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又給新冠病毒起新名字了

2020-12-02 騰訊網

1、川普改口呼籲美國民眾戴口罩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在白宮新冠疫情簡報會上就美國疫情走勢、佩戴口罩等發表看法。這是四月末以來川普首次出席白宮疫情簡報會。他在會上表示,疫情可能變得更糟。就戴口罩問題,川普說,美國政府「要求所有人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戴口罩」。他承認,口罩對控制疫情傳播有作用。

2、美國政客又給「新冠病毒」起新名字了

當地時間21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接受CNN採訪時給新冠病毒起了新名字,直接稱之為「川普病毒」。佩洛西表示,川普現在鼓勵人們戴口罩,意味著他承認了此前犯的錯,因為川普的不作為,這場大流行病在好轉之前,已經變得更嚴重,因此很明顯這是「川普病毒」。

3、美實際確診數可能為官方數據的6至24倍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1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認為,根據全美10個地區的抗體檢測結果進行估算,美國實際新冠感染人數可能為官方統計數據的6至24倍。研究稱,官方報告的新冠病例數量可能低估了社區感染的嚴重程度。

4、美國一女子監獄500餘人新冠檢測呈陽性

據美國媒體21日報導,德克薩斯州一座女子監獄有500多名囚犯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使得該監獄成為美國聯邦監獄管理局體系中疫情最為嚴重的監獄之一。

5、美國加州7月日均新增確診超8000

美國媒體當地時間21日報導,到目前為止,加利福尼亞州7月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數超八千。該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超過40萬,僅次於紐約州。

6、疫情或使女性經濟賦權進展出現倒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1日表示,新冠疫情可能導致在女性經濟賦權方面的進展出現倒退,政策制定者必須採取措施,減少疫情對女性帶來的負面影響。

7、英首相鼓勵民眾返回工作崗位

英國首相詹森21日主持內閣會議。這是自3月17日以來,詹森首次主持面對面內閣會議。此前,受新冠疫情影響,每周在首相府舉行的例行內閣會議取消,而代之以遠程會議。路透社報導,詹森藉此鼓勵民眾返回工作崗位,提振被疫情重挫的英國經濟。

8、兩個月數字翻兩番!巴西新冠死亡病例破8萬

外媒稱,巴西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巴西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8萬。據法新社報導,這一數字意味著巴西的新冠死亡人數在過去兩個月裡翻了兩番。

9、世衛組織:南非疫情惡化恐為非洲疫情暴發的「先兆」

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對近來新冠病毒在非洲的蔓延發出警告,稱南非病例數量激增可能是整個非洲大陸疫情暴發的「先兆」。

10、《柳葉刀》主編:反科學才是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

《柳葉刀》主編理察·霍爾頓日前接受CGTN採訪時表示,從這次疫情可以看出,反科學才是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目前來看,尊重科學,並依據科學,迅速採取行動,是一些國家在此次疫情期間防控成功的關鍵。

11、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晚宴因疫情取消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21日表示,今年10月將照常宣布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12、阿根廷確診病例中5成由社區傳播而感染

阿根廷衛生部21日發布公報稱,該國累計確診病例中,51%是由於社區傳播而感染,31%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有0.8%屬於輸入性病例,其餘病例的感染途徑仍在調查中。

13、古巴再開特許商店拉動外匯消費

為緩解疫情影響,古巴全國新開設的72家外匯商店20日正式營業。古巴副總理兼經濟計劃部長亞歷杭德羅·希爾表示,由於當前國內物資短缺,古巴將增加外匯商店數量,優先提供以外匯結算的商品,再利用外匯收入改善國內物資供應。

14、奧地利重啟強制佩戴口罩規定

奧地利政府21日宣布,24日起在超市、銀行和郵局等與民生相關的重點場所,重新實施強制佩戴口罩規定,以應對新冠疫情反彈。

15、東京奧組委主席:奧運會不可能閉門舉行

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22日在接受日本NHK專訪時透露,明年奧運會不可能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舉行,他還表示在開幕式上取消運動員入場式也是不可行的。他相信:「新冠肺炎疫情會得到控制,疫苗和藥物會開發出來。」

16、中東地區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多國加強出入境檢測

中東地區多個國家21日新冠確診病例數繼續增加,一些國家通過加強機場核酸檢測等措施減少病毒跨境傳播。土耳其伊斯坦堡薩比哈·格克琴機場新冠病毒檢測中心日前開始投入使用,出境乘客可在5小時內獲得檢測結果;黎巴嫩21日宣布,來自無法實施核酸檢測國家的旅客,入境黎巴嫩後需在指定酒店進行隔離。

17、澳大利亞維州單日新增創新高,將執行「口罩令」

22日,澳大利亞人口第二多的維多利亞州新增484例新冠確診病例,創單日新增病例最高紀錄。據報導,維州政府日前宣布,為遏制疫情蔓延,該州22日起正式執行「口罩令」。民眾如果在公共場合不戴口罩,將面臨200澳元罰款。

18、俄羅斯新增確診5862例,25.9%的患者無症狀

俄羅斯22日通報,過去一晝夜全俄境內83個地區新增新冠確診病例5862例,至此,俄羅斯境內新冠確診病例總數達789190例。通報中稱,這些新增的病例中25.9%的患者沒有出現臨床症狀。

19、英國航空8月9日復航中國

英國航空將於8月9日復航中國大陸,機票也於7月21日在英航官網正式開售。首先恢復的是每周四和周日往返倫敦希思羅機場到上海浦東機場的航班。受疫情影響,今年1月29日,英航暫時停飛中國大陸航線。

20、中國需求推動紐西蘭第一產業出口增長

紐西蘭經濟研究所21日發布報告說,儘管受到新冠疫情不利影響,但得益於中國等亞洲市場強勁需求,今年以來乳肉製品等紐西蘭第一產業出口收入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億紐西蘭元(約合6.64億美元)。

製圖/陶天添(杭州凡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數據支持)

相關焦點

  •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彭達理 2020-09-26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外行 再論「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是"自然"的還是"人造"的?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而非「行政"問題。理應由「科學家"回答,而不是「政客"胡說"。如同一棵柳樹上長出桃子,究竟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還是人為嫁接的結果?
  • 病毒起源新發現!中國團隊研究"粉碎"美政客謠言
    5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動物園研究學者共同發表論文,研究內容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是穿山甲-CoV樣病毒與蝙蝠-CoV-RaTG13樣病毒重組的&34;。這一研究徹底打破相關&34;謠言,再次強調新冠病毒來自於自然界,而並非人造。
  • 與美政客污衊中國「隱瞞疫情」不同,美科學家們正為中國澄清事實
    當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美國的一些政客卻依舊不遺餘力的將疫情矛頭對準中國,其中就有操弄所謂的「病毒源自實驗室」的言論,將疫情的責任歸罪於中國,還有鼓吹「中國賠償論」,除此之外,美國政客還頻繁地指責中國「隱瞞疫情相關情況」,這些美國政客的種種行為,其目的無非就是為推卸自身防疫不力的責任
  • 新冠病毒已變種,但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源於武漢
    近日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了英國與德國科學家共同的撰寫的有關新冠病毒肺炎變種的報告,該研究採用一種數學網絡算法,通過錄入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所有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出三種新冠病毒毒株,根據其構成胺基酸不同主要分為A、B、C組。
  • 為什麼新冠病毒必須源自於自然?
    早在今年5月份,在國際衛生組織(WHO)的組織協調下,全世界的病毒研究科學家和醫務人員,通過對病毒起源溯源後,確認: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美國的時候,在合理推導也指向美國的時候,在川普瘋狂將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甩鍋中國的時候,為什麼WHO與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一致確認,得出新冠病毒源自於自然界的結論呢?在筆看來,這是一個既無奈、但在當前又是最正確、最科學的政治答案。為什麼這麼說呢?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自然》: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
    新華社倫敦4月10日電 英國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一期發表社論說,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文章說,多年來,人們經常會將病毒性疾病與疫情首先暴發的地區關聯在一起,比如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還有寨卡病毒是以烏幹達的一片森林命名。但是,世衛組織在2015年發布指引,要求停止這種做法,以減少汙名化和惡劣影響。指引強調,病毒會感染人類,一旦發生疫情,所有人都有風險,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來自哪裡。
  • 新冠病毒的源頭究竟在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聲
    有記者提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端推測新冠病毒源頭的做法是「有害和瘋狂的」,中方對此持何立場?耿爽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我在例行記者會上多次闡明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新冠病毒源頭問題是科學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意見,世衛組織以及國際社會有明確共識,那就是不能將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或者種族相聯繫,反對藉此搞汙名化。
  • 深網觀察 第112期|「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防控疫情系列評論之三十九深網評論員濟愚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3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講稿被記者拍下,照片顯示,稿件中的「新冠病毒」一詞被劃掉,改為了手寫的「中國病毒」。這已不是川普第一次公開稱呼「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3月中旬就曾公開承認,「在美國,一些『流感』死者可能實患新冠肺炎」。美國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麥可·梅爾哈姆表示,自己在2019年11月就已感染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顯示他已擁有新冠病毒抗體,這比美國今年1月20日報導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提前了兩個多月。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表示,根據基因數據來看,武漢不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
  • 在新冠病毒起源上搞汙名化別有用心
    亂貼標籤 畫/範建平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同時也是一個複雜的科學難題。然而,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撇開科學研究與人類認識的規律性,惡意炒作病毒來源問題,拋出所謂的「人為論」、「隱瞞論」以及「道歉論」、「賠償論」,給病毒溯源問題打上了鮮明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烙印,甚至進行種族主義攻擊,嚴重扭曲和毒化了病毒溯源本身的科學價值和意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專家默林·喬科萬認為,在美國歷史上,仇外心理長期與公共衛生話語交織,傳染病常常被籠統地與「外來者」群體相聯繫。
  • @三亞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3月中旬就曾公開承認,「在美國,一些『流感』死者可能實患新冠肺炎」。美國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麥可·梅爾哈姆表示,自己在2019年11月就已感染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顯示他已擁有新冠病毒抗體,這比美國今年1月20日報導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提前了兩個多月。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表示,根據基因數據來看,武漢不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
  • 美高官炒作新冠病毒來源,外交部怒懟:為何不邀請專家去美國調查?
    自新冠病毒發現以來,美方就一直炒作「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對此,中方也都做出嚴正回應,儘管如此,美方的污衊從沒有停止過。不僅是美國政客叫囂 污衊。一些西方國家跟從美國,也宣稱要調查病毒源頭,還要求中方為此向世界做出賠償等。然而,就在近日,美國高官再一次拿「病毒說事」,叫囂新冠病毒是由武漢一家病毒研究所傳出的。
  • 義大利重大發現,可能重塑新冠疫情流行史,狠狠打臉西方政客
    11月16日,路透社報導,義大利方面有重大發現,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INT)最新研究顯示,義大利從去年9月開始已經在傳播新冠病毒,遠早於武漢。在此之前的新聞報導中,義大利第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在今年2月21日。
  • 新冠病毒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命名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已經擴散至25個國家,確診4萬多人後,它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COVID-19。「現在,2019nCoV所致疾病有名字了」|WHO官推有人會覺得,給病毒起個名字有那麼重要嗎?趕緊專心搞特效藥殺死病毒才是大事嘛。實際上,尋找治療方案固然重要,給病毒起名字同樣是大事,一旦命名不妥影響重大。
  • 研究新冠病毒的華裔科學家在美國遇害,該起殺人案背景複雜
    當地時間5月2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名華裔醫學研究人員被發現家中遇害,其所就職的高校稱,該男子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即將取得「重大發現」。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KDKA電視臺報導,死者名為劉冰(Bing Liu,音譯),37歲,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羅斯鎮的家中遇害,頭部、頸部和軀體都有明顯槍傷。
  • 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是一種什麼樣的變異?
    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 「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這篇熱點文章並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美媒:美新冠病毒病例早於中國數周
    ,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在美國紅十字會從全美9個州的居民那裡收集的7389個獻血樣本中,有106個發現了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這些血液樣本由紅十字會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間收集,送至美疾控中心檢測,以查看是否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