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