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版:讓人落淚的電影,看完你懂愛了嗎?在魔幻的戲劇人生中尋找心理學中的愛情(視頻版結合電影解說內容更豐富,文字版主題更精煉)
愛到底是什麼?
在哈洛的恆河猴實驗中,我們發現了愛。
哈洛將剛出生的小猴子放在籠子裡,裡面有一個身穿棉布的木頭母猴和提供奶瓶的鐵絲母猴。兩個機器母猴都自帶溫度,因此對小猴子不會存在差別。
你覺得小猴子會選擇呆在哪裡?是食物附近還是棉布附近。
也許大多數人會覺得應該是呆在鐵絲母猴身邊,畢竟有食物和溫暖。但是小猴子大多數時間呆在棉布母猴身邊,只會在飢餓的時候才會接近提供奶瓶的鐵絲母猴。
小猴子更加需要棉布的柔暖觸感,更準確地說是接觸撫摸。這說明接觸安慰帶來的安全感對於小猴子來說更重要。在小猴子看來,撫摸帶來了愛,也帶來了安全感。
對於人類的我們來說,愛也許就是關注和陪伴。在小時候,人類幼崽和父母形成的依戀關係就是愛的表現。長大後,成人之間的依戀關係也是愛。
心理學家根據嬰兒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類型,將愛(成人之間的依戀關係)從兩個維度劃分為四種類型。
除了將愛根據依戀類型來確定劃分外,心理學家斯滕伯格重新定義了愛。
他認為愛情有三個核心成分:親密、激情和承諾。親密指雙方有著相似的三觀,相互理解支持,分享交流一切;激情指雙方對彼此身體的性慾望;承諾指自己願意主動維持和對方的關係
愛情中的三個成分會因為所佔比例不同而變成不同的愛,只有親密那就是喜歡,只有激情就是迷戀。比如在親近溫暖的友情中,可能只有高度的親密,激情和承諾程度都低,那就是喜愛。比如剛開始的追星,也許你第一眼看上的是明星的外貌,進而喜歡上了他,這是只有激情,可以算是迷戀,也許你之後不斷地收集明星資料進而產生要喜歡他一輩子的承諾,那就成了虛幻之愛。
斯滕伯格關於愛的分類
斯滕伯格認為可以稱之為「愛情」的情感體驗都需要包含三種核心成分,只是由於各成分的程度高低不同,因此可以將愛劃分為四種。
浪漫之愛有著高度的激情和親密,但時間一長沒有主動要維持的承諾,愛就會不穩定,慢慢消失。
虛幻之愛有著激情和承諾,是最不穩定的關係。比如現在的閃婚,可能對方還不夠了解就決定在一起,但隨著三觀不同等原因,矛盾也會慢慢爆發。
友伴之愛有著親密和承諾,類似相敬如賓,舉案齊眉。比如多年的夫妻,雖然激情消退了,但是親密和想要相守一生的承諾,依舊會維持住良好的關係。是比虛幻之愛和浪漫之愛更加穩定。
最後就是完滿之愛,有著足夠的激情、親密和承諾。類似蜜月期的愛情,但斯滕伯格認為這種愛時間不長,會轉變成其他方式的愛。
當然四種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完滿之愛會轉變成友伴之愛、虛幻之愛,又或者浪漫之愛。同理,浪漫之愛也會因為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化轉化成其他的愛。這一切都取決於兩人的所想所知。
往期視頻:是冷漠的人性還是莫名力量,心理學的旁觀者效應為你揭開見死不救的奧秘
顱相學之謬,那你的智力性格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人腦奇幻研究歷程之裂腦人,帶來了心理學的巨大變革,因此還獲得了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