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心理學家證明:愛情能持續一生!三個維度預測愛情保質期

2021-01-11 心理學簡報

《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

有沒有想過,親情和友情都可以天長地久,為何只有愛情最「薄命」?

但耶魯大學著名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早在1986年的研究中證實:愛情其實也能持續一生,但需要同時滿足3個因素的限制,並且通過這3個維度的強度可以預測愛情的「保質期」。

在本期《心理學簡報》中,我們將主要通過引述Robert Sternberg的愛情理論來分析怎樣的愛情才能天長地久;並且通過解讀相關文獻,為大家提供預測愛情「保質期」的方法。

(全文共計三千餘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愛情的持續時間取決於3個因素

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了著名的愛情理論—「愛情三因論」(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這一理論在1986年公開發表於在APA的權威期刊Psychological Review。

Robert Sternberg文獻首頁截圖。

「愛情三因論」被後來的學者廣泛引用為對愛情的定義,並以此來劃分愛情的種類並解釋和分析愛情的持續時間。

Robert Sternberg認為愛情的持續時間取決於3個因素[1]:

激情(passion)親密關係(intimacy)決定/責任(decision/commitment)Robert Sternberg指出,這3個因素的強度決定了愛情持續的時間[1]。因此,我們接下來將分述如何應用這3個因素來預測愛情的「保質期」。

激情

Robert Sternberg認為「激情」是指為愛人製造浪漫、愛人具有身體吸引力、戀愛雙方保持性關係並且在愛情中產生情感衝動的現象,激情與生理喚醒或情緒刺激有關;除了性需求,在戀愛關係中產生的自尊、自信、順從性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也可能有助於激情的產生。

愛情的激情是「愛恨交加」的過程

激情的強度預示著愛情的不同階段。

如上圖所示,激情會隨著戀愛關係的推進而逐漸下降,激情與時間的關係受正向和負向兩個拮抗作用的同時驅動。

正向驅動是指:遇到或想到愛人時,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幾乎可以在瞬間感受到激情的激增。這種激情的強度迅速增加,但也會在很快達到頂峰後消退。負向驅動是指:當正向激情驅動不再增加趨於穩定後,激情水平會降低或趨於習慣。激情不再增長時會帶來負面的消極情緒,人們會在激情激增後感受到空虛和沮喪,所以負向驅動就開始增加。在戀愛關係穩定後,也就是正向驅動穩定和負向驅動增強的狀態下,激情的整體水平就會逐漸減低。如果愛情中斷,失戀後激情會持續降低直到恢復到基準線。

激情不是愛情長久的必要因素激情的強度能預測愛情的階段,在戀愛初期激情較強,經歷過高峰體驗後,激情強度就會持續減弱。如果愛情結束或者在長久的戀愛關係中,激情總值將回歸到0的基準狀態。

所以,激情並不是愛情長久的必要條件,但激情的強度預示了愛情的階段。

親密關係

Robert Sternberg所謂的「親密關係」是指戀愛關係中的親密感、依戀感和紐帶感。在愛情的發展過程中,親密程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親密程度與感情中的不確定性相關。

情感摩擦越多,戀人的親密程度就越高耶魯大學的心理學研究人員Roger Schank和Robert Abelson在1977年發現:戀愛中不確定性越高,產生摩擦的頻率就越高;而親密感與摩擦(幹擾)頻率相關,雙方情感摩擦越多,戀人間表現出的親密行為和情緒就越多[3]。

所以,在戀愛中,隨著戀人間彼此的熟悉度加深,戀愛關係中的不確定性降低,對對方的行為、情感、動機和認知的可預測性增強,產生摩擦和幹擾的頻率將降低,因此親密情緒的強度將減弱,所以在戀人間顯現出的親密感將降低[3]。

「隱性親密」程度影響了愛情的長度Robert Sternberg基於Roger Schank和Robert Abelson的發現提出了「隱性」親密關係和「顯性」親密關係的概念。

顯性親密關係是指戀人間從行為中表現出的親密關係,比如成天膩在一起;隱性親密關係是指雖然沒有行動上的親密,但內心的依戀感和紐帶感依舊存在。Robert Sternberg發現,隱性親密關係對於預測愛情持續時間比顯性親密更為重要。

隱性親密程度決定了愛情的長度。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顯性親密關係隨著時間推移呈現出了類似於正態分布的曲線,顯性親密關係在戀愛過程中的某個時期將達到最大值,之後顯性親密關係將持續降低;與此同時,「成功」的長久愛情中隱性親密關係將隨著時間逐步上升,而「失敗」的短暫愛情中隱性親密關係將在顯性親密關係減退後也隨之下降,從而愛情將走向末期。

所以,長久的愛情是一個將不確定性降低、隱性親密關係增強的過程。

責任

Robert Sternberg認為「責任」意味著承諾,由兩部分組成:短期責任和長期責任。短期責任是指愛上一個人的決定;長期責任是指維繫愛的關係的承諾。

Robert Sternberg指出:愛的承諾並不意味著對愛的責任;同時,責任也並不一定意味著承諾。許多彼此相愛一生的人,甚至從來都沒有表白或承認自己愛過對方。但通常情況下,承諾在時間和邏輯上優先於責任的發生。

責任是愛情能長久的決定因素Robert Sternberg強調:責任對於愛情持續時間有決定性影響,責任是親密關係和激情能長久保持的基礎。愛的關係可以從承諾和責任中開始,感情裡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從承諾和責任中產生。因為親密情感和激情可以通過承諾和責任喚醒,比如:在和親人的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和親人,但和他們的親情卻可以持續一生並長久維持親密關係,因為親情裡的親密關係源於對親戚關係有意識的承諾和責任。所以,強烈的責任感可以使一段感情持續很長的時間。

責任強度是愛情長久的決定因素。

如上圖所示,在成功的長久愛情裡承諾和責任的強度始終沒有減弱,而失敗的「薄命」愛情中,愛情維繫時間會隨著責任的減弱而走向末路。

所以,責任是愛情長久的必要條件和決定因素。

結論:愛情可以天長地久

完美式愛情可以天長地久同時擁有這三個因素的愛情被稱作為「完美式愛情」[1];據Robert Sternberg在1998年的調查顯示,擁有完美式愛情的戀人享受著「靈魂伴侶」式的真愛體驗,在陷入愛河至少15年或更長的時間內都會維持良好的愛情關係,這樣的戀人們無法想像世間還有其他任何人能替代對方並度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他們攜手並肩優雅地解決了人生中的一系列困難並享受和對方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2]。

Robert Sternberg指出,愛情的「保質期」可以根據「愛情三因論」中3個因素的強弱來進行預測[1]。因此,我們接下來將分述如何應用這3個因素來預測愛情的「保質期」。

婚姻以法律形式給予了愛情責任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責任是愛情長久的前提和基礎,親密關係和激情都可以從有責任的感情中衍生出來。責任與親密關係和激情不同,親密和激情可以自發進行,而責任需要有意識地觸發並在愛情關係中堅持,這與個體的認知程度相關。

激情不是愛情長久的必要條件長久婚姻中可能激情會漸漸退去,很多人把激情的逝去稱為進入了婚姻的「墳墓」,但長久的愛情中激情並不是必要條件。其實,相伴一生的誓言能觸發激情和親密關係。所以,堅守一生的承諾能讓愛情在婚姻中持續孵化,變成更深層的長久愛情。

寫在最後:婚姻是愛情的「孵化器」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雖然愛情在開始時,親密感就體現在朝朝暮暮的親暱中,但隨著在愛情裡的不確定性降低,戀人間可預測性增強,顯性親密關係就逐漸降低,隱性親密在日久見人心中逐漸加深。所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指的就是長久愛情中顯性親密不如隱性親密重要的現象。

雖然長久愛情不在於朝朝暮暮,但鑄就長久愛情又豈非一朝一暮,只有伴隨著長期承諾和責任的愛情才有可能到達完美的境界。

愛情是美好的感情,能夠讓人在朝朝暮暮中體會到如沐春風的希望;而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天長地久、白頭偕老的完美愛情,這樣的感情不需要朝朝暮暮的四目相對,僅僅需要一個眼神就能瞭然愛的深意。

參考文獻

[1]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2] Sternberg, R. J. (1998). Cupid’s arrow: The course of love through tim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Schank, R., & Abelson, R. (1977).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J: Erlbaum.

原創作者|吉夕心 (《心理學簡報》總編輯)

審稿|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審稿人)

相關焦點

  • 【美文】佳節話愛情--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又是一年七夕佳期,美好要珍惜,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美好的話題……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柏拉圖的「柏拉圖式戀愛」,到詩經中小清新、萌萌噠情愫;從馬丁Ÿ路德超越性質的愛,到唐宋詩人超越時空的愛;從中世紀騎士優雅的愛,到才子佳人相思的愛;從愛得轟轟烈烈
  • 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論助你看清你的愛情
    點擊「悅和」關注悅和公眾號 遇見更好的自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RobertJ.激情(passion):以身體的欲望激起和生理上的變化為特徵。從伴侶那裡得到的任何的強烈情感需要都屬於這個類別。承諾(commitment):包含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感情的決定及維持感情的努力。 當然,如果這三個因素都沒有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愛」了。
  • 愛時是真愛,不愛便不愛,但凡愛情,都有保質期的
    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甚至連私奔的勇氣都會有,但是有那麼一瞬間,你突然覺得他沒有那麼誘人,從此以後,對方沒有變,你也沒有變,但是你們之間的愛情,已經不復昨日。在我看來,愛情,沒有公式來計算能愛多久,也沒有一本書來教你如何保鮮,所謂愛情,愛時真的是真愛,只是不愛,便是不愛,但凡愛情,都是有保質期的。
  • 愛情心理學:「零元愛情」和「一元愛情」,你聽過嗎?
    上一期陌路為大家簡單介紹了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也可稱之為「愛情三元理論」,這一期就詳細介紹一下根據這個理論劃分的幾類愛情。「愛情三元理論」認為各種不同的愛情都是由三種成分組合而成——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種成分就像三角形的三條邊,這三條邊交叉組合,就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愛情。
  • 愛情能持續多久?他可能永遠愛你嗎?
    永遠的愛存在嗎 愛情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說到底這只是一句營銷鑽石的廣告語。 愛一個人能維持到永遠嗎? 對於永遠的愛,似乎沒有完整的定義。
  • 心理學大師羅伯特·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雖然數不勝數的詩人或者作家會熱情讚美,或理性分析、批判,總結出一個又一個的愛情真諦。但是我們對這個奇妙現象背後的心理學理解卻不是那麼深刻,然而,愛情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折磨著大千世界的我們。它能讓你快樂的飛向雲端,卻也能讓你痛苦的跌入萬丈深淵。我們來看一下心理學對於愛情的解讀,這裡不得不介紹美國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
  • 愛情還值得相信嗎?三個愛情故事給你答案
    那一年開車幾百公裡,只為看你一眼;……愛情是一首最能打動人心的詩,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和修辭,便足夠品味一生!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3個普通人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從最簡單的視角,還原最動人、最樸實的愛情!我理解的愛情,是兩個靈魂的契合,然後在這很長的一輩子裡相伴走完一生!
  • 全球十大催淚愛情電影,感動我們一生的愛情!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世間情為何物」,愛情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而那些催淚愛情電影更是常常把我們感動得一塌糊塗。最經典的當屬《鐵達尼號》。全球十大催淚愛情電影都是一些不可錯過的感人愛情故事。是一些足以感動你一生的愛情。Top1.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到了大學也都是在西安,自己的女友也是她幫忙參謀的。參加工作,自己選擇去闖深圳,她選擇了北京。兩年的溝通盲區!2001年由於父母的壓力,及深圳長期的孤獨感促使自己有了告別單身的想法,春節的一次偶遇,一次促心地暢談,驀然回首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春節結束辭去深圳的工作依然去了北京,開啟自己的愛情攻勢,三年的努力換來一生的攜手!
  • 因激情出軌的人最終都後悔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激情必然會消退
    《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本期《心理學簡報》將為讀者具體分析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Richard Solomon的著名心理學實驗,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當初因為激情出軌的人最終都後悔了。(全文共計兩千餘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出軌最常見的理由是缺乏激情根據美國加州大學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心理學家Judith Trea與Deirdre Gisen在2000年的調查發現:在美國已婚的家庭中,有18-20%的出軌率;未婚但同居的情侶中出軌率高達30
  • 愛是什麼,你能準確的解釋嗎?來看看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論
    心理學家根據嬰兒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類型,將愛(成人之間的依戀關係)從兩個維度劃分為四種類型。 除了將愛根據依戀類型來確定劃分外,心理學家斯滕伯格重新定義了愛。
  • 愛情三角理論:愛情有七種類型,你是哪一種?
    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相愛的愛情都不算愛情,對嗎?我回答:愛情的形式有很多,相愛只是其中最完美的一種。這並不是空口無憑,有一個「愛情三角理論」,我一直都想介紹給大家。這個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他認為,愛情由三個元素組成,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人類原始的衝動,它並不一定是性衝動,而是包括一切超過了理智控制的行為。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Rubin認為愛包括以下三個特徵:接納,依賴(affiliative and dependent need);提供幫助(predisposition to help);排他、吸收(Exclusiveness and absorption)。
  • 心理學:淺談愛情三角理論—構成愛情的3個要素
    愛情這個詞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種不同的模樣,如果我們都不知道愛情是什麼,那麼又怎能找到真愛呢?如果情侶之間對愛情的定義不一致,那麼又如何給予對方所渴望的愛呢?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各位,不妨花幾分鐘時間認識一下心理學上一個比較有名的愛情理論。 愛情三角論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協會羅伯特.史坦伯格教授在1986年發表的一個理論。
  • 相比一見鍾情,「日久生情」的愛情更長久?心理學家解析多巴胺
    正如木心所云:從前的車馬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見鍾情的邂逅,固然令人羨慕,但是卻不敵日久生情打動人心。我們聽過太多一見鍾情的浪漫故事,更見過許多日久生情的幸福夫妻。清代墨浪子在《西湖佳話》中這樣寫到:「乃蒙郎君一見鍾情,故賤妾有感於心。」
  • 葉傾城:關於愛情的三種答案,愛情的真諦是什麼?要用一生來讀懂
    三觀在前,聊得來在前,而愛情順其自然的放在最後面的位置。葉傾城的文章《關於愛情的三種答案》,讀完細細思索,我仍舊相信愛情。這篇文章寫了三個年齡階段的女人對於愛情的看法。年紀不同,人生閱歷不同。十九歲的小姑娘談起愛情,臉上會有笑容,有時也有眼淚,有時候為愛情歌頌詩篇。
  • 結婚真能促進愛情嗎?愛情與持久婚姻居然還有這個關係
    #愛情#婚姻中的愛是什麼?它如何發展,改變和影響關係?毫不奇怪,愛情是人們結婚並促進婚姻幸福長久的關鍵因素。婚姻並不總是僅憑愛情就可以生存。友誼,信任,忠誠,團結,妥協的意願以及相互尊重也很重要。在某些婚姻中,可能不需要愛情就可以發起或支持婚姻,例如包辦婚姻或便利婚姻。
  • 當愛情三要素碰撞在一起,會產生美妙體驗,那個就是真愛
    美國耶魯大學的羅伯特J.斯騰伯格教授,他把愛情分成了三要素,並且缺一不可,當三要素碰撞在一起,那才叫真愛呢。喜歡是男生本能的勇敢,愛情則激發了他們內心的多愁善感;喜歡是女生內心的多愁善感,愛情則激發了她們內心的勇敢;所以說,當男女雙方表現出曖昧、表現出想要互相親近的感覺時,不要盲目看待這段感情,這僅僅是到達喜歡的程度,遠沒有到達愛情。
  • 《香港愛情故事》也許相愛很難,貧賤夫妻的愛情浪漫能持續多久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完這部電視劇可能感觸不一樣。除了關於房子的那些事之外,或者是剝離了房子的那些糾結之事,讓人感動的則是劇中對於愛情的反思及自我尋找及和解的閃光。01房事與關於房子的事雖然不是一種東西,但是這兩者卻是有關聯的。香港是寸土寸金,在高樓林立的光鮮外表之下,內部可能是一家四口、五口擠在小小的閣樓裡。
  • 諾貝爾得主發現:快樂與愛情的科學真相
    你有否想過,人為什麼快樂時會對愛情或一些事物產生熱烈追求?科學證明,一個人快樂時,神經系統就會分泌出一種激素多巴胺(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迅速在體內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提升生命免疫力。因為揭示了分泌的多巴胺能影響每一個人對事物的歡愉感受,Arvid Carlsson被世人譽為「人類情感之父」。科學家在研究小鼠行為後指出,多巴胺可對我們在短時間內採取行動或做出決策的可能性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快樂心情有利於人生決策,而人心情抑鬱時不宜做重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