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柳葉刀》,頂級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

2020-12-05 全悅蘇州閱讀會

《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

《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幹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

5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發布題為《中國非藥物幹預措施(NPI)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文指出,中國實施的三類非藥物幹預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也為全球贏得了寶貴的「窗口」。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研究介紹,三大類非藥物幹預措施包括:城際旅行限制,病例的早期識別和隔離,以及人員接觸限制和社交疏遠措施。

除了為中國有效遏制境內疫情點讚,研究也強調,如果中國採取的非藥物幹預措施比實際實施時間晚1周,病例可能較目前增加3倍;如果晚3周,則病例可能較目前增加18倍。

這篇研究,由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復旦大學、武漢疾控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多個研究團隊成員共同撰寫。利用大量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得出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多國科研團隊合作完成的這篇乾貨滿滿的論文,被《自然》雜誌網站以「加速預覽」的形式發布。

根據慣例,對於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研究成果,《自然》會在排版之前,以「加速預覽」的形式先行在線發布論文,以便讀者能儘快了解相關研究成果。

無獨有偶,另一篇重量級學術期刊《科學》雜誌網站也在5月8日更新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實施嚴格隔離措施,有效減緩了新冠肺炎疫情發展。

《科學》雜誌網站截圖

研究對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9日期間武漢控制措施的影響進行了定量分析,並指出:「關閉全市公共運輸和娛樂場所、禁止公眾集會等措施綜合起來,避免了數十萬例感染病例」。

自疫情暴發以來,以中國抗疫舉措為對象的研究一直不停,而在科學結論面前,《自然》、《科學》等學術期刊也多次將中國視為榜樣。

早在3月17日,《自然》雜誌就刊文探討中國應對疫情的舉措能給世界帶來什麼啟發。

在看到中國採取嚴格隔離,感染人數明顯下降後,文章援引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專家麥可的話稱讚道,「中國這些對人口流動的嚴格限制非常成功」。

《柳葉刀》主編:世界應該感謝中國

在《自然》、《科學》紛紛以科學之名,為中國抗疫舉措點讚的同時,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力挺中國抗疫努力的採訪視頻,正在海內外「刷屏」。

5月1日,《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在接受中國國家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封鎖武漢的果斷決定,為世界贏得時間,也向其他國家展示了應該如何應對疫情的緊急威脅。

「所以我認為應該感謝中國在武漢抗擊疫情中做出的努力。」他說。

5月1日,《新聞1+1》節目專訪《柳葉刀》總編理察·霍頓,回應公眾關切。(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對比之下,霍頓也批評部分西方政府做法稱,西歐國家此前將病毒視為類似流感病毒,認為這種病毒可以在人群當中傳播,引起國內的群體免疫之後就能保護民眾,但實際上這是嚴重判斷失誤。

「中國是對的,我們是錯的。」他直言不諱地表示。

這並不是《柳葉刀》第一次呼籲向中國學習。

早在3月6日,《柳葉刀》發表社論,認為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上,各國政要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習。

4月18日,《柳葉刀》又一次發聲稱,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迅速遏制令人印象深刻,為其他國家樹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樣。

而在最新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霍頓則更進一步,向近來被部分政客熱炒的陰謀論「猛烈開炮」。

他表示,指責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是「無益」和「不公平的」。

《參考消息》報導版面截圖

霍頓還特別舉例稱,中國科學家在今年1月24日就發表關於新冠病毒論文,「白紙黑字」地告訴世界各國「請立即採取行動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疫情很緊急,很危險」。

「中國並不希望出現這種流行病。這種流行病不是中國造成的。它就是發生了。」他說。

肯定中國抗疫成果、呼籲向中國學習,反省自身抗疫不力,這番有理有據、客觀公道的點評,也引發了不少外國網友的共鳴。

及時共享疫情信息:中國發布952篇論文報告

事實上,疫情期間,科學界屢次發起行動,點讚中國抗疫舉措、駁斥抹黑中國的陰謀論,成為輿論場上一股「撥亂反正」的強勁勢力。

當「中國實驗室洩漏病毒」的虛假消息開始被熱炒時,27名全球頂尖公共衛生領域科學家就曾於2月18日聯名刊登聲明,強烈譴責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新冠病毒的陰謀論。

當藉由病毒汙名化中國的雜音甚囂塵上之際,《自然》雜誌4月連續三天發文,為自己曾將新冠病毒錯誤地與中國、武漢相關聯,道歉擔責。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自然》雜誌疾呼道。

實事求是、尊重科學是各國學者力挺中國的原因。與此同時,中國學者們於第一時間分享研究成果、抗疫努力的做法也廣受好評。

據統計,截至5月8日,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聯合搭建的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學術交流平臺共有124種期刊上線,論文和報告952篇,總閱讀數超過297萬次。

5月6日,中國科研團隊又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顯示,此次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科學》雜誌網站截圖

特殊時期,儘管偶有夾雜著政治、偏見、歧視的陰謀論出現,但中國用行動證明,相互交流、彼此借鑑,才是正道。

正如一位中國網友所說的那樣:「公平、正義的聲音,終將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成效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成效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駁斥陰謀論!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  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以科學之名!世界三大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某些政客別再執迷不悟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 駁斥陰謀論!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資訊快遞】頂級期刊《自然》和《柳葉刀》分別設立衰老研究子刊
    以下文章來源於老頑童說 ,作者老頑童說 老頑童說公眾號致力於傳播衰老相關的前沿科研進展和趣味科普,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衰老背後的科學故事~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到2050年,預計中國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 《自然》雜誌稱官僚幹預學術推動中國科研造假
    瀋陽透露,《自然》雜誌編輯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提出了多個論文買賣深度研究的更富挑戰性的話題。他答覆,將會進一步思考未解決的問題。《自然》雜誌還問及《科學》雜誌是否聯繫過他。  英國《自然》雜誌  英國《自然》雜誌是一份周刊,創立於1869年,是世界上最負盛名和最權威的綜合性自然科學期刊之一。
  • 打造有國際影響的醫學期刊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訪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副社長劉冰、萬方醫學總經理張秀梅  導語: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大批學術研究者將目光集中在這種「非典型」病毒上,產生了大量學術成果,為全世界的抗擊疫情行動提供科學支撐。
  • 前所未有的一幕出現,全球3大權威學術期刊力挺我國,美甩鍋受挫
    與此同時,全球三大權威學術期刊力挺我國,分別是《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過去數月裡,三者不斷刊文讚揚我國在防疫工作中的突出表現,認為抗疫舉措取得卓越成效,其他國家應該予以學習。5月4日,美國《自然》雜誌發布了一篇名為《中國非藥物幹預措施(NPI)對新冠疫情的影響》的文章,直言我國採取的三類非藥物幹預措施,有效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蔓延的態勢,為全球疫情防治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5月8日,美國《科學》雜誌刊發了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讚揚我國實施嚴格隔離措施,有效減緩了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避免了數十萬例感染病例的出現。
  • 江曉原:上海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為國爭光」,下一步應建立自己的學術評價體系
    距離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還有多遠?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江曉原昨天就此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指出,真正要擁有一大批高質量的本土科技期刊,下一步,我國應儘快建立自己的學術評價體系。為國爭光,著實不易影響因子突破20,意味著什麼?江曉原坦言,這無疑是一個為國爭光的優異成績,它的取得非常不容易。
  • 西方政客笑不出來了,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發聲,為中國澄清事實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些西方政客就藉助疫情蓄意汙名化抹黑中國,最開始,他們將新冠病毒一詞冠以「中國」、「武漢」二字;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大肆宣揚「病毒源自實驗室」的言論,這些西方政客日夜奔走的「甩鍋」,其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身抗疫不力,以此推卸自身責任。
  •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總結新...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IF=74.699)網站首頁上線了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的聯合署名專刊論文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世界級著名醫學雜誌單獨為疫情開設了專欄並免費向公眾開放,中國學者的名字也頻頻曝光。《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又有怎樣的重要性和權威性?《柳葉刀》是一般認為的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其他包括《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英國醫學雜誌》),由英國外科醫生湯姆·魏克萊於1823年創立。
  • 《自然》雜誌一年發了106篇「國產」論文,最新一期發表2篇,10年間增加7倍
    「科學研究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的合作」中國作者科研論文在《自然》等國際頂級科研期刊刊發中國作者在國際期刊上的論文增多,並成為高被引用論文,一方面是自身實力體現,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學術交流的窗口,「科學研究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的合作」。
  • 常名:照亮世界的醫學之光——評介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
    在當時的英國,託馬斯·威克利曾被認為是激進的改革家,他宣稱創辦《柳葉刀》的目的,是報導大都市醫院的學術活動和當時的重要病例。《柳葉刀》創辦後不久,便開始對英國醫學界及醫院改革發揮重要影響作用。近200年來,《柳葉刀》始終關注全球衛生健康與醫學發展,在公共衛生、臨床實踐與科學研究中,擁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力和話語權。《柳葉刀》的紙質版雜誌每周發行。
  •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頂尖的學術期刊,你可以從中找到當前科學前沿,你可以追尋知識,你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期刊吧!《自然》世界最悠久的、最知名的科學雜誌《自然》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誌專一於特殊的領域不同,《自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綜合性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
  • 最新版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最高187,《科學》為37.2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力穩步增長,由之前的14.331漲為15.606,在亞洲同領域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些期刊中,《柳葉刀The Lancet》2016年影響因子為47.831,《自然Nature》為40.137,《科學Science》為37.205,《細胞Cell》為30.410。
  • ...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雜誌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
    文 / TIER2020-07-21 06:09:05來源:FX168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 可誘發免疫反應】7月20日晚,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雜誌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