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筆記-心理學概論(10)智力

2021-01-08 金碧輝煌姚小六

上一章我們提到高智商並不等同於高創造力,創造力是一種比智力更高級別的能力。那麼究竟什麼是智力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智力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能力,以及常見的一些智力測試。

1. 智力是單一還是多種能力?

1.1 斯皮爾曼g因子理論

斯皮爾曼認為個體在智力所有領域中的表現都受到一個共同因素的影響,這種普適智力叫做g因子,它是一種先天的一般性因素。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也支持斯皮爾曼理論,g因子的確存在於大腦額葉中的相關部位。

1.2 卡特爾流體和晶體智力

卡特爾通過一些數學技巧發現智力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其中晶體智力是個體學習到的知識和獲取這些知識的能力。而流體智力是指個體洞察和分析複雜關係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它與我們上一章提到的問題解決密切相關。

1.3 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論

以上兩種理論都是通過心理測量學的視角來審視智力。二十世紀晚期,認知學派在心理學領域成為主流,在認知學派看來智力並不單單局限於學校學習一個方面。其中以斯滕伯格的三元論最為著名。

斯滕伯格將智力劃分為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智力三種。另外最近斯滕伯格和他的同事們還進一步提出了智力的第四種元素-智慧。

A. 分析性智力 邏輯推理能力

B. 創造性智力 洞察概念間的關係

C. 實踐智力 適應環境的能力

D. 智慧 將個人智力運用於公共福祉

1.4 加德納多元理論

加德納作為認知學派的另一個傑出代表進一步將智力劃分為至少八種不同的智能,我們稱他的理論為加德納多元智能。而該理論最廣為人知的部分是提出了兩種情緒智力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我們將這兩種情緒智力稱之為情商(EQ)。

1.5 智力的文化定義

與其他的認知過程一樣,智力也具有很強的文化差異。西方的觀點認為智力與學業成就以及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而在中國,智力還涉及到其他的因素,例如決斷力,社會責任感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對於非洲人來說,卓越的實踐智力才是最值得推崇的能力。

2. 智力測量

目前絕大多數心理學家認同智力是一種與知識掌握,推理和高效問題解決能力有關的心理能力。它能夠區分人在推理,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差異。我們往往會通過智力測量來對一個人的智力進行全面的評估。需要注意的是智力是一個相對概念,個體的智力水平是根據其參照組的水平來定義的,呈現正態分布的特質。

2.1 比奈西蒙測試

比奈西蒙發明了學校能力測試,旨在挑選出需要特別輔導的學生。它通過對比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的差異挑選出心理年齡滯後的兒童,使其接受特殊教育。

2.2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通過這一測試引入了智商這個概念,並為社會廣泛接受。智商的計算公式為

智商=心理年齡/實足年齡x100

當這個公式用於測量成人的智商分值時,一個內在問題顯現了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智力開始向多個方向全面發展,心理年齡的增長速度放緩。如果按照這個公式,一個智商正常的兒童會逐漸發展成智力遲滯的成年人。因此我們改用正態分布曲線來計算智商。前面我們提到智商擁有正態分布的特質,我們將每一個年齡組的平均得分都設定為100分。找到在這條正態分布曲線上的位置,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智商水平。90-110屬於正常範圍,70以下為智力遲滯,如果你的得分超過130,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天資卓越的人。

2.3 韋氏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奈測試的成功極大地刺激了其他智商測驗的發展。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的是韋氏智力量表,它提供了一系列用於測量詞彙,語言理解,算數,相似性等各種能力的測試。

2.4 智力遲滯

當智力測驗為我們篩選出了智力遲滯的兒童之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目前最前沿的觀點認為應該關注個體的實際能力而不是智商數值。導致智力遲滯的因素有很多,而早期幹預是最有效的應對策略。

3. 不同群體的智商差異

當我們得到不同種族的智商分數的範圍時,我們會發現各個種族間存在著差異,同樣不同社會階層的群體間也存在著智商差異。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差異呢?心理學家們目前還無法達成共識。在對群體智力的影響上,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顯然是交互作用的,但它們各自所佔的權重大小目前還難以衡量。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編制智力測驗的時候,文化公平是不可忽略的一項標準。讓一個不能熟練運用英語的中國人去做美國的智商測試,結果必然是不準確的。

4. 動物智力

通過動物的語言和問題解決研究我們發現動物也具有智力。它們也擁有自己的語言和問題解決能力。甚至我們一直認為是人類獨有的心理理論(我們知道自己的思維有別於他人的思維)在動物中也是存在的。我們並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獨特。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筆記-心理學概論(1)
    本文將會介紹心理學的基本定義,研究心理學的六大視角,心理學的應用途徑以及心理研究的幾種方法。,通過這六種視角的學習也可以基本了解心理學發展的過程2.1 現代生物學視角現代生物學視角包括兩個基本分支 神經科學和進化心理學2.2 現代認知視角從現代認知的視角來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其獨特認知模式的結果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第一章心理學概論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主要研究個體心理的,包括認知、心理學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團體和社會心理。  2.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7.心理學有哪些主要的學科分支?  心理學有哪些主要的學科分支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和心理生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 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心理學筆記.
    這是學校裡課堂上講過的,心理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一道選擇題。我一個不怎麼聽課的人,對提到這個概念還是有留意的。因為關乎到自己吧。
  •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第 3 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來源:靜業學習網3發展心理學的問世及研究( 1)霍林沃思 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發展全貌 ,並於 1927 年出版了 《 發展心理 學概論》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發展心理學著作。
  • 心理學筆記-心理學概論(3)感覺
    心理學特徵則包含音調,響度和音色。
  • 《心理學諮詢師基礎知識》筆記總結分享《發展心理學》思維導圖
    《心理學諮詢師基礎知識》筆記總結分享《第四章 發展心理學》思維導圖2020.5.13.需要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都是乾貨,直接拿走。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個體的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出生到衰亡的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發展。
  • 《心理學與生活》閱讀筆記精華
    原標題:《心理學與生活》閱讀筆記精華 點擊媽媽好老師關注我喲 ☀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婚姻、兩性、三代人、社會教育、影評書評、心理學、終身教育等內容的原創雜談!
  • 教師招聘心理學常考人物匯總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的人物觀點匹配題是常考題型,此知識點主要在客觀題中考查,本文將對相關部分人物進行總結分析,希望對各位考生有幫助。J加裡培林:注意的功能心智技能階段論吉布森和沃克:視崖實驗(深度知覺)吉爾福特:智力三維結構論發散型/衝動型(認知風格)第一次提出創造力的概念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津巴度:提出去個性化傑羅姆·卡根:沉思型/衝動型(認知風格)加涅:學習的結果分類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行為主義、記憶痕跡衰退說、試誤說、餓貓實驗、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共同要素說(伍德沃斯)3.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動作、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
  • 2019年10月福州大學自考應用心理學本科安排
    專業基本信息專業名稱:應用心理學專業代碼:071102學分要求:73 學分主考學校:福州大學學歷層次:本科專業類型:未指定否專業課程信息序號代碼課程名稱學分課程類別備註100015英語(二)14理論 200471認知心理4理論 302106普通心理學
  • 北大「教育心理學」聽課筆記
    9、1908年,我國出現了第一本關於教育心理學的著作,是由房宗嶽翻譯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學》)。  之後,又出版了(陸志韋)翻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概論》)。(陳德榮)翻譯(蓋茨)的(《教育心理學》)。  10、個體的心理發展受(先天)和(後天)兩方面因素的制約。
  • 學點心理學:智力測量帶來的倫理問題
    但是,儘管有著這些崇高的目標,但是,沒有一個心理學領域比心理測量更充滿爭議性。爭論的焦點是三個與倫理有關的方面:基於智力測量的決策的公平性、智力測量用於教育評價的可行性,以及以智力測量分數進行個體分類的意義。智力測量的決策的公平性批評測驗公平性的人認為,對某些測驗參與者而言,其代價或負面後果要高於其他人。
  • 教育心理學常考人物整理
    1.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的創始人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1913-1914年,此書又發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學大綱》;「教育心理學之父」;第一個用動物研究學習;嘗試-錯誤說;相同要素說(遷移理論)、形狀知覺實驗;3.房東嶽:翻譯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實用心理學》是我國出現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4.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5.韋伯:針對差別感覺閾限提出了韋伯定律;6.巴甫洛夫:痕跡衰退說
  • 心理學考研之百位人物 |(三十)比奈
    起初從事法律工作,後來到37歲時才開始心理學研究。他在法國工作期間因開創現代智力測驗而聞名於世。他開始致力於貧民窟兒童的研究,目的在於表現這些兒童並不像19世紀後期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智力遲鈍。Alfred Binet
  •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昨天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她就在不停的感嘆說她兒子的一些事,說從更出生的什麼都不知道到現在已經兩歲了,會認識簡單的顏色、畫畫、聽到歌曲也會不由自主的哼哼唧唧,有時候還跟著舞起來。她自己還生怕有什麼教的不好的地方。
  • 心理學2016考研專業課智力的考點複習
    說起天分,很多人就會聯想到能力,而提到能力,不得不重點解讀的一個領域就是智力。智力作為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關於智力的理論也是五花八門,2016考驗心理學的考生快來看一下吧。   智力理論   1.智力因素說   (1)獨立因素說:桑代克認為,人的能力是由許多獨立的成分或因素構成。
  • 2016心理學考研大綱【官方版】
    Ⅱ.考查目標 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內容涵蓋心理學導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心理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 06年北大《環境心理學》筆記筆記(一)
    P5  ★★J-環境心理學的學科特點★★  ★★M-「環境心理學:是關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的學科」環境心理學更多地強調物理環境。「相互性」是指:一方面強調人們怎樣受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關注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和反應。P5  ⑴環境心理學將環境—行為及其關係作為一個單元整體來研究。因作用,相互關係,如果將環境和行為割裂開,會很難理解這種相互關係。
  • 哪裡有最新成考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2、理解技能、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特點,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階段。3、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2)智力技能及其特點動作對象的觀念性,動作進行的內隱性,動作結構的簡縮性。(二)操作技能的形成(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練2、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1)練習與技能進步的關係(2)有效練習的條件(三)智力技能的形成1、智力技能的階段(1)原型定向(訓練目的,教學要求)
  •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嗎?如何辨別「真假心理學」?
    字數 ▍1600字,閱讀約4分鐘01 心理學到底研究什麼:分支包羅萬象先說核心結論:心理學研究的是人類及動物的所有行為,用的是科學的方法,而不是「純粹思考」。事實上,現代心理學包含了大量不同的內容和觀點,是「一個鬆散地聯合在一起的學術王國,它橫跨了生物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