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 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2021-01-07 四月網

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英國《自然》雜誌道歉了。

作為一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此前,該雜誌曾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

在最新的社論中,《自然》雜誌表示,「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連續三天致歉:「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

英國《自然》雜誌的道歉首先於4月7日,以英文社評的方式發布在官方網站上。

4月8日,同樣的內容發布於《自然》雜誌海外社交帳號上。

4月9日,《自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又發布了中文翻譯版本。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 《自然》雜誌推特截圖

 

▲ 《自然》雜誌微信公眾號截圖

連續三天,國內外三次發聲,這一世界著名科學期刊以此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這篇題為《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的社論(點擊閱讀全文)開宗明義地指出,世界衛生組織2月將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時,曾委婉地提醒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

而其中就「包括《自然》雜誌」。

「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文內這樣寫道。

道歉後,社論不忘科普,世衛組織早在2015年就發布指引,要求停止這種做法,以減少汙名化和惡劣影響,比如對所涉區域或當地民眾的恐懼或憤怒之情。

亮明態度後,這篇道歉社論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引申出「種族主義攻擊」、「一損俱損」兩個子話題,描繪了新冠病毒汙名化給特定群體和世界帶來的嚴重影響。

更好的總結也許是《自然》雜誌在其海外帳號上提煉的那句話: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

新冠疫情期間的舊金山唐人街(自然雜誌配圖)

多國網友高呼:停止汙名化!

這份以科學的名義,向世界發出的分量十足的疾呼,也立刻引發各方熱議和共鳴。

美國《國民評論》網站在4月9日的報導中注意到,《自然》雜誌還在文章中指責少數政客「抱守舊辭不放」,並點名了多位此前抹黑中國的西方政客。

「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報導援引《自然》雜誌文章稱。

俄羅斯衛星通信社則在報導中援引文章另一段話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引起的汙名化導致亞洲年輕人離開國際校園,縮短教育時間,放棄自己和他人的機會,讓科研環境每況愈下——在這個世界依賴科研尋求出路之際,將不啻為一個悲劇。

▲俄羅斯衛星通信社報導截圖

《自然》雜誌的文章在中外網友間引發討論。

不少中國網友首先對《自然》雜誌能夠改正錯誤、反對汙名化的舉動表示讚賞。

一些外國網友則開始反省西方此前的輿論攻擊。

更有外國網友直接引用《自然》雜誌的標題呼籲:停止汙名化!

「污衊和指責別人是趕不走病毒的」

事實上,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反對汙名化、反對歧視的聲音日益增多。

美國反誹謗聯盟、美國全國亞裔美國人委員會以及其他258個團體此前致信眾議院兩黨領袖,敦促國會採取切實措施,以遏制種族主義、仇外情緒和錯誤信息。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專門設計「減少汙名化」專題連結,強調關於疫情的錯誤信息會造成恐懼和敵意。

而反對汙名化成為趨勢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正在看到:汙名化帶來的影響,並不局限於中國。在新冠病毒威脅下,每個人都可能身處於危險中。而在飽含偏見、歧視、種族主義的「思想病毒」的威脅下,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在4月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政客又一次利用疫情抹黑中國,發言人趙立堅也駁斥稱,對中國汙名化的行徑不得人心。

趙立堅指出,任何國家都應該始終把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放在首位,並為本國人民提供足夠和有效的保障。「污衊和指責別人是趕不走病毒的。」他說。

責任編輯:東方

來源: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為何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英國《自然》雜誌道歉了。作為一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此前,該雜誌曾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而在最新的社論中,《自然》雜誌表示,「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自然》雜誌網站截圖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之際,種族主義和歧視的雜音甚囂塵上。
  • 銳參考|這家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為何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文/逸軒)英國《自然》雜誌道歉了。作為一本世界頂級學術刊物,此前,該雜誌曾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連續三天致歉:「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英國《自然》雜誌的道歉首先於4月7日,以英文社評的方式發布在官方網站上。4月8日,同樣的內容發布於《自然》雜誌海外社交帳號上。
  • 國際期刊《自然》雜誌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
    來源:中宏網「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4月7日,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 Nature)雜誌在官網刊發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的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文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
  • 西方權威雜誌對華道歉,連續三天請求中方原諒,歐美各國一片譁然
    據美國媒體的報導稱,作為全球最頂級的學術刊物之一,自然雜誌已經連續三天在自己的雜誌上發表社論中,公開向中方道歉,而道歉的內容也讓國際學術界感到震驚。據悉,在這次新冠疫情剛剛在我們國內爆發時,身為全球學術刊物的領頭羊,自然雜誌違背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倡議,將病毒同我們的城市聯繫在一起,在國際輿論上造成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從而掀起了一系列反中輿論浪潮,給全球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如今西方各國也都成為了疫情淪陷區,作為西方世界最具權威性的科學雜誌,自然連續三天公開對話道歉,甚至還宣稱會為了自己的言論承擔責任,這一反常舉動引起了歐美各國一片譁然。
  • 這家世界知名學術期刊,連續三天向中國致歉
    不過即便如此,美國依舊試圖將國內的源頭轉向外界,以製造病毒的源頭在中國最為典型。不過美國的說法是毫無依據的,明顯是對中國帶有典型的歧視,將疫情和政治因素結合在了一起。後來經過多個國家科學工作者的研究得出,疫情的源頭並不是中國。至於源自於何處,目前還沒有定論。主動認錯?這家世界知名學術期刊,連續三天向中國致歉。
  • 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知錯就改,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帶頭抵制汙名化
    據參考消息4月11日報導,近日英國《自然》雜誌連發三文,為曾經的不當言論向中國道歉,並表示病毒之下沒人是孤島,號召抵制汙名化。截至目前,中國馳援了全球100多個國家,不僅送去大批物資,更有精銳專家團隊出生入死,深入各國疫情的「重災區」。
  • 《自然》雜誌「道歉三連」
    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誌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自然》雜誌官網截圖社論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 自然雜誌能發表這篇論文,比連續三天向中國道歉要真誠百倍
    當地時間5月4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刊發了中英美多國科研團隊的研究。研究通過建模發現,中國使用的三大非藥物幹預措施不僅遏制了新冠疫情在中國的發展,也為全球贏得了時間窗口。如果沒有非藥物幹預措施(NPI),那麼中國大陸的COVID-19病例可能會增長67倍(四分位數範圍44倍-94倍)。這意味著,如果不加幹預,中國大陸將有近766萬新冠感染者。
  • 《自然》雜誌中英雙語「道歉三連」 反對汙名化呼聲已成主流
    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導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誌。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連續三天道歉:汙名化是最危險的敵人繼4月7日在官網上發表社論後,4月8日,《自然》雜誌在其海外社交帳號上發布了同樣的內容。
  • 《自然》、《科學》、《柳葉刀》,頂級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
    《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如何建設國內頂級的、世界水準的學術刊物
    編者按:學術期刊是知識傳播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媒介,對於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培育良好的科學文化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提出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為統領,推動我國科技期刊改革發展。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如何建設國內頂級的、世界水準的學術刊物,破除洋論文迷信?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駁斥陰謀論!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  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自然》雜誌向葉詩文道歉的背後
    8月23日,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在紙質期刊上登出華人學者有關葉詩文爭議事件的來信。此前,《自然》已經在網站上就其發表的質疑文章表示道歉。這兩個舉措結束了圍繞葉詩文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的輿論「爭議」,也標誌著海內外華人學者捍衛中國奧運金牌榮譽的行動取得成功,有力地回擊了一些輿論偏見。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在北大 辦第一流的學術刊物
    在這裡,北大法律人承繼的不只是一方院落,更是以顧頡剛先生為代表的中國學者嚴謹創新的學術態度。《中外法學》刊物編輯部便位於庭院中的202室。(北京)與北京大學於2005年共同打造的地學期刊,先後9次榮獲「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稱號,連續5次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
  • 《自然》雜誌稱官僚幹預學術推動中國科研造假
    瀋陽介紹,幾天來,他先後9次通過電子郵件向《自然》雜誌提供相關研究論文、報告、實地調查材料、照片、不含隱私信息的QQ聊天記錄、央視所拍攝的他的軟體分析工作流程畫面、中央及地方媒體跟進調查和結論確認的報導、網友反應及質疑等材料。此間,《自然》雜誌編輯3次發電子郵件給他,提出問題和要求。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某些政客別再執迷不悟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三聚氰胺與學術考核:為什麼我們難以擺脫以刊物級別定學術高下的...
    或許是為了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後來高校的考核普通採用一種較為「客觀」的評價方式,那就是設定刊物級別,我們不妨稱之為「定級法」,也就是通過刊物級別來「換算」學術含量,級別越高,發表越難,意味著水平也就越高。所以只要統計一二類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就可以作出「客觀」判斷,而不必再「叨擾」業內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