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這是需要用一生去書寫的故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體驗!我結婚15年,與自己的愛人4歲就認識了,遺憾的是我們不是童養媳!82年父親專業,舉家搬遷至妻子生活的小縣城,命運就是這麼巧,她是我來到這個陌生地方的第一個鄰居,也是兒童時期第一個異性朋友!
由於男孩子的淘氣,自己被多方鄰居投訴,無奈之下多次搬遷,呵呵小時候的自己確實有些不怎麼討人喜歡。小學我們是相鄰的兩個班級,除了集體活動我們沒有太多的交集。進入青春期,我的一個哥們居然喜歡她的閨蜜,無奈我們成了他倆的「燈泡」。早戀的問題在我們之間沒有相當然的發生,但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哥們!
從初中到高中,都在一個班級(十二分之一的概率哦),也有幾年都是同桌!到了大學也都是在西安,自己的女友也是她幫忙參謀的。參加工作,自己選擇去闖深圳,她選擇了北京。兩年的溝通盲區!2001年由於父母的壓力,及深圳長期的孤獨感促使自己有了告別單身的想法,春節的一次偶遇,一次促心地暢談,驀然回首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春節結束辭去深圳的工作依然去了北京,開啟自己的愛情攻勢,三年的努力換來一生的攜手!當緣分到了,再遠的距離都不是問題,當緣分沒有喚醒時,即便她天天坐在你的身邊也是咫尺天涯!
自己的經歷結合心理學的部分知識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斯坦伯格根據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組成了七種不同類型的愛情:
喜歡式愛情(Liking)
只有親密,在一起感覺很舒服,但是覺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願意廝守終生。沒有激情和承諾,如友誼。顯然,友誼並不是愛情,喜歡並不等於愛情。不過友誼還是有可能發展成愛情的,儘管有人因為戀愛不成連友誼都丟了。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 love)
只有激情體驗。認為對方有強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對對方了解不多,也沒有想過將來。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如初戀。第一次的戀愛總是充滿了激情,卻少了成熟與穩重,是一種受到本能牽引和導向的青澀愛情。
空洞式愛情
只有承諾。缺乏親密和激情,如純粹的為了結婚的愛情。此類「愛情」看上去豐滿,卻缺少必要的內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浪漫式愛情
有親密關係和激情體驗,沒有承諾。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
伴侶式愛情
有親密關係和承諾,缺乏激情。跟空洞式「愛情」差不多,沒有激情的愛情還能叫愛情嗎?這裡指的是四平八穩的婚姻,只有權利、義務卻沒有感覺。
愚蠢式愛情
只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關係。沒有親密的激情頂多是生理上的衝動,而沒有親密的承諾不過是空頭支票。
完美愛情
同時具備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諾和親密。只有在這一類型中我們才能看到愛情的廬山真面目。
愛的七種變體之中,完美式愛情是「完美戀人」所擁有的愛情。據斯滕伯格成,這些戀人在陷入愛河的15年或更久之後也會保持著好的兩性關係。他們無法想像與其他人度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他們齊手並肩優雅地解決了一系列困難和享受了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的開心時光。然而,斯滕伯格告誡道維繫一個完美式愛情比做起來還要更難。他強調了將愛的元素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重要性。他稱,「沒有感情,任何偉大的愛都將逝去」。若激情隨時間流逝,感情將會變成友伴式愛情。完美式愛情是成人交際中最令人開心的一種因為其組合了三角形的每一片成為了這一種愛。這是情感關係的理想體。這種情感關係可以在長期之後或電影中的理想關係呈現。
我想說的是,我的婚姻已經走過了15年,目前我們的感情不敢說是那種最好的那種,但是我們倆都在努力成為最好的那一個。
遇到了一個自己很愛的人,但卻不能擁有,是什麼原因?你自己努力了嗎?爭取了嗎?她是不是你在以後生活中最好的那一個?
我們在決定走在一起時受到了多方的壓力!空間上,從北京到廣州,到深圳,在到廣西、到湖南、到浙江、到陝西、再到北京,我們用了5年時間去找屬於我兩的哪個空間,最終在北京結婚!
來自家庭的壓力,雙方父母都有阻止,嶽母不接受自己!甚至以生命來威脅,為了給老人充分接受的時間,我們用了4年以上的時間!因為我們深愛著對方!對方就是自己生命裡的唯一,為此,無論艱難、困苦,無論歲月流逝,我們都將努力去爭取做對方生命裡最好的那一個!
愛情沒有對與錯,只有捫心自問是否無悔!
以上是個人的成長故事,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再次感謝邀請,希望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