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

2020-12-06 河北新聞網

新華社倫敦4月10日電 英國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一期發表社論說,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必須立即停止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汙名化。

文章說,多年來,人們經常會將病毒性疾病與疫情首先暴發的地區關聯在一起,比如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還有寨卡病毒是以烏幹達的一片森林命名。但是,世衛組織在2015年發布指引,要求停止這種做法,以減少汙名化和惡劣影響。指引強調,病毒會感染人類,一旦發生疫情,所有人都有風險,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來自哪裡。

文章說,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英文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各個組織採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包括《自然》。《自然》在社論中說:「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文章也指出,在各國努力控制新冠病毒傳播之際,少數政客卻依然抱守舊辭不放。「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

文章說,做不到這一點會造成嚴重後果。顯而易見的是,自從疫情暴發以來,在許多地方,亞裔成了種族主義攻擊的對象,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謀生方式都受到影響。

文章說,許多領導人都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意見,據此採取行動應對疫情,挽救生命。在術語方面,來自專家的意見很明確: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地避免和減少汙名化,不要把COVID-19和特定人群或地方聯繫在一起;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 |《自然》社論
    通向多樣性之路依然道阻且長:在《自然綜述:物理》的4月刊中,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科研人員和科學傳播人士用親身實例講述了歧視和其他因素如何阻止他們在國際期刊上發聲(S. Hanasoge et al. Nature Rev. Phys. 2, 178–180; 2020)。
  • 自然雜誌為曾將病毒關聯武漢道歉:汙名化必須停止
    中新網客戶端4月9日電(宋宇晟)《自然》雜誌@Nature自然科研4月9日發表社論《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其中稱,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教育和科研將為此付出代價。
  • 《自然》雜誌「道歉三連」:停止汙名化,願承擔責任並道歉
    4月7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8日,《自然》在其海外社交帳號上發布了同樣的內容;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帳號又發布了該社論的中文版本。
  • 《自然》雜誌網站發表社論呼籲:「必須竭盡所能避免和減少汙名化」
    世界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網站4月7日發表社論指出,在各國努力控制新冠病毒傳播之際,少數政客卻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自疫情出現以來,大量美歐媒體、專家學者都認為,汙名化做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會助長排外與種族主義、阻礙國際抗疫合作。
  • 《自然》雜誌中英雙語「道歉三連」 反對汙名化呼聲已成主流
    來源:央視網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俠客島:用病毒汙名化中國,包藏什麼禍心?
    美國高層這一輪「中國病毒」式的汙名化,不僅是漠視事實的傲慢抹黑,不僅是在煽動地域和種族歧視,背後可能還存在非常具體的竹槓式考量,對此不得不察。 美股一周之內熔斷三次、新冠病毒遍及全美50個州之後,美國最高層斬釘截鐵的一句「中國病毒」,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
  • 在新冠病毒起源上搞汙名化別有用心
    亂貼標籤 畫/範建平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同時也是一個複雜的科學難題。然而,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撇開科學研究與人類認識的規律性,惡意炒作病毒來源問題,拋出所謂的「人為論」、「隱瞞論」以及「道歉論」、「賠償論」,給病毒溯源問題打上了鮮明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烙印,甚至進行種族主義攻擊,嚴重扭曲和毒化了病毒溯源本身的科學價值和意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專家默林·喬科萬認為,在美國歷史上,仇外心理長期與公共衛生話語交織,傳染病常常被籠統地與「外來者」群體相聯繫。
  • 新冠病毒的源頭究竟在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聲
    有記者提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端推測新冠病毒源頭的做法是「有害和瘋狂的」,中方對此持何立場?耿爽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我在例行記者會上多次闡明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新冠病毒源頭問題是科學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意見,世衛組織以及國際社會有明確共識,那就是不能將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或者種族相聯繫,反對藉此搞汙名化。
  • 新冠病毒來源有新發現!全球突變出3種毒株,武漢流行的是變異版
    找到病毒來源地,對於切斷新冠病毒的二次傳播鏈等意義重大。據參考消息,近日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了一個新冠病毒的基因變化圖,時間是從去年的12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共發現了3種病毒毒株,分別是A、B、C型。
  • 研究發現:有關新冠病毒謠言導致成百上千人死亡
    據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8月18日報導,在8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關於新冠病毒的假新聞和陰謀論導致成百上千人死亡。報導摘編如下:上周末,有約2000人聚集在馬德裡抗議因新冠大流行而實施的在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的措施。
  • 國際期刊《自然》雜誌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4月7日,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 Nature)雜誌在官網刊發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的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文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
  • 《自然》雜誌「道歉三連」
    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自然》雜誌官網截圖社論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超過7500個病毒基因組數據,發現新冠病毒2019年年底可能已在全球傳播。新華社發 朱禹/製圖「對病毒來源的調查要『以科學為中心』」。《自然》雜誌發表社論指出,許多國家領導人都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意見,據此採取行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挽救生命。
  • 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 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這篇題為《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的社論(點擊閱讀全文)開宗明義地指出,世界衛生組織2月將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時,曾委婉地提醒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而其中就「包括《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文內這樣寫道。
  • 中國在實驗室中製造新冠病毒?外交部:借疫情對中國汙名化
    中國在實驗室中製造新冠病毒?基地關閉與「電子菸疾病」、大流感和新冠肺炎之間有什麼聯繫?美方何時邀請世衛組織或國際專家組赴美調查疫情起源?在當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導,近日,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在實驗室中製造新冠病毒,並以病毒作為武器,有意讓已經感染的中國人前往美國等全球各地,卻關閉了國內交通網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三亞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3月初,《自然·醫學》雜誌也發表了一篇研究新冠肺炎病毒起源的論文。該文作者之一的美國杜蘭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加裡表示,許多人認為該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這可能是個誤解。「我們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更早的起源」,「華南海鮮市場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該病毒的源頭」。法國《解放報》刊文指出:應停止指責中國是病毒源頭。
  • 《自然》雜誌致歉:曾將病毒與武漢關聯,願為此擔責丨今日熱詞打卡
    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包括《自然》。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
  • 中新網評:必須回歸科學求解新冠疑問
    中新網7月4日電 題:必須回歸科學求解新冠疑問作者:陸白希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人際傳播的起點比我們預想得更早。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6月底宣布,研究人員從去年3月採集的巴塞隆納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這表明,新冠病毒彼時已在巴塞隆納傳播。
  • 學術頭條:新冠病亡率比流感高10倍,《自然》為汙名化道歉,宇宙各方...
    新冠病毒的全球傳播已使多國衛生系統不堪重負,擾亂了全球經濟。他指出,新冠肺炎病亡率估計比流感高10倍。雖然大家已經目睹了新冠病毒對發達國家造成的危害,但它在更貧窮和更脆弱的國家可能造成的破壞仍未完全顯現。
  • 病毒無國界,美國政客汙名化中國的做法不被世人接受
    新冠病毒源頭目前尚無定論,美國部分政客卻三番兩次汙名化中國,試圖轉移注意力,引起網民強烈反感和怒斥,有耶魯學者稱,這種煽動民意的做法是典型的排外主義、種族主義。白宮帶節奏接連「甩鍋」中國 引起網民強烈反感在全世界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美國總統川普以及部分政客接連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將病毒的發源地強加於中國。16日,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將大力扶持那些受到「中國病毒」影響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