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論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論強調在問題解決中認知過程的重要性,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部分──成分、經驗和情境,它們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他的智力理論也被稱為智力三元論。

成分智力是指個人在問題情境中運用知識分析資料,通過思維、判斷推理以達到問題解決的能力。它包含有三種機能成分。一是元成分,是指人們決定智力問題性質、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分配資源的過程。例如,一個好的閱讀者在閱讀時分配在每一段落上的時間是與他要從該段落中準備吸收的知識相一致的。這個決定就是由智力的元成分控制的。二是執行成分,是指人實際執行任務的過程,如詞法存取和工作記憶。三是知識習得成分,是指個人篩選相關信息並對已有知識加以整合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

經驗智力是指個人運用已有經驗解決新問題時整合不同觀念所形成的創造能力。例如,一個有經驗智力的人比無此智力的人能夠更有效地適應新的環境;他能較好地分析情況,用腦筋去解決問題,即使是從未遇到過的問題。經過多次解決某個問題之後,有經驗智力的人就能不假思索、自動地啟動程序來解決該問題,從而把節省下來的心理資源用在別的工作上。有些人能很快做到,有些人卻難以做到這一點。這種能力就稱為經驗智力。

情境智力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學得的知識經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應對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不同的。區分有毒和無毒植物是從事狩獵、採集的部落人們的重要能力,而就業面試則是工業化社會的一種重要情境智力,他們的情境智力是不同的。

斯滕伯格的理論得到了對大腦前額葉受損病人的研究結果的支持。例如,有一位以前很成功的物理學家,因為偶然的事故前額葉受損,痊癒後他雖然仍有很高的智商分數,卻不能繼續他的工作。他能按指示程序進行工作(如開車),但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顯然,這種人的行為缺少了智力中的一些重要成分,而這些成分卻沒有被大多數智力測驗測量出來。三元智力理論是當代智力理論的代表之一。它與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相契合,並將傳統智力理論中的智力概念擴大了。因為傳統智力測驗所測的智商只是智力三元論中的成分智力。同時,該理論更貼近生活實際,從而有助於我們更地看待一個人的智力狀況。

成功智力理論

斯滕伯格在其《成功智力》一書中集中闡述了成功智力理論的內容。在斯滕伯格看來,成功就意味著個體在現實生活中達成自己的目標,這裡的目標是個體通過努力能夠最終達成的人生理想目標,而成功也涉及到每一個平凡的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者彼此相互聯繫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分析性智力是有意識地規定心理活動的方向以發現一個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的能力,最能體現分析性思維的活動主要有兩種:問題解決和決策制定。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三要素中惟一與傳統智力測驗有所重疊的部分,但並不能把兩者劃等號,傳統智力測驗僅僅測量出分析性智力的一部分內容,分析性智力的領域遠遠超出了學校的情境,它涉及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創造性智力可以幫助人們從一開始就發現問題並形成好的想法,它是一種超越已獲得的知識和信息,產生出新異思想的能力。斯滕伯格是第一個把創造力納入智力範疇的人,他認為,創造力不僅是形成思想的能力,還是一個使智力的三個基本方面——創造性、分析性和實踐性都能得到均衡和運用的過程。創造力需要分析性智力對問題深刻的剖析,需要實踐性智力將創造思維轉化為現實。實踐性智力指的是個體在實際生活中獲取「經驗知識」和背景信息,定義問題實質及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它可以較好地衝刺個體未來的工作表現。斯滕伯格將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實踐智力的核心,認為經驗知識是成功智力的一個方面,它可以幫助人們適應周圍的環境。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回復"教育理論"下載教育學心理學章節練習題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斯滕伯格-三元論
    斯滕伯格在不同的領域都提出過「三元論」。「愛情三元論」,激情、承諾、親密為三個頂點構成了愛情三角形,證實著真正愛情的堅固。「智力三元理論」,人的智力也是由三種智力構成,三元論能以最簡潔的方式告知人們最精確的答案。 本文主要介紹「智力三元理論」。(一)組合性智力-智力成分亞理論。
  • 如何看智力?智力三元論讓你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智力和智商
    什麼是智力?如何認識智力?智力是指人們掌握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環境和改變環境的能力。按照智力的這一定義,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成績號的學生有很高的智力,而一個成功的街頭小販也具有很高的智力。智力是影響個體表現的一個主要個人差異。
  • 心理學筆記-心理學概論(10)智力
    上一章我們提到高智商並不等同於高創造力,創造力是一種比智力更高級別的能力。那麼究竟什麼是智力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智力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能力,以及常見的一些智力測試。1. 智力是單一還是多種能力?1.1 斯皮爾曼g因子理論斯皮爾曼認為個體在智力所有領域中的表現都受到一個共同因素的影響,這種普適智力叫做g因子,它是一種先天的一般性因素。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也支持斯皮爾曼理論,g因子的確存在於大腦額葉中的相關部位。1.2 卡特爾流體和晶體智力卡特爾通過一些數學技巧發現智力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
  • 智力三元論: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備三種智力和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論,又叫做成功智力,即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具備的三種智力,它們分別是:分析智力,創新智力,體驗智力,這三種智力需要相互補充平衡,缺一不可。所以分析智力會隨著學歷的升高而提高,特別是數學和理工科學生,但良好的分析能力僅僅是智力的一個方面,僅僅具備分析能力可能會造成眼高手低的情況出現,所以歷年那些高考狀元,奧數第一名之類的學霸,除在學術領域以外,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都會比較平庸,原因就是因為他只具備了一種智力。
  • 來看看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除了將愛根據依戀類型來確定劃分外,心理學家斯滕伯格重新定義了愛。 斯滕伯格關於愛的分類 斯滕伯格認為可以稱之為「愛情」的情感體驗都需要包含三種核心成分,只是由於各成分的程度高低不同,因此可以將愛劃分為四種。
  • 人生的成功,取決於個體的成功智力
    02 光有學業智力還不夠與「第十名現象」相對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認為,學生的學業智力只能對學生的成績與分數產生作用,並不能使學生在學校以外的生活和工作中勝出。大量的實驗和研究證明,一個個體要想在生活和事業中取得成功,僅憑學業智力是遠遠不夠的。
  • 心理學大師羅伯特·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Sternberg,1949- )美國心理學家,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此外,他還致力於人類的創作型、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等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理論與概念。他小的時候做了一個智力測驗,得到了一個很低的分數,這讓他很困惑,他覺得自己挺聰明的,為什麼會得這麼低的一個分數呢。
  • 黛安·馮·弗斯滕伯格的旅程
    黛安·馮·弗斯滕伯格的旅程 2011-05-11 12:00 作者:鍾和晏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年第19期
  • 心理學常考點:斯騰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論。該理論包括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情境亞理論、智力經驗亞理論。斯滕伯格認為完備的智力理論必須說明智力的內在成分(成分水平),智力成分與環境間的關係(情景水平),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經驗水平),這三方面構成了智力,這三方面構成了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情境亞理論和智力經驗亞理論:1.組合性智力/成分性智力:闡明個體智力與其內在活動的關係,主要處理個體內部的心理關係,是個體對客觀事物或符號的內部表徵進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過程
  • 教師招聘備考之智力的相關理論
    二、卡特爾的智力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等人主張智力由兩種成分構成,一種是流體智力,另一種是晶體智力。他認為流體智力是人的一種潛在智力,主要和神經生理的結構和功能有關,很少受社會教育影響,它與個體通過遺傳獲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聯繫。例如,瞬時記憶、思維敏捷性、反應速度、知覺的整合能力等。
  • (原創)葉連俊與「三元論」!
    葉連俊先生提出了礦物形成的「三元論」!事實上,天上隕落,地下溢出,地表生成是同時進行的。
  • 缺失實踐智力可能扼殺天才
    「僅靠智商很難區分兩個聰明的孩子,實踐智力的缺失很可能扼殺天才。」《異類:成功的故事》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用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耶魯大學斯滕伯格教授提出的實踐智力。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包括涉及判斷和評估想法的分析智力、涉及解決問題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創意智力以及涉及使用、利用和應用策略、思想和事實的實踐智力。
  • 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和智力三元理論,助孩子愛上學習
    1985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智力三元理論,即智力的成分、經驗、情境三部分。在多元智能的基礎上,結合智力三元理論引導孩子,可以更好的幫孩子愛上學習。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可以幫助父母們針對九個方向尋找孩子的長處,而斯滕伯格的三元智能理論,則是具象化操作。
  • 《三元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試圖解決一些世界難題中所發揮的作用
    我是《三元論》的作者----李飛,目前擔任「京津冀飛碟探索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學術科研部部長。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科研成果的題目是「《三元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試圖解決一些世界難題中所發揮的作用」。簡單理解,三元論=空間論+時間論+基本單元論。這是三元論的基本框架。目前,《三元論》(第2版)主體由41篇相關的論文組成,並建立了17個虛擬實驗室進行了詳細的論證,成書約33萬字,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 【美文】佳節話愛情--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
    愛情,令人嚮往,令人牽腸掛肚,令人浮想聯翩。那在心理學上,是如何看待愛情的呢?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RobertJ. Sternberg(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元論」,將愛情分為三個元素:親密,激情,承諾。而由這三個因素組合,構成了7種愛情,看著下面的圖,你的愛情屬於哪一種呢?
  • 成年之後智力還能再提高?只要養成這三個好習慣
    創造力需要發散思維,在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尋找關聯,從常規角度和非常規的角度思考問題。要完成這些,需要左腦和右腦的共同協調作用。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前院長羅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博士數年前在波士頓成立了PACE(Psychology of Abilities, Competencies, and Expertise)中心,斯滕伯格博士想發現影響智商的主要因素,同時尋找能適用於學校教學的提高學生智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